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开端:太子出游引风波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大宋朝的储君赵佣和弟弟赵俟以及妹妹淑寿公主乘坐着马车悄悄地离开了皇宫。这是一次没有经过任何官方批准的秘密出游。负责照顾他们的内侍庞天寿虽然深知此行的风险,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一路小心翼翼地跟随在侧。
在这次出游中,赵佣遇到了契丹官员萧佑丹。萧佑丹给赵佣留下了亲切的印象,与平日里见到的那些朝廷大臣相比,他显得更加随和友善。这种对比让年幼的赵佣心中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觉。然而,这次简单的相遇却成为了后续一系列复杂事件的导火索。
当他们返回皇宫时,迎接他们的是紧张不安的氛围。宫中的内侍们一个个低着头,走路静悄悄的,连喘气都不敢大声。显然,这次未经允许的外出已经引起了高层的关注。而作为直接负责保护皇子公主安全的杨士芳和庞天寿,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知道,一旦被追究责任,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时此刻,整个宫廷都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气氛之中。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情绝不会轻易过去。👑😊
二、保慈宫内的质问与惩罚
随着载着赵佣、赵俟和淑寿的马车驶入静渊庄,事情逐渐走向了高潮。杨士芳等班直侍卫、内侍服侍着三人下了马车后,早有宫中的内侍在那里等候,并迅速将三人引向保慈宫。一路上,赵佣、赵俟和淑寿开始隐约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因为他们注意到所有内侍都表现得异常谨慎,仿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到达保慈宫前,高太后极亲信的内侍陈衍已在宫前等候。他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似乎早已有所准备,简单地叮嘱了几句后便带领五人进入了保慈宫。偌大的保慈宫内安静得可怕,一点声音都没有。正殿外的院子里,整整齐齐跪着数以十计的宫女、内侍,全都是服侍赵佣三人的人员。这样的场景让杨士芳与庞天寿也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惧,他们在院中跪下,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进入殿中,赵佣三人见到了坐在正中椅子上的高太后。她完全不像平时那样和蔼可亲,而是沉着脸一声不吭。赵顼与向皇后则坐在一侧,看到三人进来时倒像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而赵颢和赵頵站在旁边侍候,赵頵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赵颢则一脸严肃。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大殿的正中央赫然跪着朱妃、王妃、清河、梓儿。这一幕让赵佣三人彻底慌了神。淑寿立刻跑到高太后跟前,顺势跪下抱住她的脚,可怜兮兮地说:「娘娘,温国知错了。都是温国不好,擅自带着六哥、七哥出去,害娘娘、官家、圣人担心……」
随后赵佣和赵俟也跟着跪下承认错误。然而,高太后并没有因为淑寿的认错而心软。她明白,如果这次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以后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后果。毕竟赵佣作为储君,他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大宋朝的未来。因此,她决定采取严厉措施来立规矩。
她冷冷地说道:「我知道你错了!」然后提高声音怒斥:「你还知道知错?!」
面对高太后的愤怒,向皇后试图劝解:「娘娘息怒……」却被高太后打断:「息怒?你带的好孩儿,如今还要回护他们么?!」这句话非常重,向皇后立刻脸红起来,起身跪下请求原谅。
接着,高太后宣布了一系列处罚决定。对于石越一家,考虑到太子平安无事,她并未给予过于严厉的处罚,只是让孩子回去严加管束,同时削减了一些待遇。而对于直接负责照看皇子公主的杨士芳和庞天寿,她命令每人杖责二十。这一决定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按照常理,这样的过错通常会导致相关人员被逐出宫外甚至贬谪远方。但高太后选择了留下他们,以便日后继续监督皇子公主的行为。
最后,高太后做出了最为严厉的一项决定——让赵佣、赵俟和淑寿前往宗庙跪足三个时辰。这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惩罚,尤其是对这些自小娇生惯养的孩子来说。朱妃听到这个消息后几乎晕倒,哭泣着乞求宽恕。但高太后态度坚决,表示必须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就在大家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时,柔嘉公主突然闯入殿中,主动要求陪同三位兄妹一同接受惩罚。不仅如此,她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提前为赵佣和赵俟挑选师傅,让他们尽早学习知识,避免再次犯错。这一提议得到了高太后的认可,也让众人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