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 《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引发的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的历史相对来说并不算长久,从独立战争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美洲印第安人已经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然而,北美洲的文学在独立战争之前主要是一些宗教诗歌,直到独立战争后,美国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学。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成为一个独立国家,80年后,美国爆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即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参战人数高达35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志愿兵,这场战争造成了大量伤残和死亡,死亡人数高达百万。

    为什么会爆发这场大战呢?原来,在美国独立后,尽管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国内的种族压迫问题一直存在,尤其在美国南方地区更加明显。

    南方地区以种植园经济为主,数百万黑奴每天为白人奴隶主辛勤劳作,却连最基本的人权都没有。

    1861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顺应民意,他决心废除蓄奴制度。然而,在林肯出手之前,南方的奴隶主们却先下手为强。

    最终,南北战争持续了5年,以北方的胜利结束。

    在战争期间,林肯在白宫接见了当时的女作家斯托夫人,并声称这场战争是因为她的书而引发的。斯托夫人的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于1852年首次连载,立即引起了巨大反响。仅在第一年,就印刷了100多版,并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斯托夫人最初并没有预料到这部小说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最初,一家杂志同意连载小说的三四期,但故事越写越长,人物形象越写越栩栩如生,最后连载了四十多期。斯托夫人曾感慨地说:“这部小说是上帝的作品,我只是他手中的一支笔!”

    后来,小说出版成单行本,首印五千册,两天就售罄!随后,八家出版社一起印刷,一年内印刷了三十万册,仍然供不应求。甚至英国和欧洲的出版公司也加入其中,一年内售出了二百五十万册!

    可以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为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部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奴隶汤姆叔叔一家在南方种植园主家中辛勤劳作的生活。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对待生活还算平静。然而,当种植园主家破产后,他们被迫分离。汤姆叔叔被卖到远方,经历了苦难和残酷的奴役。

    在途中,汤姆叔叔救起了一名白人女孩,并得到她父亲的感激。然而,后来他又落入了另一个凶残的奴隶主手中,遭受残酷的虐待。

    最终,汤姆叔叔因为保护其他奴隶而被殴打致死。他的死触动了他的主人乔治,乔治以汤姆叔叔的名义解放了所有的黑奴,并希望他们通过《汤姆叔叔的小屋》来铭记自由的重要性。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版,揭示和描绘了黑奴的悲惨生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成为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之一,仅次于《圣经》。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但《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版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这本小说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让人们对奴隶制度的残酷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废奴运动的发展。

    因此,美国总统林肯将斯托夫人形容为“写了一本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参考文献:
    [1] 《汤姆叔叔的小屋》:文学与历史的交汇点. Retrieved from here.


    破坏了社会的共识就破坏了统治的基础!社会围绕一个共同认可的“故事”而存在!

  • Intel发布全新Lunar Lake处理器:GPU和NPU升级,CPU微幅提升

    近年来,Intel在制造上的麻烦、AMD的崛起、Qualcomm的进入以及苹果从客户转变为竞争对手,让Intel的处理器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如今,计算机购买者拥有比以往更多的选择,而Intel的Meteor Lake架构在技术上的成就似乎比作为前一代Raptor Lake处理器的升级更加引人注目。

    然而,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最新的分析报告,Intel仍然占据了绝大部分PC处理器市场,销售的计算机CPU中近四分之三是Intel的。因此,Intel在行业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它的行动仍然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

    Lunar Lake:下一代CPU架构的亮点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Intel的下一代CPU架构,代号为Lunar Lake。我们早就知道Lunar Lake的存在,因为在微软的Copilot+ PC发布会上,Qualcomm就已经抢先一步,提到了Lunar Lake。而在今年的Computex展上,Intel将在2024年第三季度正式发布Lunar Lake,并透露了更多细节。

