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的辉煌与挑战:从安敦尼·庇护到马可·奥勒留的时代

安敦尼·庇护时期的神化与慈善事业

在古罗马,老院根据功绩决定是否尊某人为神。一旦被神化,则会举行盛大的典礼,建造雄伟的神庙,安排专门的祭司,并指定特别的节日来纪念这位新神。然而,对于没有罗马公民身份的臣民来说,皇帝本身就是活生生的神。比如,在安敦尼柱柱基处的浮雕中,我们可以看到安敦尼·庇护和福斯蒂娜被神化的场景。

浮雕中的神圣元素

  • 皇帝夫妇:安敦尼·庇护和福斯蒂娜升天为神。这一过程象征着他们从凡人到神灵的转变,是罗马宗教文化的重要体现。
  • 雄鹰:夫妇二人的两侧各有皇家神鹰,象征圣化。这些雄鹰不仅是力量和权力的象征,也代表着神的恩宠。
  • 引导者:时间与永恒之神引领两位新神到天堂。这体现了罗马人对时间和永恒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神灵世界的敬畏。
  • 战神广场:葬礼柱处,一个男人半躺在那里。这个场景可能暗示着生命的终结和新的开始。
  • 罗马女神:她从宝座上注视着皇帝夫妇升天。罗马女神的形象代表了整个罗马帝国的精神支柱。
  • 列队:主场景两侧是两列近卫队。这显示出仪式的庄重和严肃性。

除了神化仪式外,安敦尼·庇护在位期间还继续前任皇帝的慈善事业。他向罗马军队和人民发放了9笔现金捐款,帮助行省城市应对经济困难。例如,以弗所遭受地震后,罗马帝国提供了救助。他还保留了贫儿救助机构,并发起了一个名为「普爱拉·福斯蒂尼亚娜」的项目,旨在帮助小女孩,以此纪念他的妻子福斯蒂娜。

安敦尼·庇护治下的和平与治理

安敦尼·庇护被认为是谦卑、和蔼、勤奋、平和的好皇帝。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对他充满溢美之词。安敦尼与元老院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使得他在位期间(公元138年—公元161年),罗马帝国普遍繁荣。

边境的军事策略

安敦尼统治时期,武装斗争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他延续了哈德良时期的艰苦努力,防止战争蔓延至帝国境内,并通过坚定明智的外交策略解决冲突。例如,安敦尼通过任命亲罗马的国王解决了多瑙河地区的夸德人问题(公元140年—公元141年)。他还采取同样的策略解决了亚美尼亚、波斯尼亚王国、科尔基斯和高加索伊比利亚王国的问题。

帕提亚国王沃洛吉斯二世和沃洛吉斯三世曾准备与罗马开战,但安敦尼避免了与帕提亚人在东部边界发生冲突。这是因为哈德良时期加强了罗马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足以对邻国形成威慑。

尽管如此,公元145年—公元152年间,毛里塔尼亚行省(今塞维利亚和廷吉塔纳)边界仍然发生了战争。为了防止巴卡特人入侵,扩大帝国和平,安敦尼赋予其首领罗马帝国公民身份,并在帝国此处的边界建立了防御工事。

此外,公元141年—公元145年间,罗马军团不得不开赴达契亚和高地日耳曼长城,因为该省的边界被东移,并建立起了城墙、防御塔和堡垒。

不列颠的防御措施

在不列颠,安敦尼统治初期,军团长洛利乌斯·乌尔比库斯打败了布里甘特人。公元140年—公元142年间,洛利乌斯·乌尔比库斯奉命在福斯河口和克莱德河口之间修建了100公里长的安敦尼长城。安敦尼长城位于哈德良长城以北,虽然隔离墙采用了哈德良长城的设计,却远远没有后者那样雄伟。安敦尼长城只是一道简单的石坡,上面覆盖约4米高的土,城墙前面建有一条大壕沟,城墙上每3公里设置碉堡。然而,该地区难以维持和平,罗马所做的这些努力都不能阻止战争继续发生。

马可·奥勒留的统治与哲学思想

公元161年3月7日,安敦尼·庇护去世并很快被神化,而他悉心培养的继承人马可·奥勒留迅速登上皇位。出人意料的是,马可·奥勒留坚持要求元老院同样宣布安敦尼·庇护的另一位养子路奇乌斯·维鲁斯为皇帝。最终,二人获得了相同的头衔,尤其是「奥古斯都」头衔。尽管马可·奥勒留保留了大祭司身份,并始终行使大祭司权力,但他仍然开启了罗马帝国两帝并立的先河。

