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 穿越时空,走进中世纪:一个充满传奇与变革的时代

    中世纪,这个被历史学家称为“古典时代”和“近现代”之间桥梁的时期,横跨公元476年到1492年,涵盖了欧洲历史的漫长篇章。它见证了西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崩溃,蛮族入侵的冲击,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以及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世纪并非一个“黑暗时代”,而是充满了传奇故事、文化繁荣和社会变革的时代。

    罗马帝国的余晖:从衰败到分崩离析

    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达到了其疆域的顶峰,但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却见证了其统治力的衰落。经济问题、来自边界的外部压力以及频繁的政权更迭,共同构成了“三世纪危机”。军费开支不断增长,军队规模膨胀,而罗马军团逐渐被骑兵和小规模部队取代。财政压力下,税收不断加重,而愿意承担本地行政管理的人却越来越少。

    为了应对危机,公元286年,皇帝戴克里先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但并没有真正分裂。然而,内战和外部压力不断加剧,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废黜,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正式灭亡。

    蛮族入侵:新秩序的建立

    西罗马帝国的衰落为蛮族入侵提供了机会。日耳曼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建立了各自的王国,如法兰克王国、西哥特王国、汪达尔王国等。这些入侵者带来了新的文化和习俗,与罗马文化融合,形成了新的社会秩序。

    欧洲民族大迁徙,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和人口结构。法兰克人、阿勒曼尼人、勃艮第人进入高卢,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进入不列颠岛,汪达尔人征服了北非,匈人则在欧洲中部和东部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侵略浪潮。

    中世纪前期:新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进入了中世纪前期。这个时期,新的社会秩序逐渐形成,基督教成为主要的宗教信仰,并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洛温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法兰克王国的兴起。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并通过与罗马教廷的合作,逐渐征服了高卢地区。

    拜占庭帝国,作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在经历了短暂的衰落后,在查士丁尼大帝的统治下,经历了一段复兴时期。查士丁尼大帝编纂了罗马法,并收复了部分失地,但最终未能阻止斯拉夫人的入侵和阿瓦尔人的扩张。

    农业社会在中世纪前期占据主导地位。土地所有制形式多样,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因地区而异。城市生活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罗马式城市衰落,而新的城镇逐渐兴起。

    中世纪中期:繁荣与冲突并存

    公元1000年以后,中世纪中期到来。农业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经济繁荣,欧洲人口迅速增长。封建制度逐渐完善,庄园成为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

    十字军东征,从1095年开始,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耶路撒冷和其他圣地。十字军东征对欧洲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欧洲与东方的交流,并推动了欧洲的商业发展。

    经院哲学在中世纪中期占据思想界的主导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都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

    中世纪后期:危机与转型

    中世纪后期,欧洲经历了饥荒、瘟疫和战争的考验。1347年至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走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对欧洲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宗教改革,从1517年开始,对天主教教会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批判,并最终导致了基督教的分裂。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文化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结语

    中世纪是一个充满传奇与变革的时代。它见证了欧洲从罗马帝国的衰落到现代社会的形成,也见证了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以及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世纪并非一个“黑暗时代”,而是充满了传奇故事、文化繁荣和社会变革的时代。

    参考文献

    • 维基百科:中世纪
    • 杨豫. 世界文明史. 台北: 知書房出版集團. 2000.
    • Cunliffe, Barry. Europe Between the Oceans: A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 Collins, Roger. Early Medieval Europe, 300–1000. London: Macmillan, 1991.
    • Brown, Peter. The World of Late Antiquity.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71.
    • Wickham, Chris. The Inheritance of Rome: A History of Europe from 400 to 1000.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5.
    • Backman, Clifford R. Worlds of Medieval Europ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 James, Edward. Europe’s Barbarians. London: Routledge, 2002.
    • Gies, Frances, and Joseph Gies. Life in a Medieval Cit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4.
    • Reilly, Bernard F. Medieval Spai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 Loyn, H. R. “Jews.” The Middle Ages. Ed. Norman F. Cantor. New York: Macmillan, 1966.
    • Adams, Robert M. A History of Western Art. New York: McGraw-Hill, 1991.
    • Geary, Patrick J. Before France and Germany: The Creation of the West, 481–911.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2002.
    • Toulmin, Stephen, and June Goodfield. The Fabric of the Heavens: The Development of Astronomy and Dynam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 新柏拉图主义:追寻“一”的哲学之旅

