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初期的局势发展
1795年,普鲁士背弃了第一次同盟的做法,这一举动无疑给其他强国带来了示范效应。荷兰人在同年的5月16日签署了《海牙条约》,虽然他们用巨额赔款和割让领土换来了暂时的和平,但这无疑是沉重的代价。荷兰人付出了多达1亿荷兰盾的赔款,还要供养一支法军,并割让了多个重要城市。正如法国谈判代表西耶斯在巴黎的胜利姿态所展示的那样,这场交易对法国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与此同时,西班牙人也在与法国的谈判中达成了一定的妥协。尽管法军在比利牛斯山脉两端取得了优势,但西班牙军队依然保存完好,双方最终在巴塞尔签订了和约。西班牙人获得了相对有利的条件,除了西属圣多明各这个价值存疑的战利品外,其余地区恢复了战前状况。
东欧与南欧的变动
在东欧,叶卡捷琳娜大帝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对法战争,但她却通过征服波兰获得了大片土地。她的帝国边界向西推进了约480千米,进一步巩固了俄国在东欧的地位。而在南面,土耳其也成为俄国扩张的对象,俄国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在西欧,比利时被正式兼并为法国的一部分,荷兰共和国则变成了一个驯服的卫星国——「巴达维亚共和国」。整个莱茵河左岸都在法国的控制之下,只有美因茨要塞还在坚持抵抗。此时的法国已经取得了比路易十四巅峰时期更大的征服成果,这标志着革命的力量已经在欧洲大陆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英国与奥地利的应对
面对法国的强大攻势,英国和奥地利成为了最后的抵抗力量。英国主要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力量来对抗法国。然而,法国海军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凯尔桑曾经向国民公会许诺,他们的海军可以轻易越过海峡发动入侵,但事实证明这只是空谈。法国海军在多次战斗中都遭遇了失败,无论是与皇家海军的正面交锋,还是在加勒比地区的作战,法国海军都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相比之下,英国海军则逐渐确立了优势。豪勋爵在深入大西洋约650千米处俘获或击沉了多艘法国战列舰,这是英国海军的一次重大胜利。尽管如此,英国海军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夺取法属岛屿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着疾病和暴动的双重挑战。不过,英国人还是成功地占领了好望角和亭可马里等战略要地,从而确保了与欧洲大陆的交通线,并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印度的势力。🌍
奥地利的顽强抵抗
奥地利则是唯一能够在陆地上与法国抗衡的强国。尽管在战争初期遭受了多次失败,但奥地利人依然表现出了顽强的韧性。1795年末,法军发动了越过莱茵河的两路出击,但奥军指挥官卡尔大公成功阻止了法军的会师,并迫使他们退回了莱茵河左岸。奥地利于1796年再次组织反击,试图解围曼托瓦要塞,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波拿巴的意大利军团则迅速攻占了皮埃蒙特和伦巴第等地,彻底改变了战场局势。🌟
波拿巴的军事才能在意大利战役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仅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征服了大部分奥属意大利,并迫使皮埃蒙特和教皇国等国家与其缔结了屈辱的协定。到了1797年,波拿巴已经准备向哈布斯堡君主国发起深入猛攻,他的前锋部队甚至已经逼近维也纳。眼看形势危急,奥地利人不得不同意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