    Lunar Lake将是Intel的首款满足微软Copilot+ PC要求的处理器,其中包含了神经处理单元(NPU)。除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之外,Lunar Lake还对P核心和E核心进行了升级,采用了下一代GPU架构,并对Meteor Lake中的一些显著改变进行了扩展和还原。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将Meteor Lake的重大改变首次引入插槽式台式机主板的Arrow Lake架构,Intel并没有提供更多信息。但是,Intel表示Arrow Lake仍然按计划在2024年第四季度发布,并有可能在9月底的Intel年度创新活动上宣布。

    构建在Meteor Lake基础上

    Lunar Lake与Meteor Lake有一些共同之处,包括使用基于芯片组的设计,利用Intel的Foveros封装技术将多个硅芯片组合成一个大芯片。但是,与Meteor Lake相比,Lunar Lake在某些方面更加简单和传统。

    Meteor Lake的组件分布在四个平铺中:一个计算平铺主要用于CPU核心,一个由台积电制造的图形平铺用于GPU渲染硬件,一个IO平铺用于处理PCI Express和Thunderbolt连接等功能,以及一个混合平铺,内含额外的CPU核心、媒体编解码引擎、显示连接和NPU等。

    而Lunar Lake只有两个功能平铺,另外还有一个小的“填充平铺”,这个平铺似乎只是为了使Lunar Lake硅芯片组装在一起后能成为一个完美的矩形。计算平铺集成了处理器的所有P核心和E核心、GPU、NPU、显示输出以及媒体编解码引擎。而平台控制器平铺则负责有线和无线连接,包括PCIe、USB、Thunderbolt 4、Wi-Fi 7和Bluetooth 5.4等。

    这与Intel多年来一直在笔记本电脑芯片中使用的分割方式基本相同:一个芯片组芯片和一个CPU、GPU以及其他一切的芯片。不同的是,现在这两个芯片是同一个硅片上的一部分,而不是同一个处理器封装上的独立芯片。回顾起来,Meteor Lake中最引人注目的设计变化,如将与GPU相关的功能分散在不同的平铺中、在SoC平铺内增加额外的CPU核心等,似乎是因为Intel不得不应对另一家公司实际上是制造大部分GPU的情况。现在有了机会,Intel又回到了更加常见的组件构造方式。

    另一个重大的封装变化是,Intel将内存集成到Lunar Lake处理器封装中,而不是单独安装在主板上。Intel表示,这样做可以节省40%的功耗,因为数据传输的距离更短。同时,这也节省了主板空间,可以用于其他组件,使系统更小型,或者为电池腾出更多空间。苹果的M系列芯片也采用了内存集成在封装中的设计。

    据Intel表示,Lunar Lake处理器可以搭载高达32GB的LPDDR5x内存。不过,与此同时,这种封装方式会导致无法使用单独的压缩附加内存模块(CAM),CAM可以结合传统的可升级DIMM模块和焊接式笔记本内存的优点。

    结论

    Intel的全新Lunar Lake处理器代表着其下一代CPU架构的重要进展。它引入了神经处理单元(NPU),提供了升级的P核心和E核心架构,采用了下一代的GPU架构,并进行了封装方面的改进。尽管在近年来面临一系列挑战,但Intel仍然在PC处理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通过Lunar Lake的发布,Intel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计算机处理器领域的地位,并为整个行业设定了新的发展方向。随着Arrow Lake架构的即将到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令人兴奋的创新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Cunningham, A. “Intel details new Lunar Lake CPUs off AMD, Qualcomm, and Apple.” Ars Technica. Retrieved from here.

  • OLED 屏幕:美丽的陷阱?

    —— 谈谈低频 PWM 对眼睛的潜在危害

    近年来,OLED 屏幕以其鲜艳的色彩、深邃的黑色和轻薄的特性,迅速占领了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显示市场。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这绚丽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低频 PWM 调光技术。

    看不见的闪烁:PWM 调光原理

    PWM,全称脉冲宽度调制,是一种通过快速开关屏幕背光来调节亮度的技术。试想一下,手持手电筒,快速开关,你就能感受到忽明忽暗的变化。PWM 调光正是利用了类似的原理,通过控制亮屏和暗屏的时间比例来实现不同的亮度等级。

