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我们审视美国的历史,尤其是种族关系的发展历程时,会发现一个令人痛心的时期——雷福德·洛根所说的「美国种族关系的最低谷」。这一时期大致从1890年到1940年,非裔美国人在这段时间里被重新归为二等公民。然而,许多教科书却未能准确、全面地呈现这段历史,导致学生们对这一重要时期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时期的真实面貌,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教科书的误导
在众多教科书中,对于「美国种族关系的最低谷」的描述往往显得模糊不清。例如,《美利坚民族的胜利》中的一段话:「重建使很多重大问题悬而未决,同时又引发了一些新的、同样很紧急的问题。」这种含混的表述实际上什么也没讲清楚。正如弗朗西斯·费茨杰拉德所批评的那样,这些教科书中的历史总是「问题成堆」,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或解释。
相反,有些教科书则倾向于将这一时期分割成不同的时代,如「快乐的90年代」以及「怒吼的20年代」。然而,事实是,在所谓的「快乐的90年代」,美国经历了有史以来第二次严重的大萧条,同时还发生了普尔曼铁路大罢工和霍姆斯特德大罢工等劳工纠纷。因此,「快乐的90年代」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一个讽刺,它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在快乐?」
低谷时期的真相
白人种族主义的抬头
在「最低谷」时期,北方与南方的白人联手限制黑人的公民权和经济权。这一时期的种族主义不仅限于南方,而是全国性的。例如,北方的一些城市也实行了种族隔离政策,黑人不允许在某些社区购房,不能从事某些职业,甚至在一些公共场所也受到歧视。这种全国范围内的种族隔离和歧视,使得非裔美国人几乎无处可逃。
种族隔离制度的扩散
在低谷时期,种族隔离制度四处扩散。不仅在学校、公共交通工具上实行种族隔离,甚至连体育领域也不例外。杰基·罗宾逊并不是主要的棒球联合会中的第一个黑人运动员。在19世纪,黑人已经在大的联赛中打球,但是到1889年,白人把他们驱逐出了联赛。在1911年的肯塔基赛马大会上,黑人骑手赢得了首轮28场公开赛的15场比赛。此后,黑人骑手就被排挤出了该项赛事。这种现象表明,种族隔离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制度,更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深深植根于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
暴力与私刑
在低谷时期,暴力和私刑成为种族主义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据统计,仅在1882年至1968年间,就有超过4700名非裔美国人被私刑处死。私刑暴徒们喜欢在照相机前摆pose,因为他们知道没有白人陪审团会判自己有罪。这种公开的暴力行为不仅是对黑人生命的践踏,更是对整个社会正义的嘲讽。
种族隔离的本质
隔离即不平等
尽管有些教科书声称种族隔离制度下的设施是「平等」的,但实际上,隔离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的表现。正如布尔斯廷与凯利所指出的那样:「当然,问题在于,对于两个种族来说,从来不可能真正存在『隔离但平等』的设施。当一个民族被与其他民族隔离时,它的平等就被剥夺了——平等意味着同等对待所有公民。」
种族礼仪体制
种族隔离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分离,更是一种社会礼仪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被压迫人群与压迫人群在做某些同样的事情时,会被隔离开来;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为白人雇主烹饪或打扫卫生时,却允许存在某种心照不宣的接触。这种制度的背后,是对被压迫者身份的贬低和污名化。例如,「不洁净」一度是任何供有色人种使用的水源、候车室以及法庭用《圣经》的代名词,而「低贱」就是任何一所排斥黑人(常常还有墨西哥人、土著美洲人以及「东方人」)的学校的籍口。
文化的反映与延续
大众文化的种族主义倾向
在低谷时期,美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种族主义的倾向。例如,布朗克斯动物园曾在围栏后展出一位非洲人,就像展览大猩猩一样。各种根据《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戏剧,在低谷时期一直上演。但是,由于这部小说对奴隶制的控诉不再适合种族主义日趋强盛的白人社会,人们就把汤姆叔叔从一个为保护同伴而英勇献身的殉道者,改写为一个忠于好心的奴隶主的多愁善感的糊涂蛋。渐渐地,在黑人社会,汤姆叔叔变成了出卖自己同伴利益的不诚实的非裔美国人。
政治与法律的支持
在政治上,到1892年,白人选民的种族主义倾向变得如此严重,最终,民主党候选人格罗弗·克利夫兰入主白宫,部分原因就在于,他强烈指责共和党人试图保证为非裔美国人赋予公民权利,这样他就在北方人和南方白人心中唤起了对「黑人掌权」的恐惧。从内战到19世纪末,国会中没有一个代表南方或者北方的民主党人投票支持过民权立法。最高法院的情形就更糟了,从1896年的「普莱西诉弗格森案」,至少到1927年的「龚路诉赖斯案」——该案判决禁止华人就读白人学校——最高法院多次通过支持种族隔离的判决。这是在告诉整个国家,白人就是统治民族。
影响与反思
对非裔美国人的长期影响
低谷时期的种族隔离和歧视对非裔美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非裔美国人在收入、教育、健康等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2000年,非裔美国人和土著美国人中等家庭的收入平均为白人家庭收入的62%,西班牙裔中等家庭的收入大约为白人家庭收入的64%。这种经济上的差距,进一步加剧了种族之间的不平等和社会矛盾。
社会结构的变化
低谷时期之后,虽然种族关系的环境有所改善,但这主要是得益于民权运动的努力。然而,种族差距今天依然大量存在。例如,大部分朋友圈依然按种族互相隔离,大部分教堂、联谊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成员都要么差不多全是黑人,要么差不多全不是黑人。这种社会结构的固化,使得种族间的融合变得更加困难。
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这样的历史现实,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在消除种族偏见和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教科书却未能充分履行这一职责。它们对种族问题的分析往往是肤浅的,缺乏深入的历史背景和因果关系的探讨。这不仅阻碍了我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也影响了我们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判断。
结语
「美国种族关系的最低谷」是一个复杂而又痛苦的历史时期。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深入研究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种族关系的现状,并为未来的社会进步找到方向。我们需要更多的真实历史材料进入课堂,让年轻一代能够看到历史的全貌,而不是被片面的叙述所蒙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无论是作为教育者、学者还是普通公民。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种族隔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