哲学思想的影响

马可·奥勒留是斯多葛派信徒,其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对罗马帝国的统治。马可·奥勒留的著作《沉思录》使后人得以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内心,通过《沉思录》我们可以看出:马可·奥勒留笃信斯多葛派思想,远离谄媚奉承,构想建立一个「法律公平、公民平等、臣民自由」的国家。马可·奥勒留的斯多葛主义思想要求他除了个人喜好外还必须履行帝王的义务,而他统治帝国的方式似乎是由强烈的责任感所驱使的。

斯多葛主义也是马可·奥勒留(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皇帝)理想和道德准则的来源,正如《沉思录》里最有名的一段中所写:「保持你自己的简单、善良、纯正、端庄、自然、公正、虔诚、仁慈、温柔,并坚决地履行你的职责。」马可·奥勒留的行为无疑受到斯多葛派严苛的教义的影响,他兢兢业业地治理帝国,关心各个城市,并且与元老院保持了无可指摘的融洽关系。

慈善事业与法律改革

马可·奥勒留仿效图拉真和哈德良,全部取消了46年间人民未缴纳的税收,并将欠税登记册在广场付之一炬。他还援助在地震中被毁坏的伊兹密尔等城市,也仿效前任皇帝在遭受经济困难的城市任命行政长官。马可·奥勒留还制定了大量法律,旨在保护寡妇、孤儿和奴隶等弱势人群。

帕提亚战争与马科曼尼战争

马可·奥勒留和路奇乌斯·维鲁斯共同执政初期,大规模的战争就爆发了。第一场重要的军事冲突发生在东方边境。帕提亚王国——罗马帝国在该地区的宿敌——在国王沃洛吉斯三世(公元148年—公元193年在位)的稳定统治下,国力重振,大举扩张。早在安敦尼·庇护时期,沃洛吉斯三世就企图入侵亚美尼亚和叙利亚,此次利用罗马帝国权力交替的过渡时期终于发动了战争。

公元161年,帕提亚开始了军事行动,两队人马齐头并进,很快击溃了罗马军团。沃洛吉斯三世趁机任命一位帕提亚王子统治亚美尼亚,而罗马帝国也迅速做出反应。公元162年,罗马集结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马可·奥勒留任最高统帅,并任命路奇乌斯·维鲁斯为军团副长官率领军队参加战斗。

有趣的是,路奇乌斯·维鲁斯在《罗马帝王纪》中是一个放荡的、品行不端的坏皇帝,嫉妒心强且目无法纪。根据书中的指控,维鲁斯故意拖延行程,直到公元163年才到达前线;战争期间,他留在安条克沉迷于荒淫无度的生活。不过,马尔库斯·高奈里乌斯·弗朗托的说法与此正相反,他是两位皇帝的老师,与安敦尼·庇护、马可·奥勒留和路奇乌斯·维鲁斯都有书信往来。这些书信将年轻的维鲁斯从《罗马帝王纪》对他的不公正评价中开脱出来,甚至把他描写成一位好皇帝和英勇的将领。

公元163年,罗马开始反攻。公元164年,斯塔提乌斯·普利斯库斯收复亚美尼亚。次年,亚维狄乌斯·卡西乌斯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并一直攻打到米底王国,而罗马军队则趁机占领了泰西封——这是战争期间最惨烈的时段。泰西封约有40万人口,是罗马帝国以外最大的希腊人聚集地。希腊人没有抵抗,罗马军团士兵得以顺利进入泰西封,但是他们却毫不犹豫地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而东方希腊文化所在地因此毁于一旦。

紧接着,在公元166年,亚维狄乌斯·卡西乌斯将美索不达米亚变成了罗马的受保护国,帕提亚战争以巨大的胜利告终。马可·奥勒留和路奇乌斯·维鲁斯两位皇帝终于可以在罗马庆祝凯旋,而上一次凯旋仪式还是在公元118年为已经去世的图拉真举办的。路奇乌斯·维鲁斯获得了「祖国之父」的头衔,他拥有的权力也越来越接近马可·奥勒留。同时,两位皇帝的名号中都增加了「亚美尼亚库斯」、「米底库斯」和「帕提亚库斯·马克西姆斯」头衔。可惜的是,他们并未如愿享受这一胜利,因为此时多瑙河边境爆发了第一场大战役。