    当 PWM 频率较高时,例如 2000Hz 以上,人眼难以察觉这种闪烁,会将其视为稳定的亮度。然而,目前主流 OLED 屏幕普遍采用低频 PWM 调光,频率通常低于 300Hz,这就为我们的眼睛埋下了隐患。

    大脑被骗了,眼睛却很累:低频 PWM 的危害

    你或许会说,我看 OLED 屏幕时并没有感觉到闪烁,怎么会伤眼呢?这是因为,虽然人眼无法感知高频闪烁,但并不代表我们的眼睛不受影响。

    想象一下,你正在观看一部动作电影,画面快速切换,虽然你能看清剧情,但长时间观看也会感到疲劳。低频 PWM 也是如此,虽然大脑被“欺骗”了,但我们的视锥细胞和眼部肌肉却在不断地根据光线变化进行高频调节,这会导致眼部肌肉疲劳,出现眼干、眼涩、视力下降等问题。

    “不敏感”只是错觉:长期危害不容忽视

    有些人声称自己对低频 PWM 不敏感,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就像长期搬运重物,即使年轻力壮的人,也难免出现肌肉劳损。低频 PWM 对眼睛的伤害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短期内可能不易察觉,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眼部健康状况下降,最终影响视力。

    如何选择护眼屏幕?

    那么,如何选择对眼睛更友好的屏幕呢?

    • 关注 PWM 频率: 选择 PWM 频率较高的屏幕,最好在 2000Hz 以上,可以有效减少眼部负担。
    • DC 调光更佳: DC 调光通过直接调节电流大小来改变屏幕亮度,不会产生闪烁,对眼睛更友好。
    • 注意使用习惯: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注意休息眼睛,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结语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其潜在的健康风险。选择合适的电子产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享受清晰明亮的世界。

  • ActivityPub是一种开放的、基于分布式社交网络的协议

    Reblog via admin

    ActivityPub是一种开放的、基于分布式社交网络的协议,用于创建、更新和删除内容,并实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和内容传递。它为客户端到服务器和服务器到服务器提供了API接口,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

    ActivityPub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让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运行自己的节点,并与其他服务器上的用户进行关注、点赞、评论等互动。这种去中心化的架构使得用户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数据和隐私,并且不受单一平台的限制。

    ActivityPub使用ActivityStreams作为其词汇,它包含了表示社交网络中各种活动和内容的常用术语。ActivityStreams的词汇已经包含了大部分我们在社交网络中需要使用的词汇,但即使它没有覆盖到我们所需的所有情况,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扩展JSON-LD来自定义新的词汇。

    JSON-LD是一种用于表示语义数据的JSON扩展格式,它可以将数据组织成图形结构,并提供了一种机制来连接不同的数据源。对于了解JSON-LD的人来说,可以采取更加高级的链接数据方法;而对于不熟悉JSON-LD的人来说,JSON-LD文档和ActivityStreams可以被理解为普通的JSON格式。通过使用JSON-LD,我们可以更好地描述和表示社交网络中的各种活动和内容。

    在ActivityPub中,用户通过其在服务器上的帐户来表示为”actors”,每个帐户对应一个独立的”actor”。每个”actor”都有自己的收件箱(inbox)和发件箱(outbox),用于接收和发送消息。用户可以在发件箱中发布消息,其他用户可以通过收件箱接收到这些消息。服务器之间也可以相互传递消息和内容,以实现跨服务器的互联互通。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两个用户Alyssa和Ben,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拥有自己的帐户。当Alyssa想给Ben发送一条消息时,她会将消息发布到自己的发件箱中。然后,Alyssa的服务器会查找Ben的收件箱地址,并将消息发送到Ben的收件箱中。Ben可以通过检查自己的收件箱来读取Alyssa发送的消息。

    此外,ActivityPub还支持用户之间的关注、点赞、评论等互动。用户可以关注其他用户的帐户,以便在自己的收件箱中接收他们的消息。用户还可以对其他用户的帖子进行点赞或评论,这些互动也会通过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进行传递。

