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全球金融市场正沉浸在一场由政策驱动的狂热中。中美两大经济体的货币宽松与财政刺激政策交织,点燃了股市、大宗商品乃至加密货币的「融涨」烈焰。特朗普政府的减税降息预期、中国的央行放水,以及全球对政策风险的「漠视」,共同构成了这场资本狂欢的背景。然而,盛宴之下,长期债券收益率的潜在「越狱」却可能成为终结这场派对的导火索。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轮牛市的驱动因素、市场逻辑、投资机会与风险,并为普通读者提供通俗易懂的解读。
🌍 全球市场的「金三角」模式:从戒毒到狂欢
2025年的金融市场仿佛一部好莱坞大片,剧情高潮迭起。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形容当前局势:全球经济正从「戒毒所」模式(财政纪律与紧缩)转向「金三角」模式(无节制的支出与宽松)。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增长的迫切追求。
在美国,特朗普上台后提出通过减税与降息刺激经济,以消化高企的国债负担。尽管美联储7月降息概率不高,但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已高达97%。这意味着,投资者普遍相信美联储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为市场注入「兴奋剂」。与此同时,中国央行也在「悄悄放水」。2025年6月,中国M1货币供应年率从2.3%跃升至4.6%,M2年率从7.9%增至8.3%。M1增速超过M2,表明基础货币的扩张速度正在加快,这正是牛市启动的典型信号。
注解:M1和M2是什么?M1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反映经济的即时流动性;M2则包括M1以及定期存款等,代表更广义的货币供应。当M1增速超过M2时,通常意味着央行通过释放更多现金和短期流动性来刺激经济,这往往是股市上涨的「燃料」。
这种双引擎驱动的货币宽松,推高了全球风险资产的价格。黄金、铜、铁、稀土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股市和加密货币市场也呈现「融涨」(melt-up)态势。Hartnett指出,市场对政策风险的极度漠视是这一轮上涨的关键催化剂。衡量市场波动的VIX(股票市场波动性指数)和MOVE(债券市场波动性指数)均处于2025年2月19日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投资者几乎对潜在风险视而不见。这种「无畏」情绪,恰似派对上醉态可掬的舞者,沉浸在音乐中,却忽略了灯光暗藏的闪烁警告。
📈 中美牛市的双核驱动:政策与市场共振
🇺🇸 美国:减税降息的「美丽泡沫」
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可以用「以债养债」来形容。面对美国高达34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约占GDP的120%),减税和降息被视为刺激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减税旨在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提振消费和投资;降息则降低借贷成本,鼓励企业和政府继续举债。这种策略短期内确实能点燃市场热情,但也埋下了通胀和债券收益率上升的隐患。
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是市场狂热的重要推手。根据汇通网数据,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不变,但9月降息的概率已接近确定。 这一预期推动了美股三大指数的持续上涨,尤其是科技股和加密货币相关标的。Hartnett认为,当前市场逻辑已从「谨慎防御」转向「全面进攻」,投资者正追逐高风险资产,期待政策红利带来的「美丽泡沫」。
🇨🇳 中国:放水的隐秘艺术
在中国,央行通过「悄悄放水」点燃了市场的另一把火。2025年6月M1增速达到4.6%,M2增速为8.3%,显示出货币供应的快速扩张。 这种放水并非大张旗鼓,而是通过定向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逐步释放流动性。M1增速超过M2,意味着更多的现金流入市场,刺激消费、投资和资产价格上涨。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展现出韧性。彭博调查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1%,上半年整体增速达5.3%,轻松超过政府设定的5%目标。 这种稳健增长为股市提供了坚实支撑,A股市场在科技、消费和大宗商品相关板块的带领下,呈现出明显的牛市特征。
注解:为什么M1增速快是牛市信号?M1代表「活钱」,当它快速增长时,意味着企业和个人手里的现金变多,倾向于投资股市或购买资产,推动价格上涨。而M2增速较慢,表明长期存款增长放缓,资金更倾向于短期流动,这正是牛市启动的典型特征。
🛢️ 大宗商品的狂飙:通胀的先声
