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野化:城市景观中的新兴力量

摘要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生态空间的退化,过度人工化和同质化的绿地景观难以满足人们对自然

的渴望,也无法有效地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再野化作为一种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理念,强调

减少人为干扰,提升特定区域的荒野程度,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弹性,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新思路。

本文将探讨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涵义、特征、价值和实施途径,并结合国内外案例,提出城市再野化发展

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再野化,城市生态空间,自然恢复,生物多样性保育,野境,自然的城市

1. 再野化的起源与发展

再野化(rewilding)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保护生物学家迈克尔·苏尔和环保活动家

大卫·佛曼提出。他们认为,为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仅仅对未被人类影响的区域进行保护已

经远远不够,需要扩大荒野保护区的面积,对有再野化潜力的地区进行自主恢复或人工干预恢复,使该区域

的景观恢复到未被人类影响前的状态。

再野化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与大自然“去野化”现象密不可分。随着人类活动空间扩张和开发强度增大,

野生生物栖息生境恶化,濒危乃至灭绝现象层出不穷,导致物种的自然过程受到阻碍,生态系统受损。再野

化则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减少人为干扰,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弹性,提升生态系统

的自我维持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再野化的核心理念与模式

2.1 再野化的核心理念

再野化强调的是通过减少人为干扰,提升特定区域的荒野程度,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弹性,使生态

系统达到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稳定状态。再野化不仅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更是城市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的需求。

2.2 再野化的模式

再野化已经从最初的“3C”模式(核心区、生态廊道和食肉动物)扩展到包含更新世再野化、营养级再野化、

生态再野化和被动再野化等多种适应不同地区的再野化方法。

  • 更新世再野化:恢复更新世大型动物灭绝期间失去的生态功能,例如重新引入大型食草动物以恢复草

原生态系统。

  • 营养级再野化:恢复自上而下的营养级相互作用,例如重新引入顶级捕食者以控制食草动物数量,从而

恢复生态平衡。

  • 生态再野化:允许自然过程重新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减少人为干扰,让自然演替过程自行发生。
  • 被动再野化:指生产性土地的遗弃和人为干扰的消除,例如废弃农田自然恢复为森林或湿地。

3. 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价值与实践

3.1 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价值

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具有重要的生态、人文、审美、健康和经济价值:

  • 生态价值:再野化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健康运行提

供有力支撑。

  • 人文价值:再野化能够展现城市本土风貌特征及自然演替过程,满足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

找回人与自然的互动感,还能发挥本地生态自然教育的宣教功能。

  • 审美价值:再野化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审美疲劳,为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重

感观的刺激,从而获得“乱中有序”的审美体验。

  • 健康价值:再野化不仅能增加城市景观异质性,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而且也有助于身临其境的

都市人缓解精神压力和心理恢复。

  • 经济价值:再野化基于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自然演替、自然主导、低人工干预,不仅生态效益突出,而且

具有经济投入少、维护成本低的特点,是高性价比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3.2 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案例

国内外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尝试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 德国汉诺威和德绍:在城市旧建筑遗址、公园、失落空间留出区域,并将其再野化,形成野性花园,增加

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改善了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

  • 爱尔兰:通过淘汰割草机,让绿地草长高,减少除草剂使用,允许本地植物在草坪中自由生长,促进本地

昆虫、鸟类和蜜蜂种群茁壮成长。

  • 西班牙巴塞罗那:正在推行城市再野化项目,努力创建“野性绿化”街道和绿色开放空间,促进生物多

样性,让城市生态更健康。

  •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在废弃的高架铁路旧址上恢复乡土植被,成为当地广受欢迎的景点。
  • 新加坡:持续推进城市的“野化”行动,如建在废弃的工业用地上的碧山—宏茂桥公园,融入了对水敏

感的景观设计元素,公园围绕碧山河布局,园内河水自由流动,植物自然生长,不受人为干预。

  • 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是国内野性景观营造的典范之一,在规划设计上充分尊重场地特征,根据原生植

被生长情况,划出一些区域作为“留野空间”,作为自然演替的样本,不加人为干预。

  • 北京温榆河公园:是北京最大的“绿肺”,以“生态、生活、生机”的内涵理念为统领,集生态涵养、生态

修复、蓄滞洪功能于一体,兼顾文化、休闲、运动等多元功能。

  • 西安雁南生态公园二期:该项目将场地改造为一个拥有“城市阳台”和“再野化自然”的综合性公园。

“城市阳台”为社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而“再野化自然”则通过雨洪管理和生境营造,为城市提供了一个

低维护、可持续的自然空间。

4. 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实施途径

4.1 构建野性景观的价值认同体系

要改变人们对城市野性景观的负面看法,需要着力提升各方面对城市野性景观重要价值的认识,确立野性

景观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4.2 对原生野性景观实施整体保护

在城市风景区、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其他自然保护地保存下来的原生野性景观,需要依据相关

法律法规,实施严格的整体保护策略。

4.3 对次生野性景观实施再生利用

城市中现存的次生野性景观,需要在基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等多项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实施有效

利用,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综合效益。

4.4 对间隙野性景观予以激活新生

间隙野性景观是城市中常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需要采用梳理、环境培育、结构优化、诱导、连通等激活措