    新柏拉图主义,顾名思义,是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思想的一种哲学流派。它诞生于公元3世纪,由亚历山大城的普罗提诺创立,并迅速成为古希腊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种宗教哲学

    新柏拉图主义并非仅仅是对柏拉图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将柏拉图的学说与斯多葛学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融合,并进行了新的诠释。它更像是一种宗教哲学,将哲学与宗教信仰紧密结合。

    新柏拉图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一”。它认为,所有存在都来自一个“一”,即“太一”、“元一”或“一”。“一”是至高的善,是所有存在的根源,是永恆的、不改变的。普罗提诺用一个比喻来解释“一”:就像无限的喷泉,永不枯竭;又像是太阳,从它身上辐射出光芒,而太阳本身却不会因此而减少。

    宇宙的层级结构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宇宙是一个层级结构,从“一”出发,不断地流溢出不同的存在层级。第一个阶段是“纯粹的思想”或“精神”,也称为“心灵”,它是现象世界的模型或标准,不占时间、空间,是完美、永恆又和諧的,是可以用智力理解的世界。第二个阶段是“灵魂”,它起源于“纯粹的思想”,并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趋向于“纯粹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趋向于感官世界。第三个阶段是“物质”,它是由“灵魂”产生的,是绝对的贫乏,是邪恶的基质,离“一”最远。

    灵魂的回归之路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灵魂的最终目的是回归“一”,与“一”合而为一。这个过程是艰辛的,需要通过禁欲主义的进化过程来实现。在最高的出神入迷的狀態時,就是普罗提诺所说的“飞向元一”。

    与柏拉图上帝观的差异

    新柏拉图主义与柏拉图的上帝观存在一些差异。柏拉图认为上帝是至善的理型,是非人格化的。而普罗提诺则认为上帝是“太一”,是绝对超验的,任何描述都不适合他。

    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

    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为基督教神学提供了关于上帝、世界和灵魂的理论框架,并影响了后来的基督教神秘主义形式。

    参考文献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新柏拉圖學派 [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年3月14日查閱
    • Copleston, Frederick.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1, Greece and Rome: From the Pre-Socratics to Plotinus. Newman Press, 1946; New York: Doubleday, 1993.
    • Frank Thilly,葛力譯, History of Philosophy《西方哲學史》,2004,北京,商務印書館,p135,
    • Paul Tillich, A historyof Christian Thought ,尹大貽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0,p100

  • 柏拉图主义:从理念到现实

    柏拉图主义,这个源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代表着柏拉图的哲学,也包含了后世学者在柏拉图思想基础上发展出的哲学系统。

    柏拉图主义的核心: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

    柏拉图主义的核心在于承认抽象对象的真实存在。这些抽象对象,例如性质、类型、命题、意义、数字、集合和真值,并不依赖于时间和空间,它们存在于一个超越感官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

    柏拉图认为,我们所感知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理念是永恒不变、完美无缺的,而现实世界则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品。例如,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美”,但这些“美”都只是“美”这一理念的影子。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才能理解“美”这一理念本身,获得真正的知识。

    柏拉图主义的发展:从学院到新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 柏拉图学院时期: 柏拉图创立了著名的柏拉图学院,他的学生和继承者们继续发展他的思想。
    • 学院怀疑主义时期: 前3世纪,学院的领导者阿尔克西拉乌斯开始强调怀疑主义,认为我们无法获得绝对的知识。
    • 中期柏拉图主义时期: 前90年,阿什凯隆的安条克拒绝了怀疑主义,将柏拉图主义与逍遥学派和斯多葛主义融合。
    • 新柏拉图主义时期: 公元3世纪,普罗提诺将中期柏拉图主义与神秘主义融合,建立了新柏拉图主义。他认为,最高存在是“一”,也就是善,是万物之源。通过美德和沉思,灵魂可以回归“一”,获得与神的合一。

