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者的困境与突破:从社会偏见到罗斯福的崛起

一、改革者遭遇的社会偏见

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然而,改革者却常常面临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批评。康克林(Conkling)对普伦基特(Plunkitt)所描述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的平民」表示接受,而对改革者则充满了不屑。他认为这些改革者虽然富有教养、举止得体,但实际上是「骑墙派与伪君子」,他们过于强调自身的优越感,却忽视了政治的本质。这种观点反映了一种潜在的社会共识:当时的男人和大多数女人认为,从政是男人的专利,这意味着女性不适合参与政治,而且政治能力的强弱往往与一个人的男子气概相关联。

改革者的形象问题

康克林进一步指出,改革者的行为方式显得过于女性化。他提到,有文化就意味着女性化,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柯蒂斯(Curtis)会创办一本女性杂志。这种性别化的批评在美国政坛上屡见不鲜。例如,麦卡锡(McCarthy)等人曾批评国务院的人员充满新英格兰和英国贵族私校的作风,甚至指责他们是同性恋。这种言论虽然表面上针对的是政治风格,但实际上透露出一种对男性气质的狭隘定义。

此外,「女装制造商」这一表述在当时的语境下也带有明显的贬义。尽管《纽约论坛报》(New York Tribune)全文刊登了康克林的演讲,包括其中的粗俗用语,但在康克林侄子为其撰写的传记中,这一表述却被星号代替,表明人们意识到这种语言的冒犯性。

女性参政与性别混淆

女性争取投票权的议题更是加剧了这种性别化的争议。男人普遍认为,如果女人进入政治领域,就会失去女人味。英戈尔斯(Ingalls)参议员就曾表示,净化政坛只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想」。霍勒斯·布什内尔(Horace Bushnell)则预言,如果女人能够投票参政,几百年后,「女人的外表与气质将彻底改变」。具体而言,她们的容貌将不再柔和,声音变得尖锐,举止不再娴静矜持,甚至生理特征也可能发生变化,身体会更高大、更粗壮。

这种担忧不仅限于男性,许多女性同样反对参政。因为长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女人在道德上比男人更纯洁(尽管这种纯洁被认为是一种脆弱的纯洁)。她们通过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实现这种道德理想。一旦她们涉足政治,这种纯洁的形象就会被破坏。

因此,当改革者试图将纯洁带入政治领域时,他们反而被视为破坏了原本的性别分野。女人参政会变得阳刚,而男人倡议改革则会被视为女性化。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长发男人和短发女人成为讽刺的对象,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性别角色混乱的不安。


二、牛仔总统老罗斯福的崛起

在这样一个充满性别偏见和社会保守主义的时代背景下,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的个人特质和政治实践为改革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例,证明了知识分子和男子气概可以共存。

罗斯福的早期挑战

罗斯福出身于东部望族,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一位典型的绅士改革者。然而,当他决定参政时,却因出身背景而备受嘲笑。亨利·F. 普林格尔(Henry F. Pringle)描述道,罗斯福戴着黑色眼镜,镜框系着一根黑色丝带,显得很女性化。他的嗓音尖锐,说话方式讲究语法,衣品考究,这些特点让他成为笑柄。甚至有人戏称他是「漫画增刊里讽刺的那种美国人模仿英国绅士却不伦不类的滑稽样」。

尽管如此,罗斯福并没有因此退缩。相反,他选择直面这些批评,并通过实际行动重塑自己的形象。他积极参与纽约市共和党的基层事务,尽管最初不喜欢政治的肮脏环境,但他仍然坚持下去。他在议会中的表现逐渐赢得了人们的认可。一份乡间报纸评价道:「看到一位出身富裕、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关怀社会是令人喜悦的,因为他愿意把老天给他的天赋与幸福用来服务社会。」

罗斯福的成功秘诀

罗斯福之所以能够扭转公众的看法,关键在于他成功地将男子气概、活力与教育、改革融合在一起。他熟悉美国西部荒野,曾在农场生活,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被形容为「具备男子汉风格、身手矫健、充满活力的人」。他的打猎技术更是成为政治资本,人们称赞他「追踪政治掮客的本事不亚于他在落基山脉追踪灰熊的身手」。

