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从绥靖政策到亚洲太平洋战争》 New 2025-01-07 作者 C3P00 一、绥靖政策下的阴谋与背叛 在那动荡不安的1939年,坎战役期间的八月二十三日,一个足以改变世界局势的重大事件发生了——德国与苏联突然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对于欧洲那些为反法西斯而不断奔走的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来说,这简直是一种绝望的打击。他们原本还怀着一丝希望,期待着各国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法西斯势力,然而这个条约却像是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他们的热情。 后来人们才得知,这个条约中还隐藏着秘密条款,那就是德国和苏联约定共同瓜分波兰。这一举动深刻地体现出苏联的扩张主义特征。当时,苏联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威胁,一方面是对绥靖政策引发的德国入侵危险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是远东地区日本对苏联发动战争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选择了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试图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为自己谋求利益。 在日本,首相平沼骐一郎发出声明,认为欧洲形势“光怪陆离”。这简单的一句话,恰恰反映出当时日本如堕云里雾里的状态。日本深知欧洲局势的变化将对自身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又无法准确判断未来的走向。 (一)德国入侵波兰与“奇妙战争” 到了九月一日,德国突然入侵波兰。波兰是一个无辜的国家,此前它与英国和法国签订了相互援助条约。当德国入侵波兰后,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然而,在战争初期,西部战线的英法两国与德国之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即所谓的“奇妙战争”。 英法两国虽然发布了宣战文书,并且与德国相互对峙,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战斗。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40年四月。在这段时间里,士兵们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整个战线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诡异的气氛。 (二)德国的闪电战与英法的困境 1940年四月,德国打破了这种“奇妙战争”的状态。德国在西部战线使用大量飞机与坦克发动了“闪电战”,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迅速取得了成效。德国很快便征服了丹麦和挪威,五月又侵略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中立国。德国军队突破马奇诺防线后,将英法联军挤压到敦刻尔克,六月十四日占领了巴黎。这对于英法两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在此之前的10天,意大利也对英法宣战。此时的英国孤悬海外,只能死守本土。德国为了能登陆英国本土,对伦敦等重要地点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但是,在丘吉尔首相的战时内阁领导下,英国国民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挨过了残酷的大轰炸。英国人民没有被德军的狂轰滥炸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抵抗的决心。他们在废墟中重建家园,积极投入到各种防御工作中去。 二、日本的战略抉择 (一)控制东南亚地区的诱惑 控制东南亚地区的英国、法国、荷兰在欧洲的失败,给日本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占为己有,就可以强化日本的总体战体制,从而为陷入僵局的侵华战争找到出路。这种期望在日本国内日益高涨。 日本国内希望以近卫文麿为中心创建“新体制”,一举解决由于旷日持久的战争带来的诸多困难。军部、右翼、各个政党等都打着各自的算盘向近卫文麿靠近。1940年七月十七日,天皇命近卫文麿组阁,二十二日,包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和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内的第二次近卫文麿内阁正式成立。 (二)制定基本方针 七月二十六日,近卫文麿内阁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宣称“建设大东亚新秩序”。早在1938年(昭和十三年),第一次近卫文麿内阁也提倡过“东亚新秩序”,但这次的“大东亚新秩序”是更广泛地将东南亚地区也包括在内,显示出日本愈发膨胀的野心。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将其称为“大东亚共荣圈”,此后这一提法便广为人知。 1940年的七月二十七日,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原封不动地通过了陆海军制定的《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以下简称《时局处理纲要》)。其基本方针是“在推动解决对华战争的同时,伺机解决南方问题”,具体而言,“强化与德国、意大利的政治定局”,在解决南方问题需要使用武力的时候,尽量将战争对手限定于英国,也要全力以赴做好对美国作战的准备。《基本国策纲要》与《时局处理纲要》这两份文件,成为决定此后日本前进道路的重要方针。 (三)南进的第一步与三国同盟的缔结 日本开始付诸行动,首先以武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以河内和海防为中心的法属印度支那)。实际上在此之前,日本陆军已经做好了进军法属印度支那的准备,目的是寻找向南方进军的军事基地,同时切断援助蒋介石的通道。援蒋通道是以英美为中心向蒋介石政权运送援助物资的国际通道,包括法属印度支那通道、缅甸通道、中国沿海通道和从苏联而来的西北通道等四条。据推断,约一半的援助物资是通过法属印度支那通道来运输的。尽管日本军队与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进行了现场交流,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东京与法国驻日本大使安利谈判并达成了协定,但九月二十三日,日本军队无视协定内容,用武力突破了中国与印度支那的国境线,迈出了南进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之间的三国同盟缔结进展顺利。九月七日,希特勒的特使斯塔玛来到日本,双方的谈判进展神速。德国希望得到日本的合作,因为当时德国迫使英国屈服的希望渺茫,战争长期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美国积极展开对英国的援助,德国有必要阻止美国参战。日本希望通过与德国、意大利两国的合作,强化向南方进攻的基本立场,但日本海军担心缔结这种同盟有可能刺激美国,提出了承认三国同盟的前提条件,即对美开战时,盟国之间不承担自动参战的义务,而是要由各国自主决定。 九月二十七日,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在柏林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条约承认德国和意大利两国在欧洲、日本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如果三国遭到没有参加欧洲战争与中日战争的某国(暗指美国)攻击,三国约定将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彼此援助。日、德、意三国同盟的目的无非是希望推翻当时英美主导的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建立“欧洲新秩序”与“大东亚新秩序”,实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至此,日、德、意三国轴心形成。 (四)美国的反应 美国政府对日本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和日、德、意三国同盟的缔结反应激烈。美国从七月开始实行石油和废钢铁出口许可制,随后更进一步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用油等,逐渐强化了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九月则全面禁止了废钢铁的出口。这对石油和废钢铁大部分依赖从美国进口的日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十二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公开声明,美国是各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第二年三月,美国议会通过了《武器租借法案》,加强了对中国和英国的援助。由此一来,日本与美英之间的对立越发尖锐。 三、日本国内的政治体制变革 (一)大政翼赞会的设立 高举建设“大东亚新秩序”对外旗帜的近卫文麿内阁,在国内也开始建立新的政治体制。近卫文麿和他身边的一些人希望能打破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僵局,通过重新组织基于自发性的国民来完成国防国家体制的建设。对于近卫文麿的这一计划,军部希望形成与纳粹类似的“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模式,正在寻求参与政权机会的政友会、民政党等所有其他政党悉数解散,不断向近卫文麿靠拢。 1940年十月十二日,大政翼赞会成立。这是一个与首相近卫文麿本来的意向相去甚远的组织。在成立大会的发言中,总裁近卫文麿将大政翼赞会的纲领确定为“大政翼赞、臣道实践”,竭力说明就是要“尊奉上御一人(天皇),日夜各自恪尽职守,奉公尽诚”。 大政翼赞会此后多次进行组织架构改革,逐渐变成了由内务省与警察主导的行政辅助机关。其总裁由首相担任,道府县的各支部长分别由知事担任,市町村支部则由各个市町村村长或者市町村议会议长担任,通过这样的行政渠道,构成“上意下达”的体系。 实际上大政翼赞会在市町村之下还有村落会(农村地区)、町内会(都市地区),进一步向下延伸,再将每十户左右编入邻保班、邻组之中,成为将全体国民纳入其中的整齐划一的国民组织。 例如,邻组会进行通过手压水泵和水桶救火的防空演习。这些基层组织不仅要负责欢送出征士兵、进行防空演习等任务,还要摊派完成国债购买、奖励储蓄、回收贵重金属,甚至包括一部分税金征收等工作。而且,政府强制国民必须向警察告发那些反对战争、反对军队的言论,所以邻组也成为了一个国民之间相互监视的组织体系。在物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村落会、町内会、邻组成为了配给物资的渠道,与每一个国民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大政翼赞会把邻组变成自己体系的最末端,将其变成了动员国民参与战争、监视国民思想并将其禁锢划一的法西斯组织。 (二)言论控制与教育改造 1940年十二月,政府为了控制言论和形成举国一致的舆论氛围,将此前内阁之下的情报组进行改组并加以扩充,设置了情报局。次年一月公布了《新闻报纸等刊载限制令》,禁止刊登任何与军事、外交有关的机密,以及总体动员和军用资源等有关秘密事项。接着在三月修订了《治安维持法》,制定了《国防安全保护法》等,强化了控制言论自由的体制。 文部省强调以天皇为中心的国体论,“即便在我等的私人生活之中,务必念念不忘归于天皇、服务国家”(文部省发行的《臣民之道》,1941年),要求国民对天皇和国家保持绝对忠诚。在这样的背景下,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历史学者平泉澄倡导的“皇国史观”席卷了思想界和教育界。