    ActivityPub协议是世界广泛支持的社交网络标准,在Fediverse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标准由Evan Prodromou(StatusNet的创始人)等人共同编写,并于2018年1月被W3C发布为推荐标准。

    ActivityPub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允许用户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创建帐户,并与其他服务器上的用户进行互动。这种联邦架构使得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服务器,并与其他用户跨服务器进行关注、点赞、评论等互动。

    目前,许多社交网络平台已经实现了ActivityPub协议,包括Mastodon、PeerTube、Pixelfed等。这些平台都允许用户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创建帐户,并与其他平台上的用户进行互动。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其他用户的帐户,接收他们的消息和更新。他们还可以在自己的发件箱中发布消息,使其可供其他用户阅读和互动。

    此外,ActivityPub还支持用户之间的私信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私信功能与其他用户进行一对一的私密对话,这些对话只有双方能够看到。

    Mastodon是基于ActivityPub协议构建的一个开源微博平台,类似于Twitter。用户可以在Mastodon上创建自己的帐户,并与其他用户进行关注、点赞、评论等互动。Mastodon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由许多独立的服务器组成,这些服务器之间通过ActivityPub协议进行通信,用户可以选择加入任何一个服务器。

    PeerTube是基于ActivityPub协议构建的一个开源视频分享平台,类似于YouTube。用户可以在PeerTube上上传和分享视频,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PeerTube的联邦架构允许用户自主选择他们信任的服务器,并在不同的服务器之间共享视频内容。

    Pixelfed是基于ActivityPub协议构建的一个开源图片分享平台,类似于Instagram。用户可以在Pixelfed上上传和分享图片,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Pixelfed的联邦架构使得用户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服务器,并与其他服务器上的用户进行互动。

    随着ActivityPub协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络平台将采用这一标准。这将促进不同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和联邦互联,使用户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他们喜欢的平台,并与不同平台上的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和发展,例如更加智能化的内容推荐算法、更加灵活的隐私设置以及更加丰富的互动功能。ActivityPub将继续推动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和用户自主性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安全和自由的社交网络体验。

    参考文献:

    https://www.zhichai.net/activitypub%ef%bc%9a%e6%9e%84%e5%bb%ba%e5%88%86%e5%b8%83%e5%bc%8f%e7%a4%be%e4%ba%a4%e7%bd%91%e7%bb%9c%e7%9a%84%e5%bc%80%e6%94%be%e5%8d%8f%e8%ae%ae/

  • 波音“吹哨人”之死:安全与责任的双重危机

    引言

    2024年3月9日,波音公司前质量经理约翰·巴内特(John Barnett)的离奇死亡,让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家航空巨头的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巴内特曾是波音的“吹哨人”,勇敢揭露了波音787梦想飞机的严重安全问题,却在退休后面临了来自公司的报复和敌对工作环境。

    巴内特的警示

    巴内特在波音北查尔斯顿工厂担任质量经理期间,发现了波音787梦想飞机存在的安全隐患。他曾向BBC透露:“在企业产量的压力之下,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故意将有缺陷的零部件安装到飞机上。”^1 这一行为直接威胁到乘客的安全。

    波音的回应与后果

    波音公司对巴内特的指控拒不承认,但美国监管机构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审查却揭露了相似的问题。2017年,FAA在审查中发现工厂内有53个有缺陷的零件下落不明^2。然而,波音公司并未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反而对巴内特进行了诋毁和职业上的阻碍。

    企业文化的质疑

    波音公司近年来推行的“多样性、平等与包容”(DEI)项目,引发了外界对其企业文化的质疑。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媒体上指责波音公司,认为其优先考虑DEI而非乘客安全^3。波音公司年度计划中将DEI和气候目标与高管奖金挂钩,这可能导致公司在招聘和技术考量上偏离了安全和质量的核心^4