    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从古代到现代

    柏拉图主义对西方哲学、宗教和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哲学: 柏拉图的理念论、灵魂理论、认识论和政治哲学,都对后世的哲学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 宗教: 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影响了基督教的神秘主义,许多基督教神学家将柏拉图的理念理解为上帝的思想。
    • 艺术: 柏拉图的审美思想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艺术家们开始追求理想的完美和和谐。

    柏拉图主义的争议

    柏拉图主义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 形而上学: 一些人认为柏拉图的“理念世界”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和验证。
    • 政治: 一些人批评柏拉图的“哲人王”统治理念是极权主义的思想。

    尽管存在争议,柏拉图主义仍然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思想,为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生提供了新的视角,并继续激励着后世的哲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

  • 柏拉图:从洞穴到理想国

    柏拉图,这位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富有想象力的著作,在西方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三人并称“西方三圣贤”,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柏拉图的生平:从贵族子弟到学院创办人

    柏拉图出生于一个富裕的雅典贵族家庭,他的家庭据传是古雅典国王的后裔。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被誉为“阿波罗之子”。公元前399年,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这对他造成了巨大的震撼,也让他对当时的政治制度彻底失望。

    为了寻求知识,柏拉图开始了漫长的旅行,足迹遍布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埃及和昔兰尼加等地。大约在公元前387年,他返回雅典,并在城外创办了著名的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是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術機構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學的前身。

    柏拉图的思想:从洞穴到理想国

    柏拉图的著作大多以对话录的形式记录,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理想国》。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囚犯寓言,用以解释他的形而上学理论。

    他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形式”世界的影子,而“形式”才是真正的现实。我们就像被囚禁在洞穴中的囚犯,只能看到墙上的影子,而无法看到真实的世界。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才能摆脱感官的束缚,看到“形式”世界,获得真正的知识。

    柏拉图还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人王”统治,这些“哲人王”是经过严格教育,拥有智慧和美德的人,他们能够以理性来治理国家,实现社会和谐与正义。

    柏拉图的爱情观:柏拉图式恋爱

    柏拉图的爱情观也十分独特,他提出了“柏拉图式恋爱”的概念。他认为,真正的爱情并非肉体的欲望,而是对精神和灵魂的追求。这种爱情超越了世俗的限制,是灵魂之间的一种纯洁的连接。

    柏拉图的影响:从古代到现代

    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他的“形式”理论、理想国和柏拉图式恋爱等概念,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讨论和研究。

    然而,柏拉图的思想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例如,他的“哲人王”统治理念被一些人视为是极权主义的思想,他的形而上学理论也被一些人认为过于抽象和难以理解。

    尽管存在争议,柏拉图的思想仍然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著作和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世界和人生的新的视角。

    參考文獻

    • Bakalis, Nikolaos (2005). Handbook of Greek Philosophy: From Thales to the Stoics Analysis and Fragments, Trafford Publishing ISBN 978-1-4120-4843-9
    • Cooper, John M. & Hutchinson, D. S. (Eds.). Plato: Complete Works. Hackett Publishing Co., Inc. 1997. ISBN 978-0-87220-349-5.
    • Durant, Will. The Story of Philosophy. Simon & Schuster. 1926. ISBN 978-0-671-69500-2.
    • Fine, Gail (2000). Plato 1: Metaphysics and Epistem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ISBN 978-0-19-875206-6
    • Guthrie, W. K. C. (1986). A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Plato – The Man & His Dialogues – Earlier Perio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31101-4
    • Guthrie, W. K. C. (1986). A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Later Plato & the Acade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31102-1
    • Havelock, Eric (2005). Preface to Plato (History of the Greek Mind). Belknap Press, ISBN 978-0-674-69906-9
    • Hamilton, Edith & Cairns, Huntington (Eds.). 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 Princeton Univ. Press. 1961. ISBN 978-0-691-09718-3.
    • Irwin, Terence (1995). Plato’s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ISBN 978-0-19-508645-4
    • Lundberg, Phillip. Plato’s Political Philosophy. AuthorHouse. 2005. ISBN 978-1-4184-4976-6.
    • Jackson, Roy. Philosoph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London: Hoder & Stroughton. 2001. ISBN 978-0-340-80385-1.
    • Kraut, Richard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lat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978-0-521-43610-6.
    • Melchert, Norman. The Great Dialogues of Plato. McGraw Hill. 2002. ISBN 978-0-19-517510-3.
    • Meinwald, Constance Chu. Plato’s Parmenid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0-19-506445-2.
    • Sallis, John. Being and Logos: The Metaphysics of Presence in the Early Greek Though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0-253-21071-5.
    • Sallis, John. The Art of Reading: The Textual Presence of Being in Plato’s Dialogu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253-21308-2.
    • Taylor, A. E. (2001). Plato: The Man and His Work. Dover Publications, ISBN 978-0-486-41605-2
    • Vlastos, Gregory (1981). Platonic Stud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10021-0
    • Smith, William.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Biography and Myth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Online version. 1867 — original.
    • Aspects of antiquity: Discoveries and Controversies by M. I. Finley, issued 1969 by The Viking Press, Inc.
  • 古希腊:文明的摇篮

