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了2000美金后,我发现Vibe Coding”已死”!
Spec Coding:AI编程的新范式
error_outline 为何说Vibe Coding已死?
OpenAI的Sean Grove曾分享:”Prompt Engineering is Dead”,副标题更为重要:Everything is A Spec!
Vibe Coding存在两个关键问题:
- Prompt是短暂的:每次与AI的对话和输入的Prompt最终都没有保留,而这些正是生成结果的源头。
- 迭代困难:Vibe Coding一开始很爽,但到后面越改越头大。修改一个功能,经常莫名其妙地出现其他错误,需要不断回滚和修复。
lightbulb Spec Coding杀死Prompt Engineering
Spec Coding不是”头脑风暴”,而是”头脑风暴后的施工图”。与传统的Prompt Engineering不同,Spec Coding更加注重结构化和持续迭代。
Spec Coding的核心是创建详细的规格说明(Spec),指导AI进行编程。这套方法是在烧了2000美金Claude Code方案后验证出来的。
产品0到1 Spec:
将这个提示词输入AI,它会开始主动提问,不断追问,直到完成整个PRD.md文档。然后可以让AI根据这个prd.md,结合Context7 MCP,开始进行开发。
settings Spec Coding工作流程
以Claude Code为例,产品迭代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口喷描述需求、当前版本存在的bug}请给出解决方案,用ASCII绘制原型图,把所有影响到的部分全部绘制出来,包括原型和技术方案,注意,请仔细检查不要影响非相关模块,要保证根据你的方案实现后,能完美实现需求”
然后和CC核对方案,但凡觉得不合理的,想优化的,都可以继续口喷,直到满意为止。
“用方案{},这个版本号设定为{}。请注意再次检查按照此方开发后是否能完整实现需求,并且不影响其他不相关模块,如果有,请重新指定方案并和我同步。如果一切可以正常实现,在prd.md文档顶部新版本更新区域,撰写对应的产品需求更新,对应的ASCII原型图,以及涉及到的技术架构和要点更新,然后后续的开发严格遵循此次更新,再将代码实现切分为合理的todolist,按顺序执行,执行完毕后自己做整体检查 ultrathink”
这套工作流程的核心机制:
- Plan Mode:调用4.1 Opus深度理解当前代码和需求,找到合理方案并制定开发计划
- 反复对齐:与AI沟通直到输出Spec文档
- 开发执行:让4 Sonnet去干活,结合Context 7 MCP读取最新技术文档
star Spec Coding的优势
- PRD始终保持最新状态:AI自动维护PRD文档,解决了过去产品版本同步更新PRD的难题。
- 部分恢复产品代码:即使没有git做存档,也可以通过Spec恢复产品代码,因为Spec = New Code!
- Write Once, Run Everywhere:只需写一遍Spec,就可以在非常多的地方达到相近的效果,甚至模型升级后都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 逼近模型能力上限:Spec Coding更好地激发模型潜力,逼近其能力上限。
这是一种自主滑块的概念,当LLM越来越好使,我们只需要更清晰的结构化沟通,就更能让AI还原代码。现在这个滑块还在靠左侧的位置,随着能力逐渐进化,Spec的价值会越来越大。
Spec Coding刚刚开始,国内外也开始陆续有更多研究。这套Spec工作流并不完善,一方面在开发产品过程中不断优化细节,发现遇到的边界情况;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和AI Coding高手交流学习,不断完善这套体系。
联系与交流
如果你有企业和高校资源,欢迎加我vx: linkerlin ,一起Spec Coding!
如果你对Claude Code感兴趣,也可以加QQ群 31751264 交流(满后可加vx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