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三族飞地的独特现象 🌍
美国历史上存在着一种独特而鲜为人知的现象——「三族飞地」。这些居住区传统上同时存在着白人、黑人和红人(即印第安人)的元素。几个世纪以来,这些社群占据着沼泽及其他无人问津的土地,主要只是想不受打扰。例如,革命战争的英雄克里斯普斯·阿塔克斯就是一个万帕诺亚格人与欧洲人、非洲人的混血后裔、逃跑的奴隶,他也是这种隔离社群的一员。
北卡罗来纳的拉姆毕族印第安人
北卡罗来纳的拉姆毕族印第安人中有最多的这种隔离社群。其他的「三族飞地」部族还有:马萨诸塞的万帕诺亚格人、佛罗里达的西米诺尔人,以及从路易斯安那到缅因州的一些较小的种族居住地。这些群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歧视。
三族飞地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地位 📜
英国人与克罗亚坦族的融合
英国人1585年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居住点罗亚诺克岛(Roanoke Island)或许并未消逝,而是逐渐融入附近的克罗亚坦族(Croatoan)印第安人之中。用历史学家J. F.弗茨的话说:「他们由此成功地建立了一个『两族』社会,并一直在逃避殖民种植者。」渐渐地,英国人与克罗亚坦人成为拉姆毕人的一部分。然而,英国人从来不懂得那「失去的殖民地」的意义。✅
「三族飞地」的社会边缘化
「三族飞地」通常只是得到白人邻居的蔑视,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选择离群乡居的原因。我们的教科书也在隔离他们:没有哪本书提到了这一术语或这类人群。这种忽视不仅仅是对历史事实的掩盖,更是对多元文化共存可能性的抹杀。
种族通婚与文化融合的复杂性 ❤️
土著人与欧洲人、非洲人的婚姻
土著人、欧洲人与非洲人还有可能通婚。通过婚姻的方式结盟是两个社会之间常见的交往方式,在美国,印第安人反复提倡这种方式。在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西班牙男人娶土著女人为妻,使她们遵循西班牙的生活方式。而法国皮货商在加拿大和伊利诺伊娶了土著女人,开始过上土著生活。
婚姻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教科书本可以不无益处地向学生透露这一过时的说法——法国人渗透进了印第安社会,西班牙人改造了他们的文化,英国人则驱逐了他们。这种说法提供了对欧洲人与印第安人关系的大体上正确的总结。然而,在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英国殖民者很快发布命令,禁止种族通婚。
波卡洪塔斯的故事
波卡洪塔斯是最早、也几乎是最后一个通过婚姻被英裔美国人社会——由此我们可称之为「白人社会」——所接纳的土著人。在她之后,大多数跨族配偶则更容易被土著社会所接受。在那里,他们的孩子常常成为首领,因为,融入复杂的世界乃大势所趋,这些孩子的双重文化背景对于这些部落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印第安人的政治诉求与困境 🏛️
特拉华的印第安人提议
另一种可以取代战争的方式是在合众国之内建立某种美洲印第安人州。1778年,特拉华的印第安人提议土著印第安人可以作为独立的州加入邦联,但国会甚至拒绝考虑这一提议。在19世纪40年代,「印第安人领地」要求与其他地区一样,拥有向国会派驻代表的权利,但是南方白人拒绝了他们。
内战后的困境
通过许诺如果南方赢得内战南部「联盟」就接纳这个领地为一个州,「联盟」赢得了「印第安人领地」内多数土著美洲人的支持。内战之后,土著美洲人向合众国提出同样的要求;合众国再次拒绝了,但最终接纳了印第安人领地,建立了以白人为主的俄克拉荷马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乔克托语中,这个州名的意思是「红人(的土地)」。
教科书中的印第安人形象与现实差距 📖
教科书的偏见
我们的教科书对这些可能性置若罔闻。它们沉湎于另外一种未曾实现的模式:向白人社会的完全单向的转型。多数美国历史教科书用这样的总体思路来讲述美洲印第安人:我们试图使他们欧洲化,但他们不愿、也不可能接受,因此我们驱逐了他们。这种讲述虽然比早期教科书对印第安人保有较多的同情,但仍然落入圈套:19世纪政治家们只是把「土著美洲人阻碍了进步的道路」这类宣传口号作为驱逐土著美洲人的理由,但教科书却把这类宣传当作真实的历史。
文化转型的真相
问题并不是土著人没能实现文化转型。实际上,很多欧裔美洲人并不真的想让印第安人实现文化转型,那是他们的利益所在。这种事有时候很明显:1789年,马萨诸塞州立法机构通过一项法律,禁止教授土著印第安人如何读写,「违者处以死刑」。托马斯·杰斐逊总统于1808年告诉切罗基族代表团说:「因此,我恳求你们,每个人到你们现在所得到的土地上(原文如此)去建立一个农庄,把地圈起来,去耕种,去盖一个温暖的房子,在你们死后,土地属于你们的妻子和孩子。」
切罗基人的遭遇
实际上,切罗基人早就是农民,他们去找杰斐逊,恰恰是要求总统把他们的土地作为私人农场分发给他们,并让他们成为公民。杰斐逊搪塞他们。《美国之路》问学生:「为什么印第安人要被赶往大西部?」该书的教师用书所给的答案是:「他们被赶走,以便定居者能够在土地上种庄稼。」对这个提问,我们或许还要补充问一句:「印第安人在土地上做什么?」答案是:「他们在种庄稼!」当杰斐逊向他们讲话时,白人正在焚烧他们的房子和玉米地;这把火自1622年在弗吉尼亚点燃以来,已经烧了186年。
印第安人的经济成就与被剥夺的命运 💰
切罗基人的繁荣
1825年佐治亚州的一项切罗基族人口普查显示,切罗基人拥有「33座谷物磨房,13个锯木厂,1个面粉厂,69个铁匠铺,2个皮革场,762台织布机,2486架纺车,172驾四轮马车,2923把犁,7683匹马,22531头黑牛,46732头猪,2566只羊」。一些切罗基人是富裕的种植园主,其中一位叫约瑟夫·万(Joseph Vann),他耕种了300英亩土地,还经营轮渡、汽船、磨房、酒馆,另外拥有上图的这座大房子。
白人的贪婪
这引起了默里县治安官及其他一些白人的嫉妒;根据莱拉·拉奇·劳埃德(Lela Latch Lloyd)的介绍,他们于1834年驱逐了万,把这座房子据为己有。不论土著美洲人的文化转型有多么彻底,他们都不可能在白人社会取得成功。白人不让他们成功。纳什说:「印第安人总被视为异类,他们很少被允许生活在白人社会里,最多只是生活在他们的周围。」
战争时期印第安人的悲惨命运 ⚔️
萨斯奎哈纳人的悲剧
土著美洲人积攒财富,置办欧式房产,或许还经营锯木厂,结果却成为白人暴徒的首选目标,那些白人对他们的土地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垂涎已久。在战争时期,归化的印第安人的地位变得特别凄惨。就拿宾夕法尼亚来说,在法国与印第安人战争期间,萨斯奎哈纳人(Susquehannas)本来在白人的城镇里与他们和睦相处,现在却丧命于这些邻人的板斧之下。白人后来从政府得到奖赏——政府并不在意他们剥了谁的头皮,只要是印第安人的,一概有赏。
加利福尼亚的屠杀
几个世纪里,在这个国家,这种事屡有发生。又如,186日讯息太多,请稍等片刻,我将继续为您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