    古希腊,这个在地中海东部闪耀着文明光芒的名字,承载着西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它并非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而是一系列城邦的集合,在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毁灭后,至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共和国征服,这段历史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称的“古希腊”。

    从黑暗走向光明:城邦的崛起

    古希腊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在迈锡尼文明毁灭后,希腊进入了一个被称为“黑暗时代”的时期。人口锐减,辉煌的建筑和墓葬消失,铁器被可能的入侵者带入,艺术风格也变得更为简单。

    然而,黑暗终将过去,公元前9世纪末期,海上贸易再次兴盛,新的城邦国家纷纷建立,标志着古希腊文明的复兴。城邦是古希腊政治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古希腊文明的独特标志。每个城邦拥有独立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文化传统。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以其严苛的军事化制度闻名,而雅典则以其民主政治和繁荣的文化而著称。

    光辉岁月:古典时代的辉煌

    公元前5世纪,雅典和斯巴达领导的希腊城邦联军在两次波希战争中战胜了强大的波斯帝国,古希腊文明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雅典的民主改革在伯里克利时期正式完成,商业、手工业、哲学、科学和艺术空前发展,涌现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思想家,以及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杰出的史学家,以及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戏剧大师。这个时期,古希腊人对民主政治、哲学、艺术和科学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帝国的兴衰:希腊化时代的变革

    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希腊,古希腊文化开始向更广阔的地区传播,从埃及到印度河流域,都留下了古希腊文明的印记。这段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见证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融合,也见证了古希腊城邦的衰落。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在他死后分裂,希腊化时代主要由安提柯王朝、塞琉古帝国和托勒密王国统治。虽然这些王国之间存在着战争,但文化交流却十分活跃,希腊、埃及和西亚的文化相互交融,创造了新的文明形态。

    古希腊文明的遗产

    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民主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艺术成就和科学成就,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世的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发展。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思想,为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世西方哲学的各个流派。古希腊的艺术成就,为西方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源泉,影响了后世的建筑、雕塑和绘画。古希腊的科学成就,为西方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世的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医学等学科。

    古希腊文明的遗产,不仅体现在西方文明的各个领域,也体现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从民主制度到哲学思考,从艺术创作到科学探索,古希腊文明的思想和精神,仍然在影响着我们。

    参考文献

    [1] Richard Tarnas, The Passion of the Western Mind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91).

    [2] Colin Hynson, Ancient Greece (Milwaukee: World Almanac Library, 2006), 4.

    [3] Carol G. Thomas, Paths from Ancient Greece (Leiden, Netherlands: E. J. Brill, 1988).

