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革命的动荡与变革

团结缺失下的英国社会

在1640年的英国,团结似乎成了一种稀缺品。当「根枝」请愿书被激进的伦敦教区居民递交到下议院时,整个英国社会开始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分裂状态 😲。这份请愿书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它猛烈地抨击了主教制度,认为主教们破坏了宗教传播,并且让一些低素质的人成为了传道者,「像埃及的蝗虫一样占满了整个王国」,这导致了只有教皇党人等特定群体才能获得发展机会。

教会改革方向的争议

然而,请愿书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带来积极的改变,反而制造了更多的分裂。英格兰的宗教改革是议会确立的,而劳德主义对英格兰教会权力的影响也是由议会决定的。既然如此,议会当然也有权利去改变它们。但是问题在于,是否应该按照上帝的话语和早期基督教会的模板来建立一个没有主教、致力于社会秩序的神圣改革教会呢?🤔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在劳德入狱、高等委任法院被废之后,又该用什么样的教会来替代这个正在崩溃的主教制体制呢?

霍尔提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十分混乱,就像一团乱麻难以解开 🧶。1641年10月20日,长期议会重新开会,反教皇主义的平民主义者和反主教制的清教平民主义者在议会中平分秋色。议员们对国王的意见发生了一些转变,特别是在上议院,主教议员的地位成了一个紧急问题。而在11月1日,趋势又发生了逆转,枢密委员向下议院告知了关于爱尔兰教皇党人严重叛国的情报。不到两个月后,这件事引发的焦虑不可逆转地导向了武装冲突。

查理一世与议会的博弈

一方面,查理想要征募军队镇压爱尔兰叛乱;另一方面,议员们担心这支军队会被用来针对议会。政治的舞台逐渐扩展到了威斯敏斯特宫之外,在伦敦市市政厅和首都街头,在外省城镇乡村,在查理一世的长庭走廊,保王党在寻找打破僵局的方法。1641年11月8日,皮姆代表「王国状态委员会」递交《大抗议书》,指出查理一世的政府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企图颠覆宗教和自由的大阴谋。《大抗议书》在下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并公开印刷发行。

与此同时,伦敦市发生了一场市政革命,倾向保王党的市议员被扫地出门,取代他们的是反保王党的新议员。这些新议员的第一个动作就是选出治安委员会,让它负责伦敦民兵。查理害怕失去对城市的控制,于是在1642年1月4日带兵进入议会,想要抓捕带头反对他的议员,但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查理扑了个空。这一事件让国王的设计场景变成了灾难场景,充分证明他正如传说中的那样无能且不可信任。

爱尔兰叛乱及其影响

1641年10月22日,阿尔斯特的爱尔兰原住民在费利姆·奥尼尔爵士的领导下与老英格兰人联手开始从国王的代理人手中夺取国家。他们的动机强烈但并不单纯,具有投机性质。阿尔斯特的谋叛者因为自己不能进入王室政府而满腹怨气,特别是1632年查理一世选择托马斯·温特沃思担任副总督管理爱尔兰政府之后。温特沃思行事格外无情,不仅针对爱尔兰天主教徒,还挑动老英格兰人与新英格兰人竞争。

他在1634年爱尔兰议会中巧妙周旋,得到了一大笔补助金和审查地契的权力。他用「一点点暴力而特殊的手段」歪曲正当法律程序来支持国王确定地契的权力,恢复已经被老英格兰地主吞并的教会领地。温特沃思在爱尔兰实行劳德主义,是为了反击苏格兰种植园主在阿尔斯特不断增长的长老会主义。不过他的手段是很危险的,因为他分化了统治基础本就狭窄的英格兰霸权体制的最薄弱的一环——爱尔兰新教教会。

1639年9月,温特沃思被召回英格兰,他留下了一个四分五裂、群龙无首的爱尔兰政府和政治真空。爱尔兰原住民得到了夺回他们财产的机会。和老英格兰人一样,他们对在苏格兰大胜的长老会誓约派和威斯敏斯特政治中尖锐的反教皇调子十分忧虑。随着查理在英格兰越来越缺乏支持,他开始向王国其他地区寻找仍然忠于他的人。这些人包括老英格兰人,他们相信国王默许他们反对新来的新教殖民者和阿尔斯特种植园主,甚至授权他们造反。

然而,1641年10月的叛乱没能拿下都柏林的爱尔兰政府所在地,但它得到了所有世世代代被都柏林政府压迫的人的支持。起初他们主要是打家劫舍,但后来叛乱者和支持者开始走向极端,挥起了屠刀。英格兰殖民地数千人遇害,另有数千人被驱离家园。查理一世派专员前往都柏林收集证词,这些记录描绘了爱尔兰叛乱最初几个月的图景,它和后来英格兰与欧洲大陆所知的情况大相径庭。

