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时代的教育与学术:一场知识的盛宴 📚 New

一、藩校——培养人才的摇篮 🏫

在江户时代,为了改革藩政,许多藩都建立了自己的藩校。这些藩校就像是一个个知识的小宇宙,孕育着无数未来的希望之星。

(一)“西舍”——开放式的教育殿堂

像“西舍”,它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汇聚了多元文化的社区。这里讲授朱子学、国学、古文辞学等传统学问,同时还开设算术、音乐、天文学这样充满现代气息的课程。最令人惊叹的是,这里不限身份和年龄,人人皆可入学。这种开放的态度,就如同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让每一个渴望知识的灵魂都能得到滋养。幕府将其作为改革藩政的一环,努力培养人才,这一举措无疑是明智的。因为只有当民众的知识水平提高,整个藩的治理才能更加高效有序,就像给一辆破旧的马车装上了新的轮子,让它能够重新驰骋于道路之上。

(二)“兴让馆”的独特魅力

再看“兴让馆”,它是米泽藩的藩校,在元禄时期创立。到了1776年(安永五年),幕府对其进行了整改,建设新校舍、定校名,并聘请儒学家细井平洲前来讲学。细井平洲教授汉学、书法、仪式礼法,从本藩的武士中选拔出二十名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也准许其他武士和平民旁听。这种教学模式既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核心力量,又不失包容性。“兴让馆”还建起了“友于堂”,为通学的学生开设了“博习局”进行授课。这就好比在一个大的知识花园里,划分出了不同的区域,有的适合静心研读经典,有的则是交流互动、实践操作的好去处。而到了十九世纪建立的“好生堂”,讲授本草学、医学、兰方等学科,则是将西方的医学知识引入进来,为传统的医学注入新鲜血液,如同给一棵古老的大树嫁接上新的枝条,让它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致道馆”的深远影响

致道馆”于1804年(文化元年)设立在出羽国(今山形县)庄内藩。徂徕学派的白井矢太夫担任首位校长,他可是宽政改革中庄内藩推行复兴农村的领军人物呢。创建和扩充藩校与藩政改革关系密切,这一点在致道馆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藩武士们学习儒学、军事学,后来又逐步增加了从初等到高等教育的学科。这就像是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基础的道德修养到高深的军事战略,再到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为藩的发展储备了全方位的人才。而且,致道馆至今仍保留于山形县鹤冈市,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它那古老的建筑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当年那些热血青年在这里求知若渴的故事。

二、剑术道场——武者的修炼圣地 ⚔️

在江户时代,剑术道场对于武士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武士的剑术修行

受到主君束缚的武士,“参勤交代”时要到藩主在江户的藩邸值勤或申请修业许可,前往江户剑术道场。这是他们提升自己武艺的重要途径,也是与其他藩的武士交流的机会。太平盛世中,剑术流派不断增加,武士子弟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到道场进行一定年限的学习,不披戴甲胄,进行“立会稽古”。这种训练方式强调实战性的同时,也注重修养身心,使得剑术成为了令武士醉心的嗜好。就像现代社会中的体育运动一样,剑术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二)著名剑术人物及其贡献

提到剑术,不得不提“柳生流”。柳生宗矩是首代指导将军兵法的官员,尾张柳生家族以柳生利严为始祖。这两大流派标榜“治国平天下的兵法”,其门徒中有不少人受雇于大名之家。然而,到了十八世纪以后,由于后继无人逐渐发生了变化,新晋道场主兴办的民间町道场逐渐鼎盛。其中千叶周作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他出生于陆奥国(今日本东北地区)栗原郡花山村,学习家传的“北辰流”剑道,又拜浅利又七郎为师苦修,取得了“免许皆传”的证书。他周游列国,努力提倡“北辰一刀流”,并于1822年(文政五年)开设“玄武馆”,采用富于弹性而又简略的教授方法以及升级制度,门人不断增加。他的弟弟千叶定吉也在京桥桶町开设了道场,兄弟俩共同推动了剑术的发展。斋藤弥九郎同样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农家,通过努力进入剑道道场学艺,获得代师传艺的资格。他还积极参与其他方面的事务,如训练西洋枪队、筑造品川炮台等,在尊王攘夷的问题上献计献策。桃井春藏也是剑术界的翘楚,他被招为婿并承袭桃井春藏之名,赢得世间的高度评价:“位在桃井、技在千叶、力出斋藤”。这些剑术高手所在的“士学馆”“玄武馆”“练兵馆”被称为“江户三大道场”,它们培养出来的优秀剑客人才辈出,活跃于幕府末期的政治舞台之上。剑术道场不仅成为了全国年轻人的汇聚之处,也是取得丰富信息、增长见闻、结交同道之人的场所。

三、心学讲演——思想传播的阵地 💡

从事社会教学运动的“石门心学”在江户时代显现出独特的魅力。

(一)石门心学的起源与发展

石门心学由石田梅岩始创,他出身农家,在商家打工期间学习儒学,然后在京都聚集町人开办讲座,讲解道义,致力于培养弟子。梅岩强调商人在社会中的职业本分,阐释并确立了“正直”“俭约”的商业道德。例如在《都鄙问答》一书中就有“创造财富乃商人之道,天下万民乃财富之主人”的阐释。这一思想观念对当时的商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像灯塔照亮了商人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

