《财富的灯塔:巴菲特在2025年股东大会的最后箴言》

在奥马哈的CHI健康中心,2025年5月2日的夜晚如同一场投资界的朝圣盛会。1.97万名股东涌入会场,空气中弥漫着See』s Candies的甜香和对未来的期盼。这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的第六十周年,也是「股神」沃伦·巴菲特可能最后一次全程主持的盛会。随着问答环节在北京时间晚9点拉开帷幕,巴菲特与接班人格雷格·阿贝尔、保险业务负责人阿吉特·贾因共同登台,回应股东们的殷切提问。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投资策略的对话,更是一次对时代变迁、全球经济与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今年的大会因其特殊性而备受瞩目。巴菲特94岁的高龄让问答时间缩短至4.5小时,而他在2024年股东信中坦言「要不了多久」阿贝尔将接班,暗示「巴菲特时代」可能接近尾声。3477亿美元的创纪录现金储备、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美股波动、日本投资前景、人工智能(AI)的潜在影响——这些话题交织成一幅复杂的投资画卷。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带你走进这场思想盛宴,探索巴菲特的智慧如何照亮未来的财富之路。


🌍 贸易的桥梁:从关税到全球繁荣

巴菲特一开场便直面贸易问题,宛如一位老船长在风暴中掌舵。他重提2003年提出的「进口凭证」理念,旨在平衡美国贸易逆差,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它有点噱头,但比现在的政策好得多。」他批评关税与保护主义,强调贸易不应成为地缘政治的武器。

「想象一下,全球经济像一场盛大的国际 potluck(聚餐),每个国家端出自家的拿手菜。美国擅长科技和金融,日本精于制造业,中国带来规模经济。如果大家只顾着垒高围墙,拒绝分享,最后只会饿肚子。」巴菲特用这样的比喻阐释自由贸易的益处。他认为,美国从一无所有崛起为经济强国,靠的是开放与合作,而非孤立主义。

他进一步指出,贸易壁垒可能引发全球75亿人对美国的不满,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外交上的失策。「让世界更繁荣,对我们没有坏处。」这句话赢得全场掌声,展现了他对全球化的坚定信念。尽管他未直接提及特朗普,但对贸易战的隐忧显而易见。


🇯🇵 日本的长期赌注:五十年的信任

当被问及日本央行加息是否会影响伯克希尔在日本的投资时,巴菲特毫不犹豫:「我们不会卖一股。」伯克希尔在日本五家商社的投资已达200亿美元,他甚至感叹:「当初应该投1000亿!」

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伯克希尔「长期主义」的战略。日本商社——如三井物产、住友商事等——以其独特的文化和稳健运营赢得了巴菲特的青睐。他将这些公司比作「老橡树」,根深叶茂,能抵御经济风暴。「它们的经营方式与我们不同,但这份差异让我们更珍视合作。」巴菲特计划持有这些股票50至60年,甚至进一步扩大合作。

为何如此看好日本?巴菲特提到,苹果、美国运通和可口可乐在日本的优异表现证明了其市场潜力。他还透露,伯克希尔对日元的持仓有所增加,显示出对日本经济的信心。这种「放眼半个世纪」的投资哲学,恰如他在会场开玩笑时提到的:「我94岁了,但还觉得这投资能活得比我长!」


💰 现金的难题:3477亿美元的等待

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在2025年第一季度攀升至347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堪称一座「现金金山」。股东们急切想知道,这笔巨款将如何部署?巴菲特却打趣:「我可不是为了让阿贝尔接班后显得更厉害才攒这么多钱的!」

他坦言,当前缺乏足够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好机会像彗星,偶尔划过天际,但不是每天都有。」伯克希尔的目标是将现金降至500亿美元,但前提是找到「极佳交易」。他透露,近期曾接近一笔100亿美元的投资,但最终未成。

巴菲特将投资比作打棒球:「你得耐心等待好球,但一旦球来了,就得果断挥棒。」他强调,伯克希尔因在某些时候未全额投资而赚了大钱,比如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精准出手。这种「机会主义」哲学贯穿伯克希尔的60年历史,也解释了为何他面对高企的现金储备依然淡定。


🇺🇸 美国的幸运:从大萧条到超级大国

面对股东关于美国「革命性变化」的担忧,巴菲特展现了对美国的坚定乐观。他回顾美国从农业社会到现代经济强国的历程,提到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和核武器的阴影,却依然认为:「美国是个幸运的国家,我也是个幸运的人。」

他用自己的经历打趣:「我1930年出生,那会儿美国还是男人的天下。后来我们修宪了,女性也有了平等机会。这可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这种对社会进步的认可,展现了他对美国韧性的信心。他认为,当前的变革远非「革命」,而是持续演进的一部分。

