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国家资本主义与地缘政治:金融世界的复杂格局》

向传奇银行家沃尔特·里斯顿预言的主权之黄昏

在当今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正如传奇银行家沃尔特·里斯顿所预见的那样,我们正面临着主权之黄昏。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汹涌而至,一种新的财政金融环境应运而生,带来了无国界世界中的无限风险 😲。

全球化下的金融新特征

传统上,发行债券有着严格的限制,借款人对转入收益的使用受到约束。然而,衍生品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自然限制。它们如同魔法般,可以参照所基于的证券被无限量地制造出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捆绑、分割、再包装,并被赋予看似可靠的3A评级标识后,原本只局限于内华达州的次级抵押贷款,竟然能够跨越重洋,出售给德国的银行。这在当时看来,简直是一种奇迹般的存在 🤯。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全球化引发的金融规模和互联性的空前增长。在全球化的世界里,旧有的模式重新焕发生机。第一个全球化时期出现在1880年~1914年间,那时的大英帝国经营着单一货币的内部市场,其广度堪比欧盟。1900年,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贸易和投资;俄罗斯开始从晚期封建社会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转型;统一后的德国则迅速崛起为工业巨人 👷‍♂️👷‍♀️。

这一时期的金融发展对20世纪之交的影响,与21世纪之交时颇为相似。例如,债券可以在阿根廷发行,在伦敦担保并在纽约购买;石油可以从加利福尼亚精炼,然后通过上海银行提供的信用证运往日本。新发明的证券报价机使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信息能够几乎实时地传送到堪萨斯城和丹佛经纪所的「电报房」。然而,金融恐慌也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如1890年的恐慌就涉及南美违约以及对伦敦巴林兄弟银行的救助 😱。

全球化的中断与重启

但是,1914年8月,一切都崩溃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货币战争、帝国的分崩离析、大萧条、大屠杀和冷战等悲剧接踵而至,打断了全球化的进程。直到2011年,全球化金融再次无处不在,但其未来的走向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和它所呈现的全球化,只不过是混沌边界上方一层薄薄的装饰而已,随时可能被打破 💥。

国家资本主义:新版重商主义

除了全球化,国家资本主义也是20世纪晚期重要的地缘政治现象。国家资本主义可以说是新版重商主义的一个流行称谓,而重商主义在17世纪到19世纪期间占据主导地位。重商主义与全球化是对立的,它依赖于封闭的市场和资本账户,以牺牲他国利益来实现自身财富积累的目标 🏦💰。

重商主义的原则与实践

古典重商主义遵循着一些现代人难以理解的原则。财富主要表现为有形资产,如土地、商品和黄金,财富的获取被视为一场零和博弈,即一国的获利意味着其他国家的损失。国际经济行为包括给予国内产业优惠条件、对外国商品征收关税等措施。简单来说,重商主义将贸易视为战争的一种形式,其成功与否往往用积累的黄金数量来衡量 ⚔️💰。

重商主义起源于14世纪和15世纪的百年战争,但在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和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时达到了巅峰。尽管这两家公司是以私人股份公司的形式运营,但它们被赋予了多方面的垄断权,拥有招募军队、谈判条约、铸造硬币和建立殖民地等权力,实际上成为了国家主权向私人老板和经理的延伸 🔗💼。

现代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然而,在20世纪,国有企业仍然盛行于共产主义社会、寡头社会等许多其他社会中。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金融范例——自由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和创业,在大多数时间和地点都只是一个异数。私人企业虽然在效率和财富创造方面具有最大诉求,但这并非是各时代普遍持有的价值观 📈💡。

现代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拥有的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它们可以竞标自然资源、收购竞争对手或投资设备,无需考虑短期的财政影响。它们可以通过低于成本的销售获得市场份额,即使在经济困境中也不必担心失去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些新型企业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国有石油公司和其他国有企业,在俄罗斯、中国、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广泛存在。西欧也有庞大的国有企业,如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和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ENI),它们分别由政府控股或部分控股,体现了国家力量在企业中的延伸 🌐🏭。

