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庸的边界:新奇性探索的科学冒险


🌄 序章:在未知之地,创新如何降临

夜色下的科学家们,像一群执着的探险家,手持微光,走进未知的森林。他们不是单纯为了猎取宝藏,而是因为对「新奇」的渴望,驱使他们一次又一次深入无人之境。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丛林中,这股渴望催生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探索范式——新奇性探索(Novelty Search)。

这场科学冒险,远不止是算法的更新换代,更是对人类创新本质的深刻追问:我们为何要追求「不同」?为什么有时候,偏离目标,反而能够触碰奇迹?


🏹 目标的诅咒:优化迷雾中的困兽

让我们先回到主流的人工智能世界。无论是让机器人学会走路,还是让算法玩转围棋,几乎所有的优化过程都遵循着同一个准则:目标导向
目标函数(Objective Function)如同山顶的明灯,所有个体都在攀登,试图获得最高的分数。

然而,这条道路看似笔直,实则暗藏陷阱。目标越明确,可能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Local Optima)的泥潭。就像一只渴水的狐狸,盯着最近的小水洼,却错过了远方的清泉。

注解:
局部最优是指在优化过程中,算法找到的「最高点」并非全局最优解,而是被困在了某个小山头。

案例:机器人学步的悲剧

传统算法常常让机器人学会「原地小跳」或「机械摆动」,因为这些动作能带来微小却稳定的得分提升。它们看似进步,实则止步不前。创新,仿佛被目标的枷锁锁死。


🦄 新奇性探索的异想世界:只问新不新,不问好不好

这时,Novelty Search 站了出来。它的口号是:「别再一味追逐分数,去发现前所未见的风景吧!」
新奇性探索的核心逻辑是:奖励「与众不同」的行为,而不是「最优」的结果。算法不再追问「做得有多好」,而是思考「做得有多新」。

算法机制浅析

新奇性探索的操作流程大致如下:

  1. 定义行为空间:选定能够衡量个体行为差异的特征(如移动路径、最终位置、动作序列等)。
  2. 新奇度计算:每个个体与历史行为库中最近的 $k$ 个行为计算距离,距离越大,新奇度越高。
  3. 行为选择:在每一代选择新奇度最高的个体进行繁衍。

注解:
新奇度的计算公式通常为

    \[n(x) = \frac{1}{k} \sum_{i=1}^k dist(x, \mu_i)\]


其中 $x$ 为当前个体行为,$\mu_i$ 是历史行为库中距离最近的 $k$ 个行为,$dist$ 表示行为距离。


🗺️ 行为空间的艺术:创新的土壤

新奇性探索的魔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空间的定义
你可以把行为空间想象成一块巨大的画布,每个行为都是一笔。定义得好,画布色彩斑斓,创新如泉涌;定义得差,画面混沌一片,算法无所适从。

行为度量的多样性

  • 路径轨迹:如机器人在平面上的移动轨迹。
  • 终点坐标:如机械臂抓取物体后的末端位置。
  • 动作序列:如棋类AI的走棋步骤。

注解:
正确的行为空间设计,能够让算法自动避开已探索区域,持续开垦「无人地带」。


🤖 算法的应用舞台:从机器到智者

1. 机器人学步的革命

在传统目标导向下,机器人很容易陷入「原地小步舞」。而 Novelty Search 鼓励机器人尝试各种新奇动作——倒立、翻滚、螃蟹步……最终,机器人的步态变得多样且灵活,诞生了出人意料的走法。

机器人探索多样步态

图注:左图为传统目标导向下的行为分布,右图为新奇性探索下的多样化行为。

2. 游戏AI的突破

在「Flappy Bird」等游戏中,目标导向AI容易卡在「只能飞过第一根管子」的死循环。而新奇性AI则不断尝试各类稀奇古怪的飞行策略,最终「无心插柳」地突破了人类极限。


🔍 无监督强化学习:新奇与好奇的共舞

新奇性探索与无监督强化学习(Unsupervised RL)密切相关。后者强调智能体在无明确外部奖励时,依靠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进行自我驱动。

