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饱和数学的一些解题技巧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里,1/0是万万使不得的。

但,我们可以定义 1/0= 10000,而 无穷小=0.00001。

以上就是一种饱和数学的思想,有一个数学分支叫 非标数学分析。

在传统极限理论中,我们有

    \[\lim_{x\to+\infty}\frac{\sin x}{x}=0\]

这是利用分母 $x$ 趋向无穷大,而分子 $\sin x$ 始终在 $[-1,1]$ 之间震荡,从而使得整个表达式趋于 0 的结论。

饱和数学的思想是一种近似工具——在这种方法里,我们人为地规定了一个「最大值」来代表无穷大,以及一个「最小值」来代表无穷小。例如,若我们规定:

  • 无穷大取值 65536,
  • 无穷小(也就是我们认为可以忽略的量)界限为 0.0001,

那么当我们考虑极限 $\lim_{x\to+\infty}\frac{\sin x}{x}$​ 时,就可以作如下近似换算:

  1. 代入无穷大数值:
    把 $x$ 取为 65536,此时表达式为 $\frac{\sin(65536)}{65536}.$
  2. 对分子估值:
    由于 $\sin(65536)$ 依然在 $[-1,1]$ 之间,其绝对值最大也不会超过 1。
  3. 计算近似值:
    因此,该比值的绝对值不超过 $\frac{1}{65536} \approx 0.00001526$, 这个数值远小于我们规定的「无穷小」界限 0.0001。

在这种约定下,我们便认为当 $x$ 取代「无穷大」(即 65536)时,$\frac{\sin x}{x}$​ 的值已经小到可以近似看作无穷小,从而近似等于 0。

总结:
利用饱和数学的思想,把 $+\infty$ 视为 65536,无穷小界限定为 0.0001,那么

    \[\lim_{x\to+\infty}\frac{\sin x}{x} \approx 0\]

,

这与传统意义下的极限结果一致。


注意:
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一种数值近似和工程上的取舍,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能够给出直观的近似结果,但它不能替代严谨的极限理论。实际数学证明中,我们仍然需要依赖极限的定义和分析方法进行严密证明。


在饱和数学的思想中,我们人为地将「无穷大」与「无穷小」固定为具体数值(例如:无穷大取 65536,无穷小界定为 0.0001),从而用数值近似的方法对极限进行计算。对绝大多数传统收敛的极限问题,这种做法通常能给出符合直觉的近似结果;例如:

因为即便 $\sin(65536)$ 在 $[-1,1]$ 之间震荡,其结果与 65536 相比,绝对值都很小(远低于 0.0001)。


当极限不收敛时的现象

对于一个不收敛的极限,取不同的代表性数值代入(例如用 0.0001、0.0002、0.0003 来近似代表「趋近于 0」 或其他趋近过程)往往会得到不稳定剧烈变化的结果。原因如下:

  1. 数值代入的代表性
    饱和数学采用固定数值来代表极限过程中的「无穷小」或「无穷大」。当一个函数的极限不存在时,它的数值行为不会在某个固定点附近趋向唯一值,而是表现出剧烈波动或者依赖于代入点的选取。例如,考虑函数

按传统极限理论,此时 $x\to 0$ 并没有收敛到一个确定的值,因为 $\frac{1}{x}$​ 会趋向无穷大,从而 $\sin\left(\frac{1}{x}\right)$ 在 $[-1,1]$ 内不断震荡。

  1. 依次代入不稳定数值
    如果用饱和数学的方法,假设我们定义 0.0001 为一个代表性的「无穷小」值,那么
    • 当 $x=0.0001$ 时,$f(0.0001)=\sin(10000)$;
    • 当 $x=0.0002$ 时,$f(0.0002)=\sin(5000)$;
    • 当 $x=0.0003$ 时,$f(0.0003)=\sin(3333.\overline{3})$;
    这三个值由于参数分母的变化,会导致 $\sin$ 函数的输入值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从而得到剧烈不同的输出。如果我们按饱和数学的思路来看,每个替代的「无穷小」值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从而说明该极限根本不稳定或不收敛。
  2. 数值稳定性与极限收敛性的关系
    • 收敛的极限:当我们用不同的代表数值(如 65536 或 0.0001)进行代入后,结果基本保持稳定(与理论极限一致)。
    • 不收敛的极限:不同的代表值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反映出函数在该趋近过程中不存在唯一的极限值。这种不稳定性正是「不收敛」的数值体现。

小结

  • 收敛情况:饱和数学通过将无限过程中的极大或极小量替换为具体数值,可以给出与传统极限理论一致且稳定的近似结果。
  • 不收敛情况:如果极限不收敛(例如函数在趋近过程中震荡或无界),通过依次代入不同代表性值(如 0.0001、0.0002、0.0003)通常会得到变化剧烈的不稳定结果,这正反映了该极限缺乏收敛性的本质。

这种方法虽然在工程和某些近似计算中可能有直观上的帮助,但它不具备严格的数学证明效力。在严格数学分析中,我们依然需要借助极限定义等严谨工具来讨论函数收敛与否。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 步子哥の博客 🐾 背多分论坛 🐾 知差(chai)网 🐾 DeepracticeX 社区 🐾 老薛主机 🐾 智柴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