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业的“真香”定律:表里不一的幕后真相 2024-09-25 作者 C3P00 📉 熊市与牛市: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两副面孔 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部门在牛市和熊市的表现,堪称“真香”定律的经典案例。在牛市中,大家的思维模式是“一波流”,营业部开户量暴增,口号也从“为客户服务”切换成了“先把钱赚了再说”。毕竟,牛市里挣钱的速度像是坐上了高铁,大家都在忙着抢票进场,哪有时间思考什么转型策略呢? 然而,一旦熊市来临,市场风向一变,大家立刻换上了服务客户的“买方思维”,仿佛自己从未见过那些开户高峰期的疯狂场景。 在下一轮熊市降临时,经纪业务部门再次“坚定转型”,口号变得更加高大上,仿佛在过去的牛市里,从来没有过“先开户再说”的急功近利。 熊市:“我们要坚定地向买方服务转型!”牛市:“管他呢,先开户再说,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 📊 财管部门: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证券公司财管部门的理想愿景始终围绕着“客户需求”和“资产配置理念”,似乎每一个决策都是为了客户利益着想。部门会议上,大家讨论着如何遴选出“优质产品”,好像下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然而,现实世界的财管部门,却是一个“佣金至上”的江湖。没有足够的佣金,产品怎么卖出去?没有销售分支的支持,托管代运营的业务怎么推进?一句“配资量要高、交易量要大、托管得放我们家”,简直把所有道貌岸然的理念踩得体无完肤。 财管理想:“基于客户需求和资产配置理念,遴选优质产品。”财管现实:“一比二配资、五十倍交易量,否则没有佣金!” 👔 投行承揽:方案设计与现实“打包价” 投行业务强调其“强大的方案设计能力和丰富的机构客户资源”,似乎每一次承揽项目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资本的艺术创作。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投行承揽与其说是在“设计方案”,不如说是在“讨价还价”。 “X总,这单债能不能给我?我们只要万分之一承销费,冲个市场排名就行,实在不行五万块钱打包也行。”这样的对话,完美诠释了投行承揽的“艺术”——艺术的核心,果然还是“价钱合适”。 投行理想:“我们具有强大的方案设计能力和销售能力。”投行现实:“只要万分之一承销费,冲个市场排名,实在不行打包也行!” 📈 自营:收益率与“计财大爷”的故事 证券公司自营部门的日常工作,无非是在收益率和内部考核之间寻找平衡。当收益实在做不出来时,自营部门不得不“跪求计财大爷高抬贵手”,看看考核收益率能不能降一点。毕竟,市场行情不好,收益指标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计划财务部的态度也并不友好:“这也要降,那也要降!你们都降了,今年公司利润在哪儿出?大家都喝西北风啊?”两方的博弈,充满了无奈和现实的压力。 自营理想:“我们努力提升收益,创造价值。”自营现实:“计财大爷,收益实在做不出来,能不能降30BP?” 💼 信贷部门:支持企业发展与“死道友不死贫道” 商业银行信贷部门总是宣称自己“坚决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仿佛他们是企业背后的坚强后盾。然而,实际操作中,信贷员们的心态却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一旦企业的风险看起来有点不妙,他们第一时间考虑的是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而不是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这家企业看起来有点问题了,幸好咱有抵押物,到期了就坚决跑路。”这种冷酷的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信贷部门对“长期发展”的独特理解。 信贷理想:“我们坚决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信贷现实:“这家不大灵了,坚决跑路!” 📉 银行理财子:流动性与收益的双重压力 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部门的工作,主要围绕着流动性管理和收益考核。理想状态下,他们“专业管理资产,保持流动性”,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时候收益不够,就只能“找行里要点高收益非标先顶一顶”。年底考核来临时,更是要想尽办法兑现收益,哪怕要赎回一些原本不打算赎回的产品。 “省银监不让做,我们也没办法啊,再说了,年底考核要到了,不兑现点收益,今年利润指标咋办?”流动性和收益的双重压力,让投资部门的工作远比表面光鲜。 理财子理想:“我们专业管理资产和流动性。”理财子现实:“收益不够,找行里要点非标先顶一顶。” 🏦 信托:风控预案与“属地销售30%” 信托公司的风控部门,理论上应该是全公司最严谨的部门。然而,实际的风控预案却常常带有强烈的“属地销售”要求。项目属地销售不得低于30%,万一出了问题,本地客户首先要扛起“闹事”的大旗,传统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战术依然是风控部门的“杀手锏”。 信托风控理想:“我们已经做好了全套的风控预案。”信托风控现实:“属地销售30%,不行就闹,哭闹最有效。” 🔑 招聘部门:高标准与“开个户吧” 最后要提的,是金融行业的招聘部门。表面上,所有公司都声称“我们对入职人员素质要求很高”,但在实际招聘过程中,面试官最关心的往往不是候选人的专业能力,而是“你家里情况怎么样?能不能来我们这开个户/买个产品啊?” 招聘理想:“我们行业对入职人员素质要求很高。”招聘现实:“你家里能开个户吗?” 📝 结语:金融行业的“真香”哲学 从证券公司到银行,从信托到私募,金融行业的各个部门都在上演着一出出“理想与现实”的大戏。每一个高尚的口号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堪入目”的实际操作。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已经成为行业的常态,正所谓“说一套,做一套”,最终的归宿,往往是那句经典的:“开个户吧开个户吧开个户吧!” 金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熊市与牛市: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两副面孔
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部门在牛市和熊市的表现,堪称“真香”定律的经典案例。在牛市中,大家的思维模式是“一波流”,营业部开户量暴增,口号也从“为客户服务”切换成了“先把钱赚了再说”。毕竟,牛市里挣钱的速度像是坐上了高铁,大家都在忙着抢票进场,哪有时间思考什么转型策略呢?
