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东地区成为了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从叙利亚到巴勒斯坦,从阿拉伯半岛到安纳托利亚,这片土地上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德国间谍、奥斯曼政府、协约国军队以及当地各民族之间的博弈,构成了这一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本文将深入探讨这段历史,揭示其中隐藏的秘密和真相。
德国间谍普吕弗的评估
1915年秋天,随着协约国军队在加里波利攻势逐渐平息,对叙利亚海岸登陆的威胁再次浮现。总督和他的德国顾问们意识到,有必要对叙利亚民意进行一次公正无偏见的评估。他们想知道,如果协约国在黎巴嫩登陆,那里的基督徒和德鲁兹宗教少数派会作何反应?聚居在黎巴嫩南面的巴勒斯坦犹太人又会如何?最重要的是,阿拉伯人的态度如何?
基督徒和犹太人的态度
普吕弗假借各种身份和装扮,在叙利亚各处漫游了五周。他发现,对奥斯曼政府最为不满的是基督徒。几乎所有的基督徒都私下里支持协约国,但他们人数少且「生性怯懦」,因此威胁不大。相比之下,普吕弗认为犹太复国主义者更具威胁。尽管他们声称只是想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文化和语言中心,但普吕弗认为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自治的犹太国家。然而,他也认为犹太人天性胆小,除非敌军入境,否则不会发动颠覆行动。
阿拉伯人的态度
普吕弗对阿拉伯人的观察则较为乐观。他认为,由于杰马勒对有分离主义嫌疑的阿拉伯领袖采取了严厉措施,阿拉伯独立运动已经大大削弱。中产阶级几乎没有改革运动的支持者,而构成人口主要部分的小地主、商人和工人似乎支持政府及其事业。即便某处爆发了阿拉伯起义,也很难得到广泛支持,因为「群众是轻佻无聊的」。
然而,普吕弗也提出了警告:如果英国人真的在叙利亚登陆,群众隐藏于胸的对协约国的支持就会浮出水面。在这种情况下,入侵者一定可以找到愿意合作的当地人。他为杰马勒提供了一份「不可靠分子」的名单,主要是有名望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商人,以及「犹太复国主义党的全部领导人」。一旦协约国军队登陆,就要立即将这些人流放。
德国大使馆的担忧与后果
普吕弗的建议让德国大使馆大惊失色。就在几个月前,杰马勒利用从贝鲁特的法国领事馆查获的文件,在贝鲁特的一个主要广场上处决了11位著名的阿拉伯领袖,这在阿拉伯世界激起了愤怒的浪涛。德国政府当然不希望自己的一名情报军官向叙利亚总督的死亡名单提供更多的名字。
德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在将普吕弗的报告发送给柏林的外交部的同时表示,自己向普吕弗发出了警告:「稍不慎重,群众就会指控是我们造成了诸如流放的严刑峻法。将来向杰马勒提出类似建议时,请务必谨慎、克制。」然而,这番告诫可能来得太晚了。拿到了普吕弗报告的叙利亚总督似乎得出了结论,他解决问题的灵活手段——没有明显规律地以胡萝卜和大棒轮番出击——是智胜越来越多敌人的最佳策略。
亚伦·亚伦森的间谍活动
与此同时,亚伦·亚伦森和他的助手押沙龙·法因贝格也在进行着危险的间谍活动。他们打着为农业研究站做科学调查的旗号,偷偷记录土耳其军队的新营地、补给站和战壕工事的位置,跟踪火车和部队的运动,并在笔记本上一丝不苟地记录下任何有可能对英国人有用的信息。
然而,他们的努力却遭遇了重重困难。间谍船始终没有来,法因贝格被土耳其巡逻队拦住并押回贝尔谢巴,最终被转移到耶路撒冷的监狱候审。为了营救同志,亚伦森不得不求助于杰马勒帕夏。他动用了抗蝗灾项目总监的身份,要求释放法因贝格。虽然法因贝格最终被释放,但他们的间谍活动仍然毫无进展。
英国秘密协议的混乱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内部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秘密协议的谈判。这些协议导致了巨大的混乱和误解。英属印度和伦敦的关系疏远,而与英属埃及的关系更是冷若冰霜。特别是在开罗与埃米尔侯赛因的谈判过程中,西姆拉当局强烈反对这种干预,并警告说鼓励穆斯林世界的起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
1915年秋季,麦克马洪在一封关键信函中宣称,除部分调整之外,「英国准备接受和支持麦加的谢里夫要求的边界之内所有地区的阿拉伯人的独立」。然而,他在信中插入了一个不显眼的条件从句:这些诺言仅在「英国可以自由决断,而不危害其盟友法国的利益时」生效。换句话说,如果法国人对协议的某些方面有意见,他们就有可能否决英国人对协议的认可。
赛克斯—皮科协定
1916年初,马克·赛克斯和弗朗索瓦·乔治—皮科炮制出一份未来中东的地图,这份地图与埃米尔侯赛因的设想大相径庭。法国直接控制大叙利亚,英国占领整个伊拉克。另外,内陆的两大块区域将受到英法两国的间接控制,有半独立性,但英法两国享有「优先贸易权」。两位外交官甚至为巴勒斯坦安排了一个新的未来,将其置于英法俄三国共同管理之下。
英属印度与开罗的竞争
英属印度和开罗之间在争夺阿拉伯政策上风的过程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印度当局试图贬低侯赛因,他们在《中东情报公报》中插入了一篇与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沙特的访谈。此人是阿拉伯半岛东北角的一位贝都因酋长,他说侯赛因「从根本上是个无足轻重和反复无常的人」,并明确表示,他自己和其他大多数阿拉伯部落酋长都绝不会听从侯赛因的领导。
劳伦斯写了篇文章反驳伊本·沙特的访谈,指出他的瓦哈比派带有清教徒的所有狭隘偏见,远远不能算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正如他在《麦加的政治》中已经警告的那样,瓦哈比教派是些思想还留在中世纪的边缘分子,「如果该教派取得优势,麦加和大马士革的宽容温和的伊斯兰教就会被内志的狂热所取代……而且这狂热将因成功而愈发强烈和膨胀」。
结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东局势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德国间谍的评估到英国秘密协议的混乱,从亚伦·亚伦森的间谍活动到英属印度和开罗的竞争,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这片土地的命运。通过深入分析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各方势力的动机和策略,以及这些事件对后来中东局势的影响。
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故事,它也是我们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的窗口。通过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为解决当前的全球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