  • 《活着》- 人所体现生命的价值

    书籍介绍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经历。在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徐福贵一家人经历了种种苦难和挣扎,最终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这本书通过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反映了生命在特殊历史时期所承受的磨难和人性的坚韧。

    内容概要

    《活着》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生活经历。福贵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因为赌博而输光了全部家产。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家庭也逐渐变成农奴,为别人劳作。在动荡的年代中,福贵偶然间加入国民党军队,后来成为解放军的俘虏。最终,他回到家乡,发现母亲已去世,女儿因发高烧而失去了语言能力。随着社会变革的继续,福贵失去了所有亲人,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个人感言

    《活着》这本书只有一百多页,却通过福贵的一生展示了生命的真谛。福贵经历了家庭的破碎、亲人的离去,最终只剩下他一个人和一头老牛。这个故事让我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权力、财富或名誉,而在于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福贵在经历了种种苦难后,依然努力活着,为自己的亲人尽力。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无论生活带来快乐还是苦痛,只要好好活着,明天就有希望。

    《活着》这本书通过福贵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和每一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都要坚持活下去,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结尾

    《活着》这本书通过福贵的一生,让我们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它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坚持活着,明天就会有希望。

    参考文献:

    https://www.dreamlink.cloud/explorer?cid=QmXSHyP7SmTJ4JHrsACsgsMLbAVazYcRpWQcV7f449Wna8&name=%E3%80%8A%E6%B4%BB%E7%9D%80%E3%80%8B%5B%E5%87%BA%E4%B9%A6%E7%89%88%5D_qinkan.net.mobi

    https://ipfs.io/ipfs/QmX3riaY9eKYdWkCnDstrfzfXcjoM9fv4NaaQo2nTjuRLE?filename=%E3%80%8A%E6%B4%BB%E7%9D%80%E3%80%8B%5B%E5%87%BA%E4%B9%A6%E7%89%88%5D_qinkan.net.epub

  • 《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引发的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的历史相对来说并不算长久,从独立战争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美洲印第安人已经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然而,北美洲的文学在独立战争之前主要是一些宗教诗歌,直到独立战争后,美国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学。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成为一个独立国家,80年后,美国爆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即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参战人数高达35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志愿兵,这场战争造成了大量伤残和死亡,死亡人数高达百万。

    为什么会爆发这场大战呢?原来,在美国独立后,尽管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国内的种族压迫问题一直存在,尤其在美国南方地区更加明显。

    南方地区以种植园经济为主,数百万黑奴每天为白人奴隶主辛勤劳作,却连最基本的人权都没有。

    1861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顺应民意,他决心废除蓄奴制度。然而,在林肯出手之前,南方的奴隶主们却先下手为强。

    最终,南北战争持续了5年,以北方的胜利结束。

    在战争期间,林肯在白宫接见了当时的女作家斯托夫人,并声称这场战争是因为她的书而引发的。斯托夫人的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于1852年首次连载,立即引起了巨大反响。仅在第一年,就印刷了100多版,并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斯托夫人最初并没有预料到这部小说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最初,一家杂志同意连载小说的三四期,但故事越写越长,人物形象越写越栩栩如生,最后连载了四十多期。斯托夫人曾感慨地说:“这部小说是上帝的作品,我只是他手中的一支笔!”

    后来,小说出版成单行本,首印五千册,两天就售罄!随后,八家出版社一起印刷,一年内印刷了三十万册,仍然供不应求。甚至英国和欧洲的出版公司也加入其中,一年内售出了二百五十万册!

    可以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为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部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奴隶汤姆叔叔一家在南方种植园主家中辛勤劳作的生活。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对待生活还算平静。然而,当种植园主家破产后,他们被迫分离。汤姆叔叔被卖到远方,经历了苦难和残酷的奴役。

    在途中,汤姆叔叔救起了一名白人女孩,并得到她父亲的感激。然而,后来他又落入了另一个凶残的奴隶主手中,遭受残酷的虐待。

    最终,汤姆叔叔因为保护其他奴隶而被殴打致死。他的死触动了他的主人乔治,乔治以汤姆叔叔的名义解放了所有的黑奴,并希望他们通过《汤姆叔叔的小屋》来铭记自由的重要性。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版,揭示和描绘了黑奴的悲惨生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成为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之一,仅次于《圣经》。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但《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版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这本小说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让人们对奴隶制度的残酷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废奴运动的发展。

    因此,美国总统林肯将斯托夫人形容为“写了一本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参考文献:
    [1] 《汤姆叔叔的小屋》:文学与历史的交汇点. Retrieved from here.


    破坏了社会的共识就破坏了统治的基础!社会围绕一个共同认可的“故事”而存在!

