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在诱发心梗和脑梗方面的风险

虽然中药在调理身体、治疗慢性病等方面有悠久历史,但部分中药确实存在诱发心梗(心肌梗死)或脑梗(脑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老年人、服用不当或剂量过大的人群。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心梗/脑梗的常见中药及其主要用途:


1.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 代表药材/方剂:马兜铃、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关木通、三棱、木通等
  • 常用于:清热利湿、祛风利水、止咳平喘等
  • 风险原因:马兜铃酸有较强的肾毒性,易导致肾功能损害,进而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增加心梗、脑梗风险。

2. 附子、乌头类(含乌头碱)

  • 代表药材/方剂:附子、乌头、川乌、草乌、制附片等
  • 常用于: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 风险原因:乌头碱有强烈的心脏毒性,可导致心律失常、血压骤升或骤降、心肌损伤,诱发心梗或猝死。

3. 麻黄(含麻黄碱类)

  • 常用于: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 风险原因:麻黄碱可升高血压、加快心率,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梗、脑梗,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4. 甘草(大量或长期使用)

  • 常用于:补脾益气、调和药性、止咳化痰等
  • 风险原因:大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低钾、高血压及心律失常,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5. 细辛

  • 常用于: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多用于鼻炎、头痛)
  • 风险原因:含有挥发油和马兜铃酸类成分,过量使用可致肾损伤,间接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6. 大黄、三棱、莪术(活血化瘀药)

  • 常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便
  • 风险原因:活血化瘀药对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部分人群可能诱发血管痉挛、斑块脱落,诱发心梗或脑梗。

7. 蟾酥、马钱子等毒性中药

  • 常用于:镇痛、外用疮疡、风湿痹痛
  • 风险原因:有较强神经和心脏毒性,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结论与建议

  1. 大多数中药合理使用是安全的,但特殊人群(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者)应特别谨慎。
  2. 中药方剂搭配复杂,部分药材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3. 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4. 自购中药或民间验方更需谨慎,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

评论

发表回复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 步子哥の博客 🐾 背多分论坛 🐾 知差(chai)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