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的权力博弈与十字军运动

霍亨施陶芬家族的衰落与安茹的查理崛起

在中世纪欧洲,霍亨施陶芬家族曾是显赫一时的统治者。然而,教会和各方势力却不愿看到这个家族继续掌控领地。特别是教廷,深感如果霍亨施陶芬家族能够控制任何一处领地,他们终有一天会主张对所有地区的权利,这将是一场灾难 😱。

腓特烈二世的后代显然不甘心放弃继承权,但德意志王位理论上依靠选举获得,因此教皇们支持一些非霍亨施陶芬家族的人争夺德意志的宝座。而在西西里,情况有所不同。腓特烈通过血统传承取得了西西里的控制权,所以王位也应由血统传递下去。为了彻底摧毁霍亨施陶芬家族对最后一处领地的宣称权,教会需要一名坚定的战士,最终他们找到了安茹的查理。

查理的财富与野心

安茹的查理是一个富有且野心勃勃的人。他拥有法国境内两处大封地——安茹和曼恩的收入,并通过娶普罗旺斯的贝亚特丽斯获得了普罗旺斯伯国的岁入 💰。他的财富使他在地中海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查理与霍亨施陶芬家族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对抗,在1266年的贝内文托之战和1268年的塔利亚科佐之战中,查理彻底击败了后者的军队,最后两名霍亨施陶芬家族的后人也被杀死。尽管如此,霍亨施陶芬家族仍有可能提出权利主张,因为曼弗雷德的女儿康斯坦丝幸存下来并嫁给了阿拉贡国王佩德罗。

查理的统治方式与不满情绪

查理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他的统治方式却让许多臣属灰心丧气。他很少花时间管理安茹和曼恩,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地中海地区。他对马塞等城市采取了残暴的手段,索求无度的经济压榨引起了普遍不满,特别是在西西里和南意大利,居民与占领军的关系变得极度紧张 😡。

此外,查理收集头衔的行为也引起了教廷的不满。例如,他获得了罗马元老院成员、阿尔巴尼亚领主、突尼斯宗主、耶路撒冷国王等一系列称号。其中有些称号更像是用来炫耀的空名,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

突尼斯的宗主权

查理对突尼斯的宗主权源于其兄长路易九世的最后一次十字军远征(1270年)。这场远征源于误解:法国人认为,如果用大规模的十字军来威胁,突尼斯的贝伊就会改信基督。然而,贝伊并没有改信。在路易死于围城期间所患的疾病之后,查理才抵达军中,说服军队的指挥官们放弃围城,将深受瘟疫之苦的军队带回法兰西。突尼斯的贝伊也做出了妥协,表示愿意向查理正式宣誓服从,以促使法军尽快撤围。

安茹与拜占庭帝国的纠葛

查理开始在中地中海积极活动时,希腊人已经夺回了他们的帝国。拜占庭帝国面临着来自西方世界和穆斯林势力的双重威胁。米海尔·巴列奥略皇帝试图通过东西方教会联合来减少来自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敌意。然而,这一提议并未得到教廷的全力支持,因为安茹的查理无法得到教廷的支持去入侵希腊、重建拉丁帝国。

教会联合的失败

尽管希腊代表在第二次里昂会议上接受了东西方教会联合的条款,但在希腊国内,宗教人士和普罗大众对教会联合的不满越发强烈。皇帝使用了严酷的镇压手段,比如割掉影响东西教会合并进程的异议者的舌头,罗马教廷却越发怀疑希腊皇帝的决心和能力。

教廷逐渐站到了查理这边,查理终于可以秘密准备入侵拜占庭帝国了。查理给自己的入侵找了道德上和法律上的借口。从道义上来讲,他入侵希腊是为了替1261年被逐出君士坦丁堡的法国人复仇;从法理上说,巴列奥略没能执行第二次里昂会议的决定,法国人也算师出有名。

西西里晚祷与阿拉贡的介入

查理的统治方式在西西里引发了极大的不满。1282年3月30日,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巴勒莫人起义,史称「西西里晚祷」。这次起义的导火索是一名安茹士兵侮辱当地妇女,晚祷的钟声则成了号召当地人抵抗安茹占领军的信号。大批安茹士兵被杀,查理的军队不得不一边对付这些反叛分子,一边在西西里的其他城市勉强维持秩序。

阿拉贡王国的佩德罗三世打着阿拉贡王国的霍亨施陶芬家族继承权的旗号介入了西西里事务。此时的查理不得不一边应对组织混乱但斗争坚决的起义者,一边抵挡阿拉贡王国强大的海军和陆军。

十字军诸国的崩溃

十字军活动本身并不具备驱动力,它与欧洲政治的发展交织在一起。能否发动十字军远征,取决于能否说服人们将原本用于本土的资源用到战争和海外移民上。尽管历次十字军远征将大批人员和物资送到了黎凡特地区,但成千上万参与远征的人并没有定居在圣地,没有鼓励女人们留下,也没有在那里建设大型城市、修造大教堂和大学,也没有组织起来改变非天主教人口的信仰。

第五次十字军远征

第五次十字军远征始于1217年,终于1221年。这批十字军由匈牙利国王和奥地利公爵统领,向埃及发动进攻。他们在1219年攻陷了尼罗河口的达米埃塔,但由于等待援军的时间过长,最终被迫投降,将达米埃塔交还给穆斯林势力控制。

其他十字军远征

从1228年到1240年,有数次十字军运动,主要领导者分别为德皇腓特烈二世、香槟伯爵蒂博和康沃尔伯爵理查。尽管这些十字军远征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圣地的局面。1244年,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军队重新征服耶路撒冷,对基督徒而言,这不啻一场新的灾难。

14世纪早期的饥荒与瘟疫

从13世纪晚期开始,欧洲的经济就出现了严重问题。人口增长放缓,但增幅仍然超过了农业生产的增幅。通货膨胀导致上层阶级财富缩水,普通人受到更多压榨。农民为了应付新增加的索求,不得不背上债务,甚至盗猎和偷窃。

饥荒的降临

1315年春,饥荒降临欧洲北部,这是千年来最大的灾难。恶劣天气导致农产品生产危机,役用畜类和肉用畜类短缺。雪上加霜的是,在不列颠群岛、德意志北部、斯堪的纳维亚、法国北部和佛兰德爆发了一系列冲突,还伴有海盗活动,这导致了旷日持久的分配危机。

恶劣天气的直接后果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减少。小麦、大麦、燕麦、黑麦,所有重要谷物的生产都陷入了困境,连葡萄和其他作物都受到了影响。统计学材料表明,这一轮灾难性天气让欧洲北部一些地区的粮食产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结语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博弈与十字军运动充满了复杂性和变数。霍亨施陶芬家族的衰落、安茹的查理的崛起与统治、十字军诸国的崩溃以及14世纪早期的饥荒与瘟疫,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画卷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政治格局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 步子哥の博客 🐾 背多分论坛 🐾 知差(chai)网 🐾 DeepracticeX 社区 🐾 老薛主机 🐾 智柴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