  • 《万历十五年》: 重写历史的艺术

    20世纪最后几十年间,中国大陆和台湾读者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非黄仁宇莫属。他的代表作《万历十五年》,从一个平凡无奇的年份出发,绘制了明王朝兴衰的全景。这部充满激情和才华的作品,打破了学术界的定式,为读者呈现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叙事方式。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这部经典之作的成功之处:

    1. 把握时代脉搏,迎合读者需求。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历史学界普遍呈现僵化、沉闷的局面。《万历十五年》的出现,让读者重新感受到历史的生动性和多元性,引发了广泛关注。
    2. 独特的叙事策略。黄仁宇选择了一个平淡无奇的年份,通过六个人物的失败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明王朝的内在矛盾和必然消亡。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入胜,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叙述方式深受读者欢迎。
    3. 清晰的历史观。黄仁宇提出,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关键在于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 —— 组织简单、效率低下,而缺乏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这种”大历史观”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明了的通史框架。
    4. 作者独特的个人经历。”半路出家”的黄仁宇,既没有被学术圈的”规矩”所驯化,又保持着对历史的草根式兴趣。他的作品都源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富有强烈的个性特色,这正是它广受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然而,黄仁宇的成功并未获得学界的一致认可。他的”大历史观”和散文化的写作风格,被一些正统学者视为”粗糙”、”不严谨”。他们认为黄仁宇缺乏扎实的学术功底,其作品”史学价值甚微”。

    这种对立反映了当代史学研究日益专业化、封闭化的弊端。学界过度强调考证、分析,忽视了历史研究的”致用”价值。而像黄仁宇这样的”半路出家”,却往往能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满足普通读者对历史知识的需求。

    “黄仁宇现象”无疑为历史学界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反思,史学研究究竟应该为谁服务?是应该自我封闭,沉浸于学术殿堂,还是应该主动走向社会,实现知识的普及和传播?相信通过这些反思,历史学必将迈向一个更加开放、活跃的新纪元。


    《黄仁宇与”大历史观”》

    我们从前辈历史学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经历和著作《万历十五年》的创作历程中,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启示:历史研究应该跳出狭隘的学术殿堂,真正服务于广大读者。

    黄仁宇先生生平大起大落,从十四岁就开始在报刊发文,十八岁就读南开理工,后来又投身抗战,负伤入美深造,最终成为历史学者。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一度在学术界遭受冷遇和解聘,但凭借自己独特的”大历史观”,最终在普通读者中大获成功。

    黄先生的代表作《万历十五年》,在首次投稿时遭到美国众多出版社的退稿,原因是这部作品在学术界看来”不伦不类”,既不像传统的历史专著,也不像学术论文。但就是这种混合了散文、小说和学术论述的独特写法,反而深受普通读者的喜爱。这部被视为”历史界的琼瑶”的作品,在大陆和台湾迅速成为畅销书,直至今日依然影响力巨大。

    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黄仁宇保持了强烈的个性和独特视角,他的历史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学术问题,更多地源自于对个人生命困惑的思考。他的”大历史观”虽然遭到学界主流的批评,但却很好地契合了普通读者迫切了解中国历史全貌的需求。他巧妙地将复杂的历史事件转化为一个个生动动人的故事,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与此同时,学界对黄仁宇的抵触也反映出了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在学术日益专业化的今天,不少历史学者过于注重考据和分析技巧,忽视了学术研究的”致用”价值,史学也越来越远离广大读者。这种状况下,黄仁宇这样的”半路出家”反而能够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广阔的视野,为普通读者提供新鲜而动人的历史叙述。

    可以说,”黄仁宇现象”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历史研究应该跳出狭小的学术场域,真正服务于社会,回应普通大众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多像黄仁宇一样,能够将深厚的学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著作,让历史学真正发挥其独特魅力,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只有这样,历史研究才能真正担当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 从”腿劲不能下跪”到”上岸便倒”—清帝国的伪知识与悲剧性误判

    引言

    1840年,英军叩关,两江总督裕谦负责镇海防务。裕谦在奏报中对击败洋人表现出极大的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一个广为流传的常识:”夷人腰硬腿直,一击便倒”。裕谦笃信洋人都是些无法弯腰屈腿的蛮夷,一旦上了岸就没有战斗力。

