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的疯狂艺术家:马克·波林和他的“有机机器”

一、波林的生活与创作背景

在旧金山市的一条死胡同尽头,有一个被高架桥遮蔽的仓库。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四周是简陋的白铁皮工棚和废弃的汽车修理厂。仓库外是一个废品站,堆满了锈迹斑斑的报废机器,其中甚至有一个喷气发动机。这个阴森而空荡的地方,却是马克·波林(Mark Pauline)的创作基地。

波林自称为一个“有创意的汪达尔式”街头艺术家。他早年曾是一名少年犯,成年后则以独特的恶作剧闻名。十岁时,他就用偷来的乙炔枪割掉了口香糖贩卖机上的大罐子;二十岁时,他开始在深夜里用喷漆将户外广告牌上的文字涂改成政治信息。最近,他的前任女友报警说,他在她外出时,把她的车涂满环氧树脂黏合剂,并在车身、挡风玻璃等各处粘满了羽毛。这些行为不仅展示了波林的叛逆精神,也体现了他对机械和艺术的独特理解。

波林的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破坏或恶作剧,而是对机械与生物之间关系的深刻探索。他发明的装置既是最机巧的机器,也是最具生物属性的创造物。例如,他的“回转利嘴机”由两个缀满鲨鱼状利齿的铁环组成,在相交的轨道上疯狂旋转,仿佛在“大嚼特嚼”。还有“拱拱虫”,这是一个改良农具,一端安有汽车引擎,通过曲柄带动六组特大号的钉耙,蠕动的方式非常低效,但却是生物的方式。此外,还有“一步一啄机”,它好似一只五百磅重的巨型啄木鸟,用气动的方式捶打地面,凿碎柏油沥青。

波林的作品充满了对传统机械的挑战。他常说:“我的绝大多数机器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他神经正常的人不会去造这些对人类毫无实际用处的机器。” 这些机器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他对机械与生命之间关系的思考。它们既不是纯粹的工具,也不是简单的艺术品,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

二、波林的表演艺术

每年,波林都会带着他的“机器家族”举办几场震撼人心的表演。1979年,他的处女秀名为“机器做爱”,在这场表演中,波林的古怪机器们互相踩踏、撕扯碾压,最终化为一堆破烂。几年后,他又举办了一场名为“无用的机械行为”的展示,延续了他将机器解救出来、使其归于原始形态的风格。至今为止,他已经举办了四十多场这样的展示,主要在欧洲进行,因为在那里,他不会面临法律的困扰。

1991年,波林在旧金山闹市区举办了一场名为“机器马戏”的演出。那晚,数千名朋克爱好者聚集在一个高速公路立交桥下的废弃停车场里,观看波林的十多个机甲怪兽和铁疙瘩角斗士们的激烈对决。这些机器块头巨大,精神抖擞,仿佛是没有皮肤的机械恐龙。它们通过液压软管驱动的骨架、铰链咬合的齿轮和电缆连接的力臂保持平衡,仿佛被注入了生命。

在金属强光的照射下,观众们癫狂不已。大喇叭播放着粗糙的工业噪声,偶尔切换成电台的电话访谈节目或电子时代的背景音。随着一声尖利的汽笛声,演出正式开始。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是一场混战。一台两英尺长的钻头在一头状似雷龙的大家伙的长颈一端咬了一口,接着又暴跳如雷地钻进另一个机器人。另一台名为“螺丝锥投石机”的机器则四处乱冲,嘶嘶狂叫着撕裂路面。它是一部长十英尺、重一吨的钢制滑车,底部是两个钢螺旋胎面的轱辘,每个轱辘带动一个直径1.5英尺的螺丝锥疯狂旋转。它在沥青路面上以三十英里的时速四处乱窜,真是逗人喜爱。机车顶部装有投石装置,可以投射五十磅重的爆破火焰弹。

波林称自己的“公司”为生存研究实验室(SRL),一个故意让人误以为是公司的名称。他喜欢不经官方许可、不向市镇消防部门报告、不投保险、不做事先宣传。他让观众坐得太近,看上去很危险——也确实危险。这种接近于受控无政府状态的表演,正是波林所追求的艺术形式。

三、波林的哲学思考

波林的机器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他对机械与生命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他认为,机器有话要对我们说。每当他开始设计一场新的表演时,他总是自问:“这些机器想做些什么?” 他试图赋予机器自治的行为,让它们在我们为它们创造的世界里过得自由自在。

波林说:“当其中一个大块头朝你走来的时候,它保有行走的权利,你就得给它让道。这就是我尊敬它们的方式。” 他坚信,机器有自己的复杂性,有自己的日子要过。通过制造更加复杂的机器,我们正赋予它们自治的行为,因而它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自己的打算。

波林的哲学不仅仅是对机器的尊重,更是对人类与机器关系的重新思考。他认为,我们不应该把机器当作奴隶一样使唤,而是应该关心如何取悦它们。他问道:“假使机器的表现有遵循自然之道的话,那它们是否也有天赋万物的权利?”

四、波林的影响与启示

波林的工作室里没有设计图,所有的设计都在他的脑子里。他只需在金属块上划划线,就可以动手切割。这种即兴创作的方式,使得他的机器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和生命力。尽管波林有些玩世不恭和多愁善感,但他所造出的机器人屡屡打败那些世界顶级大学所研制出来的机器人。他所用的设备恰恰是那些大学所摈弃的。对金属自身局限性和自由度的深刻理解弥补了波林没有学位的弱点。

波林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在探索机械与生命的边界。他的作品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与机器的关系。我们是否应该像波林那样,站在机器的一边,赋予它们更多的自主权?或者,我们应该继续将机器视为工具,仅仅为了服务人类而存在?

波林的机器家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机械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金属,而是有着自己独特性格和行为的“生物”。波林的创作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种对未来世界的预言。在这个日益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与机器的关系,思考如何让机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伙伴,而不是简单的工具。


结语
马克·波林的创作不仅仅是对机械的热爱,更是对生命与机械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机器的关系,思考如何让机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伙伴,而不是简单的工具。波林的“有机机器”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对未来世界的预言。在这个日益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与机器的关系,赋予它们更多的自主权,让它们在我们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