然而,一旦熊市来临,市场风向一变,大家立刻换上了服务客户的“买方思维”,仿佛自己从未见过那些开户高峰期的疯狂场景。
在下一轮熊市降临时,经纪业务部门再次“坚定转型”,口号变得更加高大上,仿佛在过去的牛市里,从来没有过“先开户再说”的急功近利。
📊 财管部门: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证券公司财管部门的理想愿景始终围绕着“客户需求”和“资产配置理念”,似乎每一个决策都是为了客户利益着想。部门会议上,大家讨论着如何遴选出“优质产品”,好像下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然而,现实世界的财管部门,却是一个“佣金至上”的江湖。没有足够的佣金,产品怎么卖出去?没有销售分支的支持,托管代运营的业务怎么推进?一句“配资量要高、交易量要大、托管得放我们家”,简直把所有道貌岸然的理念踩得体无完肤。
👔 投行承揽:方案设计与现实“打包价”
投行业务强调其“强大的方案设计能力和丰富的机构客户资源”,似乎每一次承揽项目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资本的艺术创作。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投行承揽与其说是在“设计方案”,不如说是在“讨价还价”。
“X总,这单债能不能给我?我们只要万分之一承销费,冲个市场排名就行,实在不行五万块钱打包也行。”这样的对话,完美诠释了投行承揽的“艺术”——艺术的核心,果然还是“价钱合适”。
📈 自营:收益率与“计财大爷”的故事
证券公司自营部门的日常工作,无非是在收益率和内部考核之间寻找平衡。当收益实在做不出来时,自营部门不得不“跪求计财大爷高抬贵手”,看看考核收益率能不能降一点。毕竟,市场行情不好,收益指标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计划财务部的态度也并不友好:“这也要降,那也要降!你们都降了,今年公司利润在哪儿出?大家都喝西北风啊?”两方的博弈,充满了无奈和现实的压力。
💼 信贷部门:支持企业发展与“死道友不死贫道”
商业银行信贷部门总是宣称自己“坚决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仿佛他们是企业背后的坚强后盾。然而,实际操作中,信贷员们的心态却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一旦企业的风险看起来有点不妙,他们第一时间考虑的是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而不是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这家企业看起来有点问题了,幸好咱有抵押物,到期了就坚决跑路。”这种冷酷的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信贷部门对“长期发展”的独特理解。
📉 银行理财子:流动性与收益的双重压力
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部门的工作,主要围绕着流动性管理和收益考核。理想状态下,他们“专业管理资产,保持流动性”,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时候收益不够,就只能“找行里要点高收益非标先顶一顶”。年底考核来临时,更是要想尽办法兑现收益,哪怕要赎回一些原本不打算赎回的产品。
“省银监不让做,我们也没办法啊,再说了,年底考核要到了,不兑现点收益,今年利润指标咋办?”流动性和收益的双重压力,让投资部门的工作远比表面光鲜。
🏦 信托:风控预案与“属地销售30%”
信托公司的风控部门,理论上应该是全公司最严谨的部门。然而,实际的风控预案却常常带有强烈的“属地销售”要求。项目属地销售不得低于30%,万一出了问题,本地客户首先要扛起“闹事”的大旗,传统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战术依然是风控部门的“杀手锏”。
🔑 招聘部门:高标准与“开个户吧”
最后要提的,是金融行业的招聘部门。表面上,所有公司都声称“我们对入职人员素质要求很高”,但在实际招聘过程中,面试官最关心的往往不是候选人的专业能力,而是“你家里情况怎么样?能不能来我们这开个户/买个产品啊?”
📝 结语:金融行业的“真香”哲学
从证券公司到银行,从信托到私募,金融行业的各个部门都在上演着一出出“理想与现实”的大戏。每一个高尚的口号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堪入目”的实际操作。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已经成为行业的常态,正所谓“说一套,做一套”,最终的归宿,往往是那句经典的:“开个户吧开个户吧开个户吧!”
金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