    FAA与波音的“亲密关系”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与波音公司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质疑。FAA在监管上的缺位,以及波音公司在安全测试上的“自我认证”,使得存在重大质量缺陷的飞机得以正常投入使用^5。这种监管上的松懈,不仅影响了波音公司的产品质量,更可能对其长期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美国制造业的系统性缺陷

    波音公司的案例反映出美国制造业的系统性缺陷。过度依赖外包生产,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导致了监管的难度和范围的扩大。《华尔街日报》指出,外包策略虽然加快了技术开发的速度,但也增加了监管的挑战^6

    结语

    巴内特的死亡不仅是一场悲剧,更是对波音公司以及整个美国制造业安全与责任的一次严峻考验。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对乘客安全的责任。政府机构在监管上也应保持警惕,避免因过度亲密的合作关系而导致监管缺位。

    参考文献

    1. Brandon Morse, “Flyers Purposefully Avoiding Flights on Boeing Planes as Safety Concerns Become Impossible to Ignore”, Red State, March 26, 2024
    2. Mark Walker, “F. A.A. Audit of Boeing’s 737 Max Production Found Dozens of Issues”,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1, 2024
    3. John Cassidy, “How Boeing and the F. A.A. Created the 737 MAX Catastrophe”, The New Yorker, September 17, 2020
    4. Rod Dreher, “Diversity Is Going To Get Us Killed”, January 10, 2024
    5. Shannon Thaler, “Boeing prioritizing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over flier safety, Elon Musk says after near-catastrophic Alaska Airlines mishap”, New York Post, January 11, 2024
    6. Theo Leggett, “Boeing: How much trouble is the company in?”, BBC News, March 17, 2024
  • 美国波音公司的质量经理莫名其妙的“自杀”身亡

    美国波音公司的质量经理约翰·巴尼特的自杀身亡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详细信息:

    1. 事件背景:
    • 约翰·巴尼特是一位曾在波音公司工作了32年的质量经理[1]
    • 他在2010年至2017年期间担任北查尔斯顿工厂的质控经理,并在2019年曝光了波音公司的生产安全问题[1]
    1. 自杀事件:
    • 今年3月9日,约翰·巴尼特原本计划出庭指认波音公司的诽谤,但被发现死于自己的卡车中[1]
    • 根据当地警方的调查,约翰·巴尼特的死因被确定为自杀[1]
    1. 波音公司安全问题:
    • 约翰·巴尼特是波音公司的吹哨人,他曾公开揭发波音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1]
    • 他在2016年向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举报了波音787的氧气系统失效问题,但FAA对此处理态度不力[2]
    • 在2019年波音737MAX飞机事故后,约翰·巴尼特再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成为波音吹哨人的代表[2]
    1. 疑点和争议:
    • 有人对约翰·巴尼特的自杀事件提出了疑点,认为这其中存在许多不明确的因素[2]
    • 一些人认为波音公司可能对吹哨人采取了打压和报复行为,导致约翰·巴尼特选择自杀[2]

    综合来看,约翰·巴尼特作为波音公司的质量经理和吹哨人,在揭发公司安全问题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的自杀事件引发了对波音公司安全问题和内部打压行为的关注和争议。


    Learn more:

    1. 美警方确认波音安全问题举报人约翰·巴尼特因自杀身亡全球速报澎湃新闻-The Paper
    2. 波音吹哨人”自杀”,疑点实在是太多了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The Paper
    3. 数次举报波音安全问题的前员工,在提供证词前夕突然死亡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The Paper

    =除了约翰·巴尼特之外,波音公司还有其他员工因举报安全问题而遭到报复的情况。

    根据新华网的报道[1],两名波音工程师曾因飞机的技术事项与管理层意见不和,遭到打击报复。这两名工程师坚持要求遵循联邦航空局新指南,但上级认为这样会增加成本并且延误生产,因此不同意。在联邦航空局的支持下,上级最终不得不同意。然而,这两名员工后来被波音方面给予负面评定,其中一名员工已经离职。

    此外,根据半岛电视台的报道[2],波音公司在过去三年里向美国工作场所安全监管机构提出了32起举报投诉。这显示出这家陷入困境的飞机制造商正在接受越来越严格的标准审查,暗示可能存在其他员工因举报安全问题而遭到报复的情况。


    Learn more:

    1. 安全漏洞、“吹哨人”疑遭报复……波音公司乱象迭出-新华网
    2. 波音公司遭遇 32 名举报人指控与工人身亡案件复审 | 经济 | 半岛电视台
    3. 数次举报波音安全问题的前员工,在提供证词前夕突然死亡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The Paper
  • 100开头的IP地址:是公网还是内网?