施,使其焕发出野性而又活力四射的光芒。

4.5 对现有城市公园实行自然生态修复

城市公园在满足市民休闲活动的前提下,应让自然演替成为公园自主设计的一部分,在一定的区域放任

自然生态在公园中自由发展,让生物依生境自我选择,自由地萌发、生长和变化。

4.6 对城市新公园规划和建设植入“留野”理念

在城市新建公园的规划与实施中,尽可能保留场地的原始野性特征,最大限度地保留好场地内的地形、水

体、植被等独特的乡土资源,以自然野趣为基调。

4.7 对园林植物选择施以“乡土化”导向

在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上,应本着“持久、抗逆、食源、美观”的原则,强化乡土植物的选择与应用导向,以丰

富的乡土植物为主,营造出更多既能与生境融合,又能承载地域文化、记忆和历史的近自然植物景观。

4.8 对城市生态空间营造场地生境和设计近自然群落

需要通过多尺度、异质性的生境营造,采用自然主义种植设计原理与手法,构建出结构稳定、功能突出、低

干预、投入少、景观价值高、与不同生境类型相匹配的近自然群落,为形成自然、多样、高效的生态景观结构

体系奠定良好的生态本底。

4.9 对低效人工管理绿地施行“再野化”恢复

现实城市中的一些人工管理绿地,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实施“再野化”进行修复。其核心是修复自然生态系

统动态的三个关键因子:营养级复杂性、随机干扰和物种扩散。

4.10 对社区开展“秘密花园”行动

未来的社区发展观中,重建人与自然联系所向往的目标可能是“给每颗心都留下一片田野”,让人们推开家

门就能尽情享受社区营造的野趣天成,拥有一个“野性”的幸福田园。

5. 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展望

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需要在理论本土化和工程实践方面不断探索。未来,需要

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科学研究,深入研究再野化的生态过程、机制与效应,逐步形成城市

生态空间再野化的目标原则、评价体系与设计规范,更好地发挥再野化在城市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中的作

用。

6. 总结

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城市的重要基

础。通过尊重自然规律,减少人为干扰,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弹性,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能够为城

市带来更多生态效益、人文价值、审美体验和健康福祉,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7. 案例分析

7.1 上海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

该项目位于上海浦江郊野公园内,总面积1.7hm2,为国有林地。项目以生物多样性恢复为主要目的,

通过生境类型划分、乡土生物引种、生物群落构建、生态效益评估等一系列工作,探索了主动型城市再野

化过程中的设计原则与技术路径。项目实施一年半时间内,共记录乡土植物260种、昆虫255种、两栖爬

行动物7种、鸟类71种及哺乳动物6种,其生物多样性和动物的种群密度均远高于周边未改造的人工林地,

并且植物群落已开始进行自发的正向演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7.2 重庆市中梁山矿坑群再野化

该项目以城市郊野地区废弃矿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地韧性、生态基底和人-林关系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城市

郊野地区的“去野化”现象,并提出修复、融合和重建三种建议。项目以重庆市中梁山废弃矿坑群为例,

探讨了再野化的实施路径,旨在帮助提高城市郊野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为国内的再野化研究实践提供新思路。

7.3 原上海溶剂厂再野化

该项目以经过10余年再野化过程的原上海溶剂厂为研究对象,调查厂区自然野境的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分析城市野境植物多样性形成特征,探讨植物多样性自然恢复能力与潜力,为合理保育和利用城市野境提

供依据,为城市废弃地修复提供思路。

7.4 城市野境:城市区域中野性自然的保护与营造

该研究将城市野境定义为城市内部或周边区域中自然过程占主导的土地,其中人类开发和控制程度相对较

低,允许自然演替和生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各类野生生物能够与人类繁荣共存。研究认为城市野境

在重新连接人与自然、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具有重要和独特的价值。

并提出并阐释了保护与营造城市野境的 4 种途径,包括保护、修复、设计与融合,即在城市保护地中保护野

性自然、再野化部分城市区域、在城市公园中营造类荒野景观以及在城市空间中系统性融入野性自然。

7.5 机器与自然之间——后工业景观再野化的公众感知研究

该研究以不同植物高度、遗存占比、再野化程度、硬质绿地比例、演替程度5个变量构建再野化虚拟场景,

以量表调研与眼动实验结合的方式分析“工业-自然”要素构成方式、人工管理介入程度对公众感知的作用

机制。结果发现,较高的绿地率、适度再野化与自发演替的场景的公众接受度较高,工业要素对公众的关注兴

趣与偏好产生较大作用,“工业-自然”变量与积极-消极感知显著相关,视觉关注数据与公众感知呈现一定

相关性。

8. 城市再野化设计原则

  • 自然优先:以自然为基础,顺应自然的规律,减少人为干扰,让自然发挥主导作用。
  • 新自然主义种植:基于生态学原理,将草本植物以拟自然化的形式组合形成有机且稳定发展的群落式种

植设计,强调使用本地的植物和材料。

  • 野生、野趣:尊重场地历史,保留原始或废弃的荒野,利用自生植物进行种植设计,营造自然形态多样

生态野趣景观。

  • 与荒野互动共生:将荒野思想传播与郊野公园建设结合,增加自生的植被的组合,营造不同荒野类型,

为协调城市居民与荒野自然的联系,提供多样的空间体验。

9. 结论

再野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城市的重要基础。通过尊重自然规律,

减少人为干扰,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弹性,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能够为城市带来更多生态效益、人

文价值、审美体验和健康福祉,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10. 未来展望

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其设计理念、技术路径、苗木采购乃至养护管理均缺乏可供借鉴的

成熟案例,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才能推广应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科

学研究,深入研究再野化的生态过程、机制与效应,逐步形成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目标原则、评价体系

与设计规范,更好地发挥再野化在城市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中的作用。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多投票
最新 最旧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