    这种认知并非裕谦孤立的想法,而是清帝国上下都普遍认同的伪常识。历史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这一谬论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并在两百年的时间里根深蒂固地成为了人人信以为真的所谓”真知灼见”。

    本文将梳理这一伪知识的形成与蔓延过程,探究其如何最终导致了清帝国在1840年对英军的悲剧性失利。

    洋人”腿劲不能下跪”的谬论与乾隆时期的马戛尔尼使团

    伪知识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访清帝国时发生的一幕。

    当时,清廷试图将来访的使团当作藩属国的朝贡使臣,要求他们三跪九叩。但马戛尔尼坚持不肯如此做。双方因此发生了激烈冲突。为了讨好乾隆皇帝,负责接待的钦差大臣徵瑞竟然上奏谎称,马戛尔尼等人之所以不肯三跪九叩,是因为”西洋人用布扎腿,跪拜不便”。

    乾隆看到这份奏折后,立即给徵瑞下达了一道谕旨。谕旨中明确指出,自己曾听说”西洋人用布扎腿,跪拜不便”,所以他们的国家”没有叩头这种礼节,只会脱帽鞠躬点头”。乾隆皇帝还贴心地告诉徵瑞,虽然洋人的腿”俱用布扎缚不能拜跪”,但在叩见时”何妨暂时松解”,待礼毕后”再行扎缚亦属甚便”。

    可事实上,徵瑞从未说过洋人”用布扎腿,跪拜不便”这种话。但面对皇帝的谕旨,即便他们心中很清楚马戛尔尼等人的膝盖并没有什么问题,也不敢当面纠正。于是,徵瑞只好在回奏中照单全收,声称自己仔细观察后发现使团随从都是”绑腿甚紧”,因此才无法下跪叩头。

    皇帝的话当然是绝对正确的,谁也不敢质疑。于是,这一荒谬的说法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常识。

    “腿劲不能下跪”的谬论加固

    这一谎言在1816年英国阿美士德使团来访时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当时,嘉庆皇帝仍然坚持要使团三跪九叩。阿美士德使团拒绝配合,双方陷入了僵局。后来,大臣孙玉庭告诉嘉庆皇帝,自己在广东时曾经召见过英国使臣,发现他们”两腿裤袜绷紧直立而不能曲”,只能勉强行”弓身俯伏”之礼。这番话让嘉庆皇帝找到了面子,也进一步巩固了”洋人腿劲不能下跪”这一伪常识。

    从此,这一谎言就成为了清帝国上下无人敢于说破的”硬道理”。即便到了1840年英军叩关的时候,人们依旧深信洋人的腿是弯不下去的,只要上了岸就必定失去战斗力。连镇海总督裕谦都完全相信这一论调,结果导致了清军在镇海的惨败。

    悲剧的根源

    这一伪知识的形成和蔓延,最终酿成了清帝国在1840年对英军的悲剧性失利。

    清朝上下之所以会如此盲目地相信这一谬论,根源在于两点:

    一是出于满足皇帝虚荣心的需要。在马戛尔尼使团事件中,为了讨好乾隆皇帝,官员们不惜编造谎言。这种以粉饰太平为目的的谎言逐渐被强加为不可置疑的事实。

    二是出于对皇帝权威的绝对崇拜。乾隆皇帝一旦下达谕旨,哪怕内容荒谬可笑,下属官员也不敢当面反驳,只能被动接受并传播下去。

    在这样的官僚文化中,伪知识迅速成为人人皆知的”真知灼见”,充斥于清朝上下,最终酿成了1840年悲剧性的失利。

    结语

    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黄一农所言,清帝国的这一伪知识最终”砸了自己的脚”。这一教训昭示我们,当一个社会的知识体系被意识形态裹挟、被权力绑架时,必将导致严重的认知偏差和决策失误。我们应该警醒,不能让同样的悲剧在今天重演。

    参考文献:

    1.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
    2. 孙玉庭《寄圃老人自记年谱》
    3. 梁廷柟《夷氛闻記》卷二
    4. 黄一农《清代的”腿劲不能下跪”谬论及其根源》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