更重要的是,罗斯福代表了一个不同于都市、商业、自私与女性化的世界。他象征着西部与户外旷野的世界,充满活力与男子气概。他呼吁美国人投入积极、艰苦、实际但具有理想色彩的政治斗争中。他强调,「好的美国人不只会批评,还会行动」。他鼓励年轻人不要害怕失败或畏惧困难,而是要培养「坚强的男子汉品质,尤其是勇气」。

罗斯福的影响力

罗斯福的态度在19世纪90年代的经济萧条时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一份加州的报纸评论道:「男子汉的坦率与勇气是美国政府最需要的。」他的强势民族主义和艰苦奋斗的人生观充分展现了进取精神。他被称为「进取精神的化身」,因为「他喜欢战斗,但都是为了让政府更完善」。

罗斯福的形象后来成为美国对政治人物的标准要求。如果一个想从政的人被怀疑太文弱、太理想主义、太关心智识,那么只要他有从军记录或者参加过橄榄球队就可以过关。罗斯福不仅破除了人们对绅士/知识分子阶级从政时缺乏魄力和男子气的刻板印象,还证明了与他同阶级的人可以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


三、专家的兴起:进步时代的到来

随着罗斯福的成功,美国进入了所谓的「进步时代」(Progressive Era)。这一时期标志着知识分子与权力之间的疏离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进步时代的背景

在镀金时代(Gilded Age),知识分子与权力之间的隔阂让改革者郁郁不得志。然而,随着美国进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这种情形突然终止了。工业巨头和政治掮客的权力过大,导致社会急需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此时,善治原则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意识到,为了更好地管控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企业和利益团体,必须强化政府的行政职能和管控能力。

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

过去,知识分子被认为是远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但现在他们的作用逐渐被重新定义。学者在政治上的角色不再仅仅基于出身和道德智识,而是基于他们对政府施政的实际贡献。这种转变意味着,知识分子不再是被动的批评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拉福莱特(La Follett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担任威斯康星州州长期间,成功撮合州政府与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群体进行合作,开创了「威斯康星构想」(Wisconsin Idea)。这一构想的核心是利用大学的学术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

威斯康星构想的具体实践

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了一个由经济学家理查德·T. 埃利(Richard T. Ely)领导的经济、政治与历史学院。该学院的目标是帮助理解和管理复杂工业社会。大学主事者希望将其打造成一个训练政府行政人员和改善公民意识的中心,最终服务于整个州的居民和政府。

特纳(Turner)强调,大学应完全超越党派,以服务全体居民为宗旨,而不是任何特定阶级。他还指出,大学的任务是危险的,因为它需要克服美国移民国家中对专家的根深蒂固的怀疑。为此,专家必须依靠「创造性的想象力与人格特质」来赢得信任。

在拉福莱特的支持下,威斯康星大学设立了「立法图书资讯服务处」(Legislative Reference Service),由研究生查尔斯·麦卡锡(Charles McCarthy)创立。这个机构旨在为州议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而不介入具体的立法过程。它体现了专家如何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为公共政策制定做出贡献。


四、总结与展望

从康克林对改革者的批评到罗斯福的成功,再到威斯康星构想的实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社会对知识分子态度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社会对治理模式的需求变化,也揭示了性别观念和男子气概定义的演变。

改革者的突破

罗斯福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知识分子和男子气概可以并存。他的成功为后来的进步主义奠定了基础,帮助心向改革的受教育阶层恢复了地位。美国人再也不用担心支持理想主义和改革会被视为缺乏男子气概。

专家的重要性

随着进步时代的到来,专家的作用日益凸显。他们不仅参与政策制定,还通过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威斯康星构想的成功表明,大学和政府的合作可以带来显著的成效,同时也预示了未来新政时期的福利国家观念。

展望未来

尽管改革过程中难免遇到阻力,但知识分子和专家的崛起无疑为美国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不仅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也是民主政治更好发展的保障。正如罗斯福所言,真正的男子汉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和行动力。🌟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 步子哥の博客 🐾 背多分论坛 🐾 知差(chai)网 🐾 DeepracticeX 社区 🐾 老薛主机 🐾 智柴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