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金没收到货币战争:20世纪经济政策的演变》

引言

在20世纪,全球经济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轨迹,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关于黄金的政策以及货币体系的调整尤为引人注目。例如,1933年罗斯福总统下令没收私人黄金的行为,在当时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目的。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世界又经历了数次「货币战争」,这些事件如同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大戏,不断地重塑着国际金融格局。

罗斯福时代的黄金政策

黄金没收与处罚

1933年,对于那些囤积黄金而违反总统行政命令的人来说,他们面临的罚款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的罚款是10 000美元,按照现在的价值来计算,相当于超过165 000美元。这是一笔特别大的法定罚款,足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种严厉的处罚措施背后,是罗斯福政府为了应对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非常手段。🧐

罗斯福随后发布了一系列额外命令,比如1933年4月20日的6111号行政令,禁止未经财政部长批准的黄金出口;还有同年8月29日的6261号行政命令,要求美国的金矿主以规定的价格将其黄金产品出售给美国财政部,这实际上将金矿国有化了。这一系列快速行动中,罗斯福总统巧妙地收没了私人黄金、禁止黄金出口并控制了黄金开采业。结果是,罗斯福大大增加了美国官方囤积的黄金。据估计,1933年美国公民上交给国库的黄金达到了500吨。1937年建于诺克斯堡的仓库,就是用来存放这些从美国公民那里收没的黄金。此时,财政部的地下室已经没有足够的存放空间了。😎

政策执行的社会背景

虽然总统收没黄金的法律效应依然存在,但现如今,很难想象这样的情景会再次发生。之所以难以想象,不是类似的危机不可能出现,而是政治上的反弹。在一个电台脱口秀、社交媒体和直言不讳的有线电视主持人无时无地不在,并且美国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大大降低的时代,反弹一定会出现。在以上因素中,丧失信任是最重要的。罗斯福总统也有他的电台脱口秀对手,其中最有名的是查理斯·库格林神父,他在1930年代的听众估计比今天的拉什·林博还要多。虽然没有推特或脸书,当时也并不缺乏社交媒体,包括报纸尤其是在家庭、教会、社会俱乐部和民族纽带等紧密网络中的口口相传。对罗斯福总统收没黄金的强烈谴责其实很容易出现,但却没有出现。人们陷于绝望之中,他们相信,罗斯福在做正确的事情来解决经济问题,如果禁止黄金囤积看起来是必要的,人们愿意服从命令,上交他们的金币、金条和黄金证券。😉

然而,今天的电子社交媒体,对公众的情绪有极强的放大效应,但无论如何,还是情绪说了算。进入21世纪初期,美国民众对于领导人能力和经济政策的信任已经逐步消失。不难想象,未来的美元崩溃将迫使政府收没黄金。但很难想象,美国公民会像他们在1933年那样,乐于合作,俯首听命。🤔

黄金价格的调整与影响

金价的提升

罗斯福收没了黄金,但没有回答以下问题:在国际贸易与结算中,美元相对于黄金的新价格是多少。以每盎司20.67美元的官方价格收没了美国人的黄金后,1933年10月,罗斯福总统开始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更多的黄金,推动黄金价格缓慢上涨,从而导致美元相对于黄金贬值。据经济和历史学家艾伦·梅尔泽描述,罗斯福总统有时候会穿着睡衣躺在床上,选择买入黄金的价格,有一次他指示财政部加价21美分,因为正好是他的幸运数字7的三倍。要不是描述的正是对美国人民的偷盗行为,这个故事原本还是挺幽默的;黄金增值的好处,现在都归于财政部,而不是以前拥有它的公民们。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罗斯福总统逐渐推动金价到每盎司35美元,然后决定稳定价格。从开始到结束,美元对黄金贬值了大约70%。💰

作为补充,国会于1934年通过了《黄金储备法案》,批准了新的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价格,并废除了商务合同中的所谓黄金条款。黄金条款是一种协议,旨在保护合同双方免受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导致的风险。典型的条款是,如果黄金的美元价格发生变化,合同中的任何美元付款将被相应调整,以使新的美元欠款等值于以同样黄金重量计算的旧的美元欠款。罗斯福总统对黄金条款的攻击备受争议,1935年诺尔曼对巴尔的摩和俄亥俄铁路公司案在最高法院审理,最终以非常接近的5:4裁决废除了黄金条款的合法性,多数派意见由首席法官查理斯·埃文斯·休斯执笔。直到1977年,国会才再次允许在合同中使用黄金条款。⚖️

最后,1934年的《黄金储备法案》还建立了一个财政部汇率稳定基金,基金由被收没黄金的收益资助,财政部可以酌情用于干预货币市场交易及其他的公开市场业务。汇率稳定基金有时被称为财政部的小金库,因为它无须经由国会拨款,便可作为预算的一部分。该基金的著名应用案例,是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于1994年12月比索崩溃后,用它来稳定墨西哥的货币市场。汇率稳定基金很少使用,1934年至1994年间,甚至在华盛顿的决策圈内部也鲜为人知。1934年国会议员对《黄金储备法案》投票时,根本不可能想到会在六十年后帮到墨西哥救市。🌍