保存至今的300多份英格兰印刷的宣传品把这件事说成针对新教徒的大屠杀,一次「野蛮的杀戮」。书面证词反映了爱尔兰人的怨愤更加复杂多样。在阿尔斯特,武装叛乱者杀人是为了向英格兰种植园主实施复仇。在康诺特和克莱尔则不然,民族隔阂并不是很明显。南部的伦斯特没有种植园,叛乱是以农民起义的形式爆发的。西南部的芒斯特的屠杀比较少,因为老英格兰贵族迅速掌握了局势。

同盟派的崛起

叛军在爱尔兰岛的中西部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他们设计了一套誓词,宣誓忠于英格兰国王、爱尔兰和天主教信仰。1642年起至1649年被克伦威尔击败为止,天主教同盟派统治了爱尔兰的大部分地区。他们向欧洲各国首都派出使节,还建立了自己的财政和军队。同盟派成功地变成了英格兰议会和苏格兰誓约派对垒的存在,它事实上就是一个独立政府。

他们口头上说忠于查理一世,但在与他谈判时要求任何协议都有待战后爱尔兰议会的批准。他们的目标是得到完全的敬拜权,建立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徒可以参与的自治政府。更激进的同盟派要求废除阿尔斯特内外所有的种植园,将天主教定为爱尔兰国教,与西班牙或法国结盟以实现他们的目标。这样的要求让查理一世左右为难。

内战的爆发与进程

查理一世本来有机会赢得英格兰内战,他对合法君主的忠诚很有分量。为国王而战的在册贵族是为议会而战的人数的两倍,从中可以看出等级秩序、世袭特权和服从的重要性。然而,尽管君主事业表面上具有一致性,但竞逐荣誉和自尊受伤经常让骑士党发生内讧。保王党的腹地饱受议会军的袭击,他们的补给线和行政基础时刻受到威胁。

未能规范保王军指挥官和地方当局的关系,使行政基础变得更加脆弱。其结果是,保王党的事业最终变得容易遭到地方居民的报复,而保王党自身也分裂为两派,一派对考虑与议会和谈有所准备,另一派则相信战到最后才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议会军控制了海军和一些沿海卫戍军,拥有伦敦市和富庶的伦敦周围各郡的衷心支持。可是1641—1642年几乎没有弥合的关于主教制的分歧连同其他问题重新浮出水面:战争应采取守势还是攻势?如果采取攻势,补给和资金怎么解决?什么情况下可以与国王和谈(或者强迫国王和谈)?这些问题每一个都造成了对议会军行动合法性的质疑。

议会运作的方式非常不便于进行战争。就算是在保王派议员叛逃之后,出席议会的议员数量仍然接近200人。建立委员会处理具体事物的偏好加重了延误,带来了更多产生分歧的机会。然而,如果没有议会这个场合,很难想象他们可以让人民同意超常税负和强制兵役。

气候异常与经济困境

同欧洲其他地方一样,气候异常也让17世纪40年代的不列颠群岛居民感到世道格外残酷。1641年的爱尔兰叛乱与一场寒冬同时降临,观察者发现很多人因饥寒而死。17世纪40年代后期庄稼歉收和疫病流行给苏格兰造成了「立国以来未有其匹」的大饥荒。

与此同时,第一次英格兰内战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物质损失。议会当局征收了超过3000万英镑的税赋和罚金用作军费,还有更多的军需是在地方直接征用的。这样史无前例的负担在国王投降之后变得更重了,其后连续六年的粮草收成都被气象灾害所摧毁。

处死国王

在这样每况愈下的经济环境下,打赢战争改变不了任何事情,还得和国王谈出一个在保护议会议员的同时保存君主制的和约。誓约派的干涉必须得到报偿,而且他们还指望威斯敏斯特会议提出的长老会教会政府得到实行。议会军打了仗但还没有领到钱,欠饷达到了300万英镑。

与此同时,随着得到他们认为应得的回报的可能性在1647年春变得越来越小,议会军的普通士兵不耐烦了,他们指派「鼓动者」向他们的指挥官和议会代表陈说自己的要求。1647年6月3日,他们把国王抓到军中关起来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两天之后,各部队签署全军《神圣承诺书》,宣布他们不是「雇佣军」,而是为「生而自由的英格兰人」的权利战斗而组建的军队。

1648年,威尔士和康沃尔有人以勤王的名义造反,肯特、埃塞克斯和林肯郡有人起义反对长老会主导的议会,有一部分海军也叛离了国会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查理一世觉得他还可以挽回军事失利的损失。他拒绝讨论退位,最终走向了被处死的命运。这一事件标志着英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英国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 步子哥の博客 🐾 背多分论坛 🐾 知差(chai)网 🐾 DeepracticeX 社区 🐾 老薛主机 🐾 智柴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