(二)传承与创新

继梅岩之后,京都商人手岛堵庵将梅岩的思想理论变得更加浅易,他将心学的志同道合者聚集起来,创建讲舍制度。他在自家邸宅作为“五乐舍”,另设“明伦舍”“修正舍”“时习舍”三舍,以三舍为中枢根据地,颁发各类认可证书。他的弟子中泽道二前往江户开设“参前舍”,让学问从下层的平民浸透到上层武士。甚至有许多藩主都在中泽道二的门下学习,道二开创了运用比喻、诙谐幽默的讲解模式,让听众沉醉于他的讲解之中。还有一些人物如胁坂义堂、柴田鸠翁等也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播心学思想,使心学变得与道话密不可分,“心学道话”一词深入人心。在藩政改革方面也有实施心学讲座的地方,意欲教导人们成为优良的服从者。心学强调士农工商并非身份的尊卑,而是根据从事的职业划分出来的,教导人们要为自己的职业自豪,逐步打破尊卑贵贱的身份观念。成年女性及少女也都纷纷前来列席会场之中,这也体现了心学的平等性和广泛影响力。

四、民众的学习——知识普及的浪潮 🌊

(一)文书统治下的识字需求

武士佩刀出现在农村,并非是用来威胁农民缴纳年贡地租,而是用来保护传递用文字和数字记录年贡地租分配的文书,这就是所谓的“文书统治”。“士农工商”中的“士”作为行政官员而大显身手。承办征收年贡地租的乡村官员,须识字和懂得计算,因此,数以万计的乡村居民很早就拥有阅读和书写能力。随着民间社会的发展,从买卖和金融的证明文书,直到短小的通告,都是用文书形式写成的。一般人也须识字。例如农民暴动时不会相信统治者的口头承诺,一定要求拿到一纸文书。这种对文字的需求促使了民众识字率的提高。

(二)寺子屋与乡学的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寺子屋应运而生。寺子屋数量在十八世纪后半叶激增,这类私塾设在一个房间里,请来一位老师,招收二三十名六至十三岁的男女学童。在寺子屋里,人们用书信体的教科书作为往来信函的尺牍范本,通过反复练习,学习营生与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及道德。私塾老师中有僧侣、神官、武士、商人、工匠、农民、女性等不同身份的人。寺子屋有不同的名称,但都发挥着共同体中公用设施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寺子屋渐渐超越了纯粹的私营学校性质,开始带有公共性质,异于私塾那样的乡学。乡学是领主设立的学问所,以民众为对象的学堂,创办者都是乡村上流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接受过高等的学问教育。到了江户末期,平民之中有五成以上的人能够识字。虽然识字者的比率有所增加,但由于社会变动不断产生出没落之人,新的文盲由此产生。除了寺子屋和乡学,传统的共同社会也在继续发挥教育机能。在城乡的生活共同体中,青年组织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青年组织是十五岁左右的青年集团,新成员们充当杂役,身份地位逐步上升。集团秩序全靠年龄和经验来维持,破坏规矩者会遭到制裁。青年们为预防罪行、预防火灾,遵守协议、努力工作,是乡村祭祀与礼仪中的主角。政府时刻警戒,害怕青年组织会成为不满社会的发泄口,反复颁布制度法令。

五、不断演变的学问——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

(一)国学的成长与变化

国学是江户时代一门重要的学问。本居宣长是国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出生于伊势国松坂的棉布批发商家庭,经历了兄长逝世后继承家业失败等一系列挫折后,转而追求学问。他拜香川修庵为师学习古医术,同时受到关东禁欲统治反抗情绪的影响,拜汉学家堀景山为师接触国学。他主张要首先理解“物哀”的文学精神,这是文学研究的真正开始。后来得到贺茂真渊的启发,转而研究日本神话及神道,完成了《古事记传》这部巨著。本居宣长的学问是从主观出发来抗衡儒学,他站在神秘而不可知论的立场上,将实证精神与对神的信仰结合。他的嫡子本居春庭继承了国语学,养子本居大平继承了和歌文学研究,平田笃胤继承了神道论。平田笃胤试图用亚洲及西方的神话来解释世界的形成,完全脱离了宣长的影响,但其学问的实践性赢得了大批门生,他的思想对幕末的尊王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国家神道思想的支柱。

(二)中央及地方的兰学者

德川吉宗关注殖产兴业,命令青木昆阳、野吕元丈两人学习荷兰语,开启了日本真正的兰学研究。杉田玄白等人翻译人体解剖书《解体新书》,大大刺激了医学和兰学研究的发展。宇田川玄随、大槻玄泽等成为兰学研究的重要人物,他们的门生在京都、大坂等地发扬光大。各地城乡更是出现了隶属兰学体系的医疗工作者。幕府也改变了对兰学的认识,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翻译荷兰书籍。兰学方面的成果涵盖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等多方面,将西洋学术的新知识引进日本。

(三)儒学与儒教的发展

江户时代的儒学为全国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技术的理念及用语,支撑着包括农工商民众的劳动伦理,以及日常的人际关系。早期朱子学、古义学、古文辞学发展迅速,后来折衷学派、考证学派兴起,排除先入为主的解释,追求灵活准确的经书解释。许多学者都是民间在野的身份,在亲身实验的时代风潮和中国儒学实证倾向研究的背景下,承受社会矛盾及其改革课题的经世论性质的姿态不断强化。例如松崎慊堂为拯救门人渡边华山四处奔走,龟田鹏斋以自由的折衷学派闻名,抵抗政府的禁压。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