内在动机与外在奖励

  • 内在动机:激励智能体探索未知、发现新奇。
  • 外在奖励:针对具体目标给予奖励。

注解:
内在动机让AI更像人类儿童,通过「好奇心」不断学习新东西,而不是只为糖果(外在奖励)劳作。

理论链接

新奇性探索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内在动机的算法。它不是追问「怎样做最好」,而是追问「怎样做最不同」。这种策略让AI在无监督环境下,依然能不断进化,最终在偶然间达成复杂目标。


🧪 信息论与新奇性探索:理论的支撑

近年来,研究者们用信息论为新奇性探索提供理论基础。
智能体通过最大化「经验熵」或「状态新颖度」来引导探索,避免陷入信息贫瘠的死角。

注解:
信息熵(Entropy)描述了系统的不确定性。新奇性探索追求高熵状态,鼓励多样化体验。


🏆 新奇与目标:融合才是王道

虽然新奇性探索极大增加了创新性,但它也有「只顾好玩,不问成败」的风险。
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新奇-目标混合算法」,将目标分数与新奇度加权结合。

混合评分公式

    \[score(x) = \lambda \cdot n(x) + (1-\lambda) \cdot f(x)\]

其中 $n(x)$ 是新奇度,$f(x)$ 是目标分数,$\lambda$ 控制两者的权重。

注解:
这样既能鼓励探索,也能保证终极目标不被遗忘,实现「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探索」。


🌱 创新的生态系统:从个体到群体

新奇性探索还启发了多样性维护(Diversity Maintenance)等领域。
在复杂问题中,保持解的多样性,有助于算法跳出死胡同,孕育「黑马」方案。

MAP-Elites 算法

MAP-Elites 被称为「创新的照明灯」,它将解按照特征映射到二维网格,每格都存储最优解,从而在全局上兼顾多样性与优越性。


🗃️ 图表与案例分析

图表1:传统目标导向与新奇性探索的行为分布

搜索类型行为多样性目标达成率创新概率
目标导向搜索
新奇性搜索低-中
混合搜索

图表2:新奇度与目标分数的变化曲线

代数新奇度目标分数
11.00.1
102.30.4
203.51.0
304.22.2
404.53.1

🏗️ 新奇性探索的应用与前景

机器人与自动化

新奇性探索让机器人能够自主开发出意想不到的操作方式,提升了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游戏AI与内容生成

在游戏AI、自动关卡生成等领域,新奇性算法能挖掘更多新颖玩法和地图,为玩家带来无限可能。

生物信息学与进化设计

新奇性探索已被用于基因多样性分析、新药物结构发现、自动化机械零件设计等前沿领域。


🚧 局限与挑战:新奇的边界

  • 行为空间设计难题:如何定义行为距离?
  • 计算资源消耗大:大量存储和距离计算,依赖高性能并行计算。
  • 盲目新奇的陷阱:仅为新奇而新奇,可能偏离实际目标。

注解: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自动化行为空间设计、与深度学习结合、动态调整新奇-目标权重等。


🌌 创新的本质:伟大不能被计划

新奇性探索的科学哲学在于:伟大的创新往往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在探索中意外获得。正如达尔文进化论里,物种的突变与多样性,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创新引擎。

正视偶然,拥抱新奇,才是科学与技术进步的真正动力。


📚 参考文献

  1. Lehman, J. , & Stanley, K. O. (2011). Abandoning objectives: Evolution through the search for novelty alone.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19(2), 189-223.
  2. Stanley, K. O., & Lehman, J. (2015). 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 The myth of the objective. Springer.
  3. https://jieyibu.net/htmlpages/%E6%96%B0%E5%A5%87%E6%80%A7%E6%8E%A2%E7%B4%A2.html
  4. https://jieyibu.net/a/67338
  5. Doncieux, S. , et al. (2016). Novelty search: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Proceedings of the 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Conference.
  6. Mouret, J. B., & Clune, J. (2015). Illuminating search spaces by mapping elites. arXiv preprint arXiv:1504.04909.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 步子哥の博客 🐾 背多分论坛 🐾 知差(chai)网 🐾 DeepracticeX 社区 🐾 老薛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