    你是否留意过自家路由器的WAN口IP地址?最近,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自己的IP地址是以“100”开头。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使用的都是内网IP呢?

    答案并非如此简单。许多人误以为所有以“100”开头的IP地址都是内网IP,但实际上,我们熟悉的内网IP地址仍然是以下三组:

    • 10.0.0.0/8
    • 172.16.0.0/12
    • 192.168.0.0/16

    那么,这些“100”开头的IP地址究竟是什么来头?

    “100”开头的IP地址:共享地址的秘密

    准确地说,这些IP地址属于 100.64.0.0 – 100.127.255.255 这个范围,根据 RFC 6598 的定义,它们并非私有地址,而是保留的共享地址,专门供网络服务提供商用于 NAT(网络地址转换)。

    简单来说,这些地址就像运营商内部的“VIP通道”,专门用于连接用户和真正的互联网。当你使用“100”开头的IP地址上网时,你的数据实际上需要经过运营商的NAT设备进行一次“中转”,才能最终到达目标服务器。

    共享地址带来的影响:速度与安全

    那么,使用这种共享地址上网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网速。由于数据需要经过额外的NAT转换,因此访问速度相比直接使用公网IP会慢一些,尤其是在进行下载、游戏等对网络速度要求较高的活动时,这种差异会更加明显。

    当然,这种速度差异一般情况下并不明显,毕竟运营商的NAT设备性能强大,转换速度非常快。

    其次,使用共享地址还会影响到网络安全。由于你的设备没有直接暴露在公网上,因此黑客直接攻击你的设备会更加困难,相当于多了一层防护。

    共享地址的未来:IPv6时代即将到来

    运营商之所以采用这种共享地址的方式,主要原因还是 IPv4 地址资源的枯竭。为了在有限的IP地址资源下尽可能多地接入用户,NAT技术成为了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然而,随着 IPv6 协议的普及,这种共享地址的方式也将成为历史。在 IPv6 时代,每个设备都将拥有独立的IP地址,无需再进行NAT转换,网络速度和安全性都将得到极大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100”开头的IP地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内网IP,而是运营商为了缓解IPv4地址短缺而采取的临时措施。虽然它会对网络速度和访问方式造成一定影响,但总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IPv6的普及,我们将彻底告别共享地址,迎来更加快速、安全的网络时代!

    参考文献:

    • RFC 6598 – IANA-Reserved Private Address Space
    • RFC 1918 – Address Allocation for Private Internets
  • OLED屏幕频闪:揭开真相的科普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时间的增加,人们对于手机屏幕对眼睛的影响越来越关注。其中,OLED屏幕频闪问题备受争议。频闪是否真的会伤害眼睛?本文将通过解析参考文献《(高清正版)IEEE Std 1789-2015》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揭示OLED屏幕频闪问题的真相。

    什么是频闪?

    频闪是指OLED屏幕通过不断的“亮”和“灭”交替来实现调光的过程。这种频闪一般是肉眼无法察觉的,因为人眼对于80Hz以上的频闪很难察觉到。然而,即使肉眼无法察觉,频闪仍会刺激视神经并导致眼疲劳。频闪问题并不仅存在于手机屏幕上,许多商店的灯光以及其他光源也存在频闪现象。

    频闪的影响

    长时间盯着频闪屏幕可能导致眼疲劳、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甚至偏头痛等不适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频闪并非只存在于手机屏幕上,而是在各种光源中都可能存在。手机屏幕对频闪的要求更为严格,因为人们通常会长时间近距离地盯着手机屏幕,尤其是在晚上。