2025年,大宗商品市场成为牛市的重要舞台。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2400美元,铜价创下五年新高,铁矿石和稀土价格也大幅上涨。这些商品的价格飙升,既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需求,也与货币宽松引发的通胀预期密切相关。
以黄金为例,它不仅是避险资产,也是通胀预期的「晴雨表」。当市场预期货币贬值时,投资者倾向于购买黄金以对冲风险。铜和铁矿石的上涨则与基建投资和制造业复苏有关,尤其是中国「新基建」政策的推动。而稀土作为新能源和科技行业的关键原材料,其价格上涨反映了全球对清洁能源和AI算力的旺盛需求。
注解:大宗商品为何重要?大宗商品(如黄金、铜、石油)是经济的「血液」,它们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通胀水平。货币宽松通常推高商品价格,因为更多的钱追逐有限的资源,导致供需失衡。
🚀 AllIn策略:追逐牛市的最强赛道
Hartnett的「AllIn」策略无疑是这场牛市中最激进的宣言。他建议投资者在长期债券收益率突破关键「爆点」前,全面拥抱风险资产。具体而言,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1%、英国突破5.6%、日本突破3.2%,将是市场盛宴终结的信号。在此之前,股市、加密货币和大宗商品相关资产将是最佳选择。
🔐 加密货币:中美共振的热点
加密货币成为2025年牛市的最大亮点之一。比特币价格突破8万美元,以太坊逼近5000美元,稳定币相关标的(如Tether、USDC)也表现强劲。这背后的逻辑在于,货币宽松降低了持有无息资产的机会成本,而特朗普政府的亲加密货币立场进一步点燃了市场热情。
在中国,央行放水间接推高了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兴趣。尽管中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仍较严格,但香港等地推出的加密货币ETF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显示出政策松动的迹象。
🧠 AI与算力:科技的「核动力」
AI相关产业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赛道。随着生成式AI和算力需求的爆发,英伟达、AMD等芯片巨头,以及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相关企业,成为市场宠儿。在中国,百度、阿里等公司在AI应用领域持续发力,相关股票表现亮眼。
注解:AI算力为何重要?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而芯片和数据中心是算力的核心。货币宽松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廉价资金,加速了AI产业的扩张。
🛠️ 大宗商品相关股票:通胀的受益者
大宗商品涨价直接利好相关行业。矿业公司(如必和必拓、力拓)、能源企业(如中石油、埃克森美孚)以及新能源材料供应商(如赣锋锂业)成为投资热点。这些公司在通胀环境中往往能通过提价转嫁成本,保持盈利能力。
⚠️ 隐忧:债券收益率的「越狱」风险
尽管牛市如火如荼,但Hartnett警告,长期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可能是终结这场盛宴的「黑天鹅」。当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1%,市场可能面临剧烈的抛售压力。原因在于,高收益率会增加借贷成本,压缩企业盈利空间,同时吸引资金从股市流向债券市场。
目前,债券市场波动性(MOVE指数)处于低位,显示投资者对收益率上升的担忧不足。但一旦通胀预期失控,央行可能被迫收紧政策,引发市场动荡。
注解:债券收益率为何关键?债券收益率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利率和通胀的预期。当收益率快速上升时,意味着投资者要求更高的回报来持有债券,这会挤压股市的估值空间。
📝 选股建议:拥抱趋势,远离「低估陷阱」
在牛市中,选股的关键是「站在风口上」。以下是基于当前趋势的建议:
- 加密货币相关标的:关注稳定币相关企业(如Tether母公司)、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商(如Coinbase、Binance关联公司)。
 - AI与算力:投资芯片巨头(如英伟达、台积电)、云计算公司(如微软、阿里云)以及AI应用企业(如百度、OpenAI相关标的)。
 - 大宗商品:选择矿业、能源和新能源材料公司,如力拓、紫金矿业、宁德时代。
 - 避免「低估」陷阱:传统行业的低估值股票可能在牛市后期补涨,但往往错过主要涨幅。应优先选择高增长赛道。
 
🎯 结语:狂欢中的理性
2025年的中美牛市是一场由政策驱动的盛宴,货币宽松、大宗商品涨价和风险资产的狂热共同构成了这场「金三角」狂欢。然而,长期债券收益率的潜在「越狱」提醒我们,盛宴终有散场时。投资者应在追逐机会的同时,保持对风险的警惕。无论是加密货币的热潮、AI算力的爆发,还是大宗商品的涨价,站在最强赛道上才能最大化牛市的红利。正如扑克界的箴言:「用绝对理性应对世界的波动。」B. gQtZ&vt=4&cid=206650&node_id=20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