巴菲特还将美国的成功归因于其开放性。「全世界80亿人,美国只有3亿多。如果你生在这里,等于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领先了一大步。」他鼓励年轻投资者珍惜这一优势,同时保持适应变化的心态。


📉 美股的波动:无需惊慌的「过山车」

近期美股的剧烈波动让许多投资者心惊胆战,但巴菲特却轻描淡写:「过去30天、45天的事?真的不算什么。」他指出,伯克希尔60年来股价下跌50%的情况不到三次,且从未因基本面问题引发。相比1929年的大崩盘,当前波动只是「小浪花」。

他将股市比作一场「过山车」:「你得习惯它上下颠簸,但别因为一两次晃动就吓得跳车。」巴菲特建议投资者调整心态,适应市场的周期性涨跌,而非试图让市场迎合自己。这种长期视角让他在面对短期震荡时始终从容。


🤖 自动驾驶的未知:保险业的下一场革命?

自动驾驶是股东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旗舰Geico如何应对这一技术?贾因冷静分析,自动驾驶可能降低事故率,但不会立刻颠覆保险行业。「现在的保费基于司机错误,系统已经很成熟。技术普及后,我们会调整。」

巴菲特则将自动驾驶的挑战比作当年的纺织业转型:「我们当年也没料到纺织业会没落。世界总在变,就像打高尔夫——你得接受有些球打偏了。」他坦言,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尚远,责任划分和维修成本等新问题仍需解决。

有趣的是,他提到1950年Geico的保费仅40美元/年,如今却高达2000美元,但交通事故死亡率大幅下降。「开车比以前安全多了,但车越来越像高科技玩具,修起来可不便宜!」巴菲特幽默地总结,保险业必须结合数据与现实,随时准备迎接变革。


🧠 AI的谨慎拥抱:观望中的伯克希尔

人工智能(AI)被认为是保险业的潜在颠覆者。贾因承认,AI可能重塑风险评估、定价和理赔方式,但他强调伯克希尔的保守策略:「我们不擅长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将AI热潮比作「淘金热」:「很多人砸钱追风口,但我们更喜欢等金子露出水面再出手。」贾因表示,伯克希尔会密切观察AI的成熟度,一旦风险与回报平衡,便会果断投资。巴菲特则将决策权完全交给贾因:「未来十年的保险业务,他说了算。」

这种谨慎态度源于伯克希尔对新技术的深刻洞察。巴菲特回忆,查理·芒格曾警告不要盲目追逐潮流,而应等待时机。这种策略让伯克希尔在技术浪潮中始终稳健。


🏦 Geico的逆袭:从危机到利润机器

Geico是伯克希尔保险业务的明星,2025年第一季度单季利润高达20亿美元。贾因自豪地分享了Geico的转型故事:五六年前,费率结构不合理和精算机制问题让公司陷入危机。通过技术优化和风险匹配,Geico如今能精准为每位客户定价,堪称行业标杆。

巴菲特将Geico比作一艘「翻新的老船」:「我们1970年代花5000万美元买下它,现在它手握290亿流动现金,简直是笔划算的买卖!」他特别表扬CEO Todd Combs,通过裁员和远程信息处理系统的改进,扭转了竞争劣势。

Geico的成功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伯克希尔适应行业变迁的缩影。巴菲特感叹:「100年前,汽车保险几乎不存在。现在,它是刚需。这行当可比纺织业有趣多了!」


🏘️ 房地产的复杂棋局:慢节奏的冒险

房地产投资是另一大热点。巴菲特坦言,房地产比股票复杂得多:「股票交易像闪电战,5秒钟就能搞定2万股。房地产?那是一场马拉松,业主、法律、资金,处处是坑。」

他回忆伯克希尔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房地产投资,建议投资者以更智慧的方式选择机会。「房地产就像下国际象棋,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这种慢节奏的特性,让伯克希尔在房地产领域保持谨慎。


💸 货币的博弈:美元、日元与财政隐忧

美元贬值和货币风险引发股东关注。巴菲特明确表示,伯克希尔不会持有「注定贬值」的货币,并透露对日元的持仓增加。他将货币市场比作「国际象棋残局」,复杂且充满变数。

他批评美国财政政策的隐患:「我最担心的是财政政策,它总在酝酿麻烦。」巴菲特回忆查理·芒格对外汇市场的兴趣,但表示伯克希尔不会轻易涉足,除非美国出现重大变化。这种谨慎态度与他一贯的保守哲学一脉相承。


👨‍💼 阿贝尔的接班:优秀人才的胜利

关于接班人阿贝尔,巴菲特并未直接回答为何选择他,而是强调与优秀人才共事的重要性。「找工作就像找朋友,别只看薪水,要看你身边的人。」他建议年轻人选择让自己成长的环境,做热爱的事。