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全球化与国家资本主义

要真正理解全球化和国家资本主义,需要摒弃美国式的单一视角。情报分析员受训避免「镜像思维」,即假设别人会像我们一样观察世界。对于判定对手意图而言,这种思维方式可能是致命的缺陷。我们需要像俄罗斯人、中国人、阿拉伯人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那样思考,才能深入理解他们动机和意图背后的差异,无论是语言、文化还是历史层面的,亦或是更深层次的动机和意图层面的 🧠🌍。

迪拜:现代版卡萨布兰卡

如果电影《卡萨布兰卡》今天拍摄,可能会改名为《迪拜》。就像瑞克的美国咖啡馆在二战期间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成为各方势力汇聚之地一样,迪拜也成为了这样一个充满魅力与阴谋的地方。在这个相对平静的岛屿周围,环绕着阿富汗和利比亚的战争、伊拉克和黎巴嫩的不稳定、突尼斯和埃及的转型以及以色列和伊朗间的仇恨和痛苦。取代瑞克咖啡馆的是亚特兰蒂斯度假村,它是人造棕榈岛上的顶级度假胜地。在这里,以色列特工、伊朗密探、俄罗斯职业杀手、沙特军火商和当地走私者们比肩而坐,享受着长腿金发女郎带来的异域风情 🌴💃。

迪拜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也是一个国际阴谋的中心。这里有完善的航空和电讯网络,建设过度的城市景观令人惊叹不已。尽管犯罪率较低,但当涉及到恐怖分子和敌人时,即便是沙漠也不安全。历史上,迪拜盛行潜水采珠和走私活动,如今走私仍然是这里的一种生活方式。老城区沿着河边的长码头伸展,堆满了准备运往伊朗的商品。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纸币转运点之一,大量纸币存放在此等待运回发行银行。此外,迪拜还拥有全球最大的露天黄金市场之一,这里的黄金交易量巨大且难以追踪,成为许多人储存财富的理想选择 💰💎。

莫斯科:能源巨头俄气的崛起

来到莫斯科的游客很快就会熟悉所谓的七姐妹景观——苏联时代的一组灰色摩天大楼。而在这些大楼之外,有一个新的建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的总部。俄气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公司之一,其业务范围涵盖了从勘探、生产到传输、加工、市场经营和销售的整个产业链。该公司收入约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10%,生产的天然气占俄罗斯的85%以上,控制的天然气储量占全球的近20%。

俄气与俄罗斯政府的关系密切,其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是普京的密友。俄气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商业利益,还包括军事战略研究。它将中国动向、开发亚马尔半岛以及在北极建立基地纳入了自己的远景规划之中。俄气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安保部队,以保护其在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面对来自欧盟和美国支持的纳布科管道财团的竞争,俄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捍卫自己的市场份额,包括干扰纳布科计划并资助替代管道项目。这些行动展示了俄气如何利用天然气作为地缘政治武器,对欧洲能源供应产生重大影响 🛠️🔥。

北京:中国的金融战争策略

中国的历史充满了从有序到混乱的突然转变。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充满活力,但其突然崩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民族矛盾或房地产泡沫破裂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这种崩溃的发生。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存在着2400万「过剩男性」人口的问题,其中许多人正处于二十岁出头的年龄段,这一群体常常与反社会行为相关联,如帮派、谋杀、毒品和酗酒等。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维持社会稳定。为此,中国一方面依靠投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则密切关注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中美之间的货币战争已经拉开帷幕,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被视为美国打响的第一枪。中国对金融战争观念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将其视为一种非军事战争形态。乔良和王湘穗在其文章中指出,金融战将成为未来战争舞台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动作隐蔽、操控灵便、破坏性强的特点,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战略武器 💣💸。

中国与全球金融系统的主要联系是美国政府债券市场。中国通过一级经销商网络为其储备购买或出售美国国债,利用与各大银行的特殊关系获取最及时的市场信息。中国在进行大规模债券交易时,通常会让多位经销商相互竞价,以确保获得最佳出价。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同时也揭示了中美之间在金融领域的复杂博弈关系 📊💼。

总之,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全球化、国家资本主义和地缘政治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世界格局。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才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 🌟🤝。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 步子哥の博客 🐾 背多分论坛 🐾 知差(chai)网 🐾 DeepracticeX 社区 🐾 老薛主机 🐾 智柴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