多瑙河边境的挑战

多瑙河边境的局势十分复杂,史学家对大部分骚扰该地区的民族也不了解。面对这些千变万化的敌人,罗马人自己也没有掌握具体的信息。这场战争贯穿了马可·奥勒留统治的大部分时间,却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名称,被统称为日耳曼战争、马科曼尼战争或者多国战争。根据文献记载,战争的主要参与者有马科曼尼人和夸德人,他们是日耳曼民族,居住在雷蒂亚行省和诺里库姆行省边境;还有萨尔马提亚各部落(如耶茨格人、巴斯塔内人和罗克索拉尼人),居住在潘诺尼亚行省边境以及达契亚周围。这些国家得到了很多其他部落的支持,但是至今我们对这些民族一无所知,或者仅仅知道他们的名字。

公元167年,冲突发生了。马科曼尼国王巴洛玛与罗马的主要敌人达成了协议,他们同时发动了进攻:夸德人攻占潘诺尼亚,萨尔马提亚人前往达契亚金矿,而马科曼尼人则越过诺里库姆的罗马要塞,企图直达阿奎莱亚港,进入意大利本土。因为鼠疫肆虐,马可·奥勒留和路奇乌斯·维鲁斯无法迅速离开罗马迎战敌人。

公元168年春,马可·奥勒留和路奇乌斯·维鲁斯终于踏上了阿奎莱亚港并向北推进,双方难分胜负,但是「蛮族」人仍然接受了停战协议。随后,马可·奥勒留和路奇乌斯·维鲁斯回到阿奎莱亚准备过冬,可是因为鼠疫的缘故他们不得不在公元169年1月返回罗马城。途中,路奇乌斯·维鲁斯因中风去世,尽管有人声称他是被马可·奥勒留毒死的,因为后者想要摆脱这位忤逆又无能的义弟。无论真相是什么,马可·奥勒留主持了维鲁斯的葬礼,并将其神化。随后,马可·奥勒留留在罗马,直到公元169年秋天重返多瑙河前线。

在此期间,驻扎在意大利北部的军团士兵也遭受了鼠疫之灾。该地的军团构成了多瑙河城墙以南的第二条防线,保卫着意大利半岛和阿尔卑斯行省。借此机会,马科曼尼人和夸德人再次发起进攻。公元170年春天,罗马在多瑙河以北的敌国领土上被打败,「蛮族」人长驱直入并在意大利北部大肆抢掠,最终围攻阿奎莱亚。这些强大的「蛮族」打通了通向罗马的道路,其他部落趁机纷纷进犯并洗劫了巴尔干半岛,而考斯托博克人甚至到达了厄琉息斯。因此,罗马帝国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威胁。

由于马可·奥勒留本人和各行省长官率领军队艰苦抵抗,加上临时招募的民兵援助,终于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直到公元171年,战争才正式结束,虽然漫长,但成功将「蛮族」人驱逐出境了。马可·奥勒留同意在佩特罗内尔(今奥地利境内)与夸德人和其他部落签订停战协议,这项协议为罗马军队争取了时间,随后他们又发起了新的攻势。

医疗与社会福利

公元2世纪,医学在罗马享有盛誉。医生大多出身希腊,属于那个时代封闭的学者圈子。医学知识引发了无数争论和抨击,同时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医学的盛行被当时的文学作品所证明。克劳狄·盖伦是最有名望的希腊医生,于公元129年生于帕加马。自古代起,盖伦就很有名,马可·奥勒留甚至要求他担任自己的私人医生。盖伦在罗马度过了一生的大部分时光,并记录了帕提亚战争后席卷帝国的大瘟疫的症状。

尽管当时尚无麻醉技术,罗马人掌握的手术知识非常有限。然而,考古遗迹表明,他们懂得操作外科手术。手术在专门的房间进行,配有消毒过的设备和精良的手术工具。虽然没有现代药典,但是罗马人能够治疗很多疾病。至今,许多古老的药方仍有其功效。例如,盖伦用鸦片制成的长效镇痛药为马可·奥勒留治疗溃疡。此外,医疗救助不仅面向富人,还惠及平民阶层尤其是罗马士兵。

总之,从安敦尼·庇护到马可·奥勒留的时代,罗马帝国经历了神化仪式、边境战争、内部治理和医疗发展的多重挑战与辉煌。这一时期的历史不仅是罗马帝国兴衰的见证,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篇章。

发表评论

Only people in my network can comment.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 步子哥の博客 🐾 背多分论坛 🐾 知差(chai)网 🐾 DeepracticeX 社区 🐾 老薛主机 🐾 智柴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