    频闪评估标准

    IEEE《Std1789-2015》提供了对频闪问题的评估标准。根据该标准,频闪频率高于3125Hz被认为是完全无风险的,而1250Hz到3125Hz之间是低风险范围。因此,只要频闪频率超过1250Hz,就属于低风险。

    波动深度的重要性

    除了频闪频率,波动深度也是评估频闪问题的重要因素。波动深度指的是屏幕亮度的变化幅度,波动深度越大,频闪对眼睛的刺激就越强。IEEE标准规定,波动深度的上限值等于频闪频率乘以0.08%。

    频闪风险的判断

    结合频闪频率和波动深度,可以对频闪风险进行评估。例如,iPhone12系列在50%亮度下的波动深度为83.8%,属于高风险范围。然而,仅凭频闪和波动深度无法全面评估风险程度,还需要结合实际拍摄图像来判断。有些手机在低亮度下可能频闪严重,但在拍摄照片时并没有明显的频闪现象,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风险较低。

    解决频闪问题的方法

    针对频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1. 选择LCD屏幕手机:LCD屏幕的蓝光辐射相对较低。
    2. 选择高频PWM调光手机:某些手机采用高频PWM调光,频闪风险较低。
    3. 开启深色模式:频闪主要在显示白色时较为明显,开启深色模式可以减少亮度的波动。
    4. 注意环境光线:在环境光较暗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因为此时手机作为唯一光源,频闪的危害会更大。最好保持一定的照明光源。
    5. 开启类DC调光功能:一些手机采用类DC调光技术,通过软件算法减轻频闪强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类DC调光可能会对色彩准确性、亮度稳定性等产生影响,因此厂商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了限制。

    频闪问题的综合评估

    对于频闪问题,无法简单地以频闪频率或波动深度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综合考虑频闪频率、波动深度、实拍图像以及闪烁指数等因素才能全面评估风险程度。不同手机在不同亮度下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判断频闪问题的严重程度。

    结论

    OLED屏幕的频闪问题确实存在,而评估频闪风险需要综合考虑频闪频率、波动深度、实拍图像等因素。虽然一些解决办法可以减轻频闪的影响,但长时间使用任何屏幕对眼睛和身体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适度使用手机,并注意保护眼睛的健康。

    在面对OLED屏幕频闪问题时,敏感人群需要格外关注自己的视力反应。尽量避免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OLED屏幕,因为这可能加深频闪的危害。同时,尽量避免让儿童使用OLED屏幕,因为他们的眼睛更为娇嫩,对频闪的敏感程度可能更高。

    对于普通人群,虽然频闪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目前尚无权威机构给出明确结论。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最重要的是,适度使用手机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眼睛的健康。

    参考文献:

  • OLED屏幕的频闪问题:真相揭秘

    OLED屏幕的频闪问题:真相揭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时间的增加,人们对于手机屏幕对眼睛的影响越来越关注。其中,OLED屏幕频闪问题备受争议。频闪是否真的会伤害眼睛?本文将通过解析参考文献《(高清正版)IEEE Std 1789-2015》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揭示OLED屏幕频闪问题的真相。

    什么是频闪?

    频闪是指OLED屏幕通过不断的“亮”和“灭”交替来实现调光的过程。这种频闪一般是肉眼无法察觉的,因为人眼对于80Hz以上的频闪很难察觉到。然而,即使肉眼无法察觉,频闪仍会刺激视神经并导致眼疲劳。频闪问题并不仅存在于手机屏幕上,许多商店的灯光以及其他光源也存在频闪现象。

    频闪的影响

    长时间盯着频闪屏幕可能导致眼疲劳、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甚至偏头痛等不适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频闪并非只存在于手机屏幕上,而是在各种光源中都可能存在。手机屏幕对频闪的要求更为严格,因为人们通常会长时间近距离地盯着手机屏幕,尤其是在晚上。