1940年(昭和十五年)历史学家津田左右吉完成了《神治时代历史研究》等四种图书的写作,通过对《古事记》《日本书纪》的文献学批判,成为日本古代史研究有划时代意义、别开生面的成果,但政府以这些著作亵渎皇室尊严为由,禁止出版发行。津田左右吉与出版发行图书的岩波书店的岩波茂雄一起被起诉,一审被判有罪(上诉审理中因时效问题而免予起诉)。 1941年(昭和十六年)三月,政府颁布《国民学校法令》。根据这一法令,所有的小学将改名为国民学校。文部省并不把“发展完善个人”作为国民学校的教育目的,而是尊奉《教育敕语》,“依皇国之道锤炼国民,扶翼无穷之皇运”。学校从培养学生个性特点和综合能力的场所,变成了造就为天皇和国家献身之臣民的“修炼道场”。 军人公然介入国民学校教科书的编纂工作,书中反映国体观念和军国主义色彩的内容极其浓厚。甚至有监督教科书编写的官员提出,所谓的艺术专业(音乐、美术)教育,“并不是要从那些体现类似主题的艺术作品中去探寻美的感动……而是要为生产和战争圣洁而死,须完美死去方可称为美”。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教授一个人生存的意义,但在当时的日本却被扭曲成教导国民要像士兵一样为天皇和国家而死。 四、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与美国关系 (一)日本的开战之路 1941年(昭和十六年)年初,日本和美国双方都出现了希望调整两国关系的动向。日本希望能从美国进口战争所必需的军用物资,同时美国则尝试尽量延缓日本武力南进。于是同年四月,日本新任驻美国大使野村吉三郎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开始日美之间的谈判。 日美两国谈判的基础是日美两国民间层面制作完成的《日美谅解案》。其中包括:(1)承认满洲国;(2)蒋介石、汪精卫政权合流;(3)以日本从中国撤军为条件,美国为中日两国和平进行斡旋;(4)缔结日美通商条约;(5)对日本获得南方资源给予援助等。赫尔国务卿提出了美国历来主张的四项原则:尊重领土与主权,不干涉内政,通商之中各国机会均等以及不改变太平洋地区的现状等。如果日本承认以上原则,那么美国愿意以《日美谅解案》为基础进行谈判。然而,野村吉三郎大使将《日美谅解案》误解为美国方面的提案,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得对日本更加有利的条件。在坚持日、德、意三国同盟的同时与美国谈判,试图两边皆能获益,这是非常困难的。日美双方都把《日美谅解案》误解为对方国家的提案,这让谈判举步维艰。 同年四月,出访德国归国途中的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莫斯科与斯大林会面,双方缔结了《日苏中立条约》。松冈洋右想把苏联拉入日、德、意三国同盟,形成四国协商的机制,以此来牵制美国,推动日本向南方进军。但苏联的想法则是面对来自德国日益迫近的威胁,希望能够在远东地区维持和平状态。缔结完《日苏中立条约》之后,松冈洋右意气风发地回到日本,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更加咄咄逼人。 然而,六月二十二日,德国对苏联突然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被打得措手不及的苏军只能节节后退,希特勒放出了“两个月内征服苏联”的豪言壮语。苏德战争的爆发让日本有些手足无措,这实际上是把苏联推向了英美阵营一边。同时,日、德、意三国同盟与《日苏中立条约》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内容。 (二)日本的决策与美国的应对 苏德开战以后,日本连日召开了大本营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在会议上,外务大臣松冈洋右认为可以放弃刚刚缔结的《日苏中立条约》,立即对苏联开战。与此同时,在诺门坎战役中吃尽苦头的日本陆军中的一部分人主张优先向南方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地区,还有一部分人则试图寻找万全之策,认为北进、南进两个方向都应该着手准备。最终,七月二日的御前会议通过了《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其中的内容包括“积极推动向南方进攻的同时,因应情势的推移伺机解决北方问题”,实际上是南北并进的政策。在强化向南方进攻态势的时候,“为达成目的,不惜与英美一战”;同时针对北方的情况,“秘密调整对苏联使用武力的准备”,如果苏德战争形势对日本有利,就发动对苏战争。 这一决定迅速付诸实施。七月七日,陆军发布总动员令,展开“关东军特种演习”。陆军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备动员,在苏联和“满洲国”的“边境线”上,配置了70万军队,包括陆军、航空兵军力的一半和坦克装甲部队的大部分。 同时南进进展也很快。日本与法国的维希政府谈判,七月二十八日以后,向法属印度支那派遣了大约四万军队,在西贡、金兰两个军港及其周边地区设置了八个机场。如此一来,英国在远东的根据地新加坡及美国统治下的菲律宾马尼拉等地,全部成为日本飞机的轰炸范围。美国立即采取反制措施,冻结日本人在美国的资产,随后决定全面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英国、荷兰也紧随其后,采取了同样的政策。 美国全面禁止石油出口,对日本的战争体制来说是重大打击。当时日本所有的石油全部依赖美国的出口,石油储备仅仅能维持两年。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向天皇上奏说:“如果发生战争,可能在一年半之内石油储备就会消耗殆尽,莫如此时发动攻击,此外别无他途。” 日美谈判也陷入僵局。为了让主张对美强硬论的外务大臣松冈洋右辞职,近卫文麿内阁提出集体辞职。七月十八日,第三次近卫文麿内阁组建,海军大将丰田贞次郎担任外务大臣。为了打破日美谈判的僵局,近卫文麿首相希望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首脑会晤。但此时罗斯福正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上会谈。八月十四日,美英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布了一系列的原则,这些原则与日本的扩张意图背道而驰,进一步加剧了日美之间的矛盾。
一、绥靖政策下的阴谋与背叛