国际货币关系的变化

英美货币贬值的影响

1931年英国脱离金本位以及1933年美元相对于黄金贬值,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英国和美国的经济都呈现出货币贬值的直接好处:物价停止下跌、货币供应增加、信贷开始扩张、工业生产增长和失业率下降。大萧条远未结束,这些进步迹象仍处在相当低的萧条水平上,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依然巨大。但那些相对于黄金和其他货币贬值的国家,至少熬过了一个转折点。🌟

现在,黄金集团国家,即得益于1920年代第一次货币贬值浪潮的国家,开始吸收因美国和英国而偏转的通货紧缩。这最终导致1936年的三方协议,始于《凡尔赛和约》的似乎没完没了的另一个国际货币会议和谅解。三方协议是英国、美国和法国(代表它本身和黄金集团)之间达成的非正式协议。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于1936年9月25日发布的美国官方公报上称,其目标是「促进保障和平以及有助于恢复国际经济关系秩序的那些有利条件」。协议的核心是,允许法国的货币略有贬值。就法国的货币贬值,美国说:「美国政府……宣布其意图在于继续使用适当的可用资源,以避免……任何因建议调整而引起的对国际汇兑基础的扰乱。」这是一个来自美国的「不实施报复」的承诺——货币战争现在趋向结束的另一个标识。🤝

协议三方承诺,在新同意的对黄金比价的水平上,因此也是在彼此之间,维持货币价值,除非有促进国内增长的需要。针对内部增长的例外是高度政治性的,这进一步佐证了,尽管货币战争在国际舞台上上演,但更可能是受国内政治因素的驱使。对此,摩根索的声明中写道:「美国政府当然必须在其国际货币关系的政策中充分考虑内部繁荣的要求。」英国和法国的官方协议,是由三个公报组成的一个系列,而不是单一的条约文件,但包含的内容则基本相似。这种「内部繁荣」的话语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因为三个国家仍在与大萧条的影响作斗争。如果通货紧缩或高失业率回归,从而需要进一步的通货膨胀来缓解,例如通过汇率机制或黄金贬值,那么可以预料,各方很容易就此撕毁协议。最后,三方协议的实际效用有限,因为国内增长总是优先于国际考虑,但无论如何,它确实是货币战争正在终结的一个标识。💼

瑞士、荷兰和比利时也在法国的带动下支持该协议。这样就结束了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周期,该周期于1920年代始于德国、法国和黄金集团的其余国家,1931年在英国进一步持续,最终于1933年在美国达到顶峰,现在转了一圈后,于1936年又回到黄金集团国家。临时性的货币贬值灵丹妙药,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就像一个水罐在一队口渴的士兵手中传递。较持久的补救措施是,货币对黄金贬值,以鼓励商品价格上涨并摆脱现在已被所有国家分享过的通货紧缩。💧

三方协议中,法国的货币贬值以及对汇率稳定的新承诺的正面效果,是贸易各国之间的黄金流通恢复了。黄金出口暂停和央行囤积黄金的时代开始解冻。在三方协议后不到三周时间内,美国财政部在一个单独的公告中称:「财政部部长陈述……美国将出售黄金用于直接出口,或指拨款项于他国的汇兑平衡和稳定基金的账户,如果该基金也同意出售黄金给美国。」美国愿意解除对那些采取同样政策的国家的黄金出口禁令。国际交易中,新的黄金价格为每盎司35美元,此价格一直维持到1971年。📈

最后一轮货币贬值、承诺保持新的金价并恢复黄金销售的组合行动,有可能开创一个基于黄金的货币稳定的新时代。但这一努力来得太晚又太不给力。凡尔赛赔款和魏玛的恶性通货膨胀所造成的经济破坏,使得社团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纳粹党得以在德国崛起,并于1933年初掌握了权力。在日本,一个奉行20世纪版武士道精神的军人集团控制了政府,并且在整个东亚地区发动了一系列入侵和征服的军事行动。1942年,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生死搏斗的战争状态。货币贬值以及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的战争赔偿的斗争被遗忘了。下一次,重新审视国际货币问题的时间是1944年,而那时的世界早已大不相同。💣

第二次货币战争的开端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由美国和英国领导的主要同盟国的经济体,开始筹划一个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旨在避免当年在凡尔赛和会和两次大战期间所犯的错误。1944年7月,这一计划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的会议中最终成形。其结果是一整套规则、规范和机构,塑造了之后三十年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从1944年到1973年,期间虽然穿插了几次经济衰退,但总体上是一个货币稳定、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高增长率和实际收入增长的时期。这一时期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正好与1921年~1936年的第一次货币战争时期相反。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决议,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贸易伙伴可以用每盎司35美元的价格自由兑换黄金,其他货币则通过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间接与黄金挂钩。当出现贸易赤字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为相关国家提供短期贷款。各国对本国货币的贬值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认可,一般只给予持续贸易赤字伴随高通胀的情况。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看起来具有宏大的国际协议形式,但其实几乎是由美国一手操纵通过的。当时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相对于世界其他部分遥遥领先,但这种领先状态并未能长久保持,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才再度出现。

发表评论

Only people in my network can comment.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 步子哥の博客 🐾 背多分论坛 🐾 知差(chai)网 🐾 DeepracticeX 社区 🐾 老薛主机 🐾 智柴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