    频闪评估标准

    IEEE《Std1789-2015》提供了对频闪问题的评估标准。根据该标准,频闪频率高于3125Hz被认为是完全无风险的,而1250Hz到3125Hz之间是低风险范围。因此,只要频闪频率超过1250Hz,就属于低风险。

    波动深度的重要性

    除了频闪频率,波动深度也是评估频闪问题的重要因素。波动深度指的是屏幕亮度的变化幅度,波动深度越大,频闪对眼睛的刺激就越强。IEEE标准规定,波动深度的上限值等于频闪频率乘以0.08%。

    频闪风险的判断

    结合频闪频率和波动深度,可以对频闪风险进行评估。例如,iPhone12系列在50%亮度下的波动深度为83.8%,属于高风险范围。然而,仅凭频闪和波动深度无法全面评估风险程度,还需要结合实际拍摄图像来判断。有些手机在低亮度下可能频闪严重,但在拍摄照片时并没有明显的频闪现象,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风险较低。

    解决频闪问题的方法

    针对频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1. 选择LCD屏幕手机:LCD屏幕的蓝光辐射相对较低。
    2. 选择高频PWM调光手机:某些手机采用高频PWM调光,频闪风险较低。
    3. 开启深色模式:频闪主要在显示白色时较为明显,开启深色模式可以减少亮度的波动。
    4. 注意环境光线:在环境光较暗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因为此时手机作为唯一光源,频闪的危害会更大。最好保持一定的照明光源。
    5. 开启类DC调光功能:一些手机采用类DC调光技术,通过软件算法减轻频闪强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类DC调光可能会对色彩准确性、亮度稳定性等产生影响,因此厂商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了限制。

    频闪问题的综合评估

    对于频闪问题,无法简单地以频闪频率或波动深度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综合考虑频闪频率、波动深度、实拍图像以及闪烁指数等因素才能全面评估风险程度。不同手机在不同亮度下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判断频闪问题的严重程度。

    结论

    OLED屏幕的频闪问题确实存在,而评估频闪风险需要综合考虑频闪频率、波动深度、实拍图像等因素。虽然一些解决办法可以减轻频闪的影响,但长时间使用任何屏幕对眼睛和身体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适度使用手机,并注意保护眼睛的健康。

    参考文献:

  • SSE (Server-Sent Events) 概念和工作原理

    一、什么是 SSE?

    Server-Sent Events (SSE) 是一种服务器推送技术,允许服务器单向地将数据推送给客户端。与传统的客户端请求-服务器响应模式不同,SSE 允许服务器在任何时候主动向客户端发送数据,而无需客户端明确请求。

    二、SSE 的工作原理

    1. 建立连接: 客户端使用 EventSource API 建立到服务器的持久 HTTP 连接。
    2. 订阅事件流: 服务器端会生成一个事件流,并将数据以文本流的形式发送给客户端。
    3. 接收和处理数据: 客户端监听 message 事件,并在接收到数据时进行处理。
    4. 保持连接: 连接会一直保持,直到客户端或服务器断开连接。

    三、SSE 的特点

    • 单向推送: 数据传输方向是从服务器到客户端,客户端不能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 基于 HTTP 协议: SSE 使用 HTTP 协议进行通信,无需额外的协议支持。
    • 轻量级: SSE 相比 WebSocket 更轻量级,更易于实现和维护。
    • 实时性: SSE 可以实现实时数据推送,但相较于 WebSocket 会有一定的延迟。

    四、SSE 的应用场景

    • 实时数据更新: 例如股票报价、新闻推送、社交媒体通知等。
    • 进度条显示: 例如文件上传、下载进度等。
    • 聊天应用: 例如简单的聊天室、客服系统等。

    五、SSE 与 WebSocket 的比较

    特性SSEWebSocket
    数据传输方向单向双向
    协议HTTPWebSocket
    复杂度
    实时性较低
    应用场景单向数据推送双向实时通信

    六、总结

    SSE 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服务器推送技术,适用于单向实时数据推送的场景。它易于实现和维护,并且可以与现有 HTTP 基础设施良好兼容。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