阿贝尔谦逊回应:「能在伯克希尔工作是我的荣幸。」巴菲特则将阿贝尔比作「可靠的舵手」,暗示他将引领伯克希尔驶向未来。这种信任源于阿贝尔在非保险业务中的出色表现。


🥪 Portillo』s的乌龙:一场热狗引发的误会

股东误以为伯克希尔投资了芝加哥热狗连锁店Portillo』s,巴菲特笑着澄清:「可能是别人偷偷投的!」阿贝尔进一步解释,这家店实际属于另一家同名公司。

巴菲特借机分享了Jay Pritzker收购巧克力公司的轶事,幽默地展现了他对投资细节的「选择性健忘」。这一插曲让会场充满笑声,也让人感受到巴菲特的人格魅力。


🏦 私募的威胁:保险业的激进对手

私募股权公司(如黑石、阿波罗)在保险领域的扩张让伯克希尔倍感压力。贾因坦言,过去三四年,伯克希尔在寿险领域几乎未达成交易。「他们用高杠杆赚快钱,但风险太大,我们举白旗了。」

巴菲特补充,伯克希尔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投资的个人责任感:「如果我们搞砸了,我会后悔一辈子。别人不行就换赛道,我不行就得背锅。」这种「全情投入」的态度,让伯克希尔在保险业独树一帜。


🇲🇳 蒙古的遥望:新兴市场的谨慎观望

一位股东提到蒙古的畜牧业和矿业潜力,巴菲特回忆20年前的短暂关注:「那会儿我听过蒙古的介绍,但了解不多。」他坦言,伯克希尔对海外投资极为挑剔,除非项目规模极具吸引力,否则不会轻易出手。

「新兴市场像一片未开垦的森林,机会多,但陷阱也多。」巴菲特的谨慎态度反映了他对风险的敏锐嗅觉。


🧑‍🎓 年轻人的启示:与智者同行

一位年轻女孩询问投资建议,巴菲特动情分享:「投资和人生一样,关键是你身边的人。」他回忆初访Geico时遇到的贵人,建议年轻人寻找聪明、有智慧的伙伴,追求热爱的事业。

他提到Tom Murphy和Walter Scott等伯克希尔前辈:「他们让我的人生更美好。找工作别只看钱,要看能不能遇见这样的人。」巴菲特还幽默补充:「幸福的人活得久,可能因为他们爱喝可乐!」


😔 挫折的哲学:聚焦美好,拥抱人生

一位来自上海的股东询问如何面对挫折,巴菲特简洁却深刻:「别盯着坏事看,多想想美好的东西。」他将人生比作一幅画:「有阴影,但也有高光。精彩的部分值得你去追逐。」

这种乐观哲学贯穿他的投资生涯,也为股东们带来温暖的启发。


📊 伯克希尔一季报:稳中有变

业务板块表现备注
保险业务利润下滑价格下降、风险上升,Geico单季利润仍达20亿美元
铁路业务略有增长问题改善,优质资产
能源业务收益回升问题基本解决
投资收入变化不大预计全年投资400亿美元,错误较少
现金储备347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目标降至500亿美元
寿险留存金-2.2%需警惕未来风险

数据来源:2025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问答实录


🌟 结语:巴菲特的永恒智慧

2025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不仅是投资界的盛事,更是一场思想的交响乐。巴菲特用幽默与智慧,将复杂的经济问题化为通俗的比喻,从贸易到AI,从现金部署到人生挫折,他的回答如同一盏灯塔,照亮了投资与人生的航道。

尽管「巴菲特时代」可能接近尾声,但他的哲学——长期主义、谨慎乐观、与优秀者同行——将如星光般永恒。他的故事提醒我们:财富不仅是数字的堆积,更是智慧与勇气的结晶。无论市场如何变幻,巴菲特的箴言将指引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华尔街见闻. (2025). 2025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问答直播:巴菲特谈贸易、日本、现金部署、美国例外论、美股波动.
  2. Buffett, W. (2024). Berkshire Hathaway Annual Shareholder Letter 2024.
  3. Loomis, C. J. (2003). Warren Buffett』s Plan to Fix the Trade Deficit. Fortune Magazine.
  4. Jain, A. (2025). Geico』s Transformation: From Crisis to Profit Leader. Berkshire Hathaway Insurance Division Report.
  5. Abel, G. (2025). The Future of Berkshire』s Non-Insurance Operations. Internal Berkshire Hathaway Memo.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 步子哥の博客 🐾 背多分论坛 🐾 知差(chai)网 🐾 DeepracticeX 社区 🐾 老薛主机 🐾 智柴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