在那动荡不安的1939年,坎战役期间的八月二十三日,一个足以改变世界局势的重大事件发生了——德国与苏联突然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对于欧洲那些为反法西斯而不断奔走的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来说,这简直是一种绝望的打击。他们原本还怀着一丝希望,期待着各国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法西斯势力,然而这个条约却像是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他们的热情。
后来人们才得知,这个条约中还隐藏着秘密条款,那就是德国和苏联约定共同瓜分波兰。这一举动深刻地体现出苏联的扩张主义特征。当时,苏联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威胁,一方面是对绥靖政策引发的德国入侵危险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是远东地区日本对苏联发动战争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选择了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试图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为自己谋求利益。
在日本,首相平沼骐一郎发出声明,认为欧洲形势“光怪陆离”。这简单的一句话,恰恰反映出当时日本如堕云里雾里的状态。日本深知欧洲局势的变化将对自身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又无法准确判断未来的走向。
(一)德国入侵波兰与“奇妙战争”
到了九月一日,德国突然入侵波兰。波兰是一个无辜的国家,此前它与英国和法国签订了相互援助条约。当德国入侵波兰后,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然而,在战争初期,西部战线的英法两国与德国之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即所谓的“奇妙战争”。
英法两国虽然发布了宣战文书,并且与德国相互对峙,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战斗。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40年四月。在这段时间里,士兵们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整个战线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诡异的气氛。
(二)德国的闪电战与英法的困境
1940年四月,德国打破了这种“奇妙战争”的状态。德国在西部战线使用大量飞机与坦克发动了“闪电战”,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迅速取得了成效。德国很快便征服了丹麦和挪威,五月又侵略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中立国。德国军队突破马奇诺防线后,将英法联军挤压到敦刻尔克,六月十四日占领了巴黎。这对于英法两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在此之前的10天,意大利也对英法宣战。此时的英国孤悬海外,只能死守本土。德国为了能登陆英国本土,对伦敦等重要地点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但是,在丘吉尔首相的战时内阁领导下,英国国民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挨过了残酷的大轰炸。英国人民没有被德军的狂轰滥炸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抵抗的决心。他们在废墟中重建家园,积极投入到各种防御工作中去。
二、日本的战略抉择
(一)控制东南亚地区的诱惑
控制东南亚地区的英国、法国、荷兰在欧洲的失败,给日本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占为己有,就可以强化日本的总体战体制,从而为陷入僵局的侵华战争找到出路。这种期望在日本国内日益高涨。
日本国内希望以近卫文麿为中心创建“新体制”,一举解决由于旷日持久的战争带来的诸多困难。军部、右翼、各个政党等都打着各自的算盘向近卫文麿靠近。1940年七月十七日,天皇命近卫文麿组阁,二十二日,包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和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内的第二次近卫文麿内阁正式成立。
(二)制定基本方针
七月二十六日,近卫文麿内阁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宣称“建设大东亚新秩序”。早在1938年(昭和十三年),第一次近卫文麿内阁也提倡过“东亚新秩序”,但这次的“大东亚新秩序”是更广泛地将东南亚地区也包括在内,显示出日本愈发膨胀的野心。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将其称为“大东亚共荣圈”,此后这一提法便广为人知。
1940年的七月二十七日,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原封不动地通过了陆海军制定的《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以下简称《时局处理纲要》)。其基本方针是“在推动解决对华战争的同时,伺机解决南方问题”,具体而言,“强化与德国、意大利的政治定局”,在解决南方问题需要使用武力的时候,尽量将战争对手限定于英国,也要全力以赴做好对美国作战的准备。《基本国策纲要》与《时局处理纲要》这两份文件,成为决定此后日本前进道路的重要方针。
(三)南进的第一步与三国同盟的缔结
日本开始付诸行动,首先以武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以河内和海防为中心的法属印度支那)。实际上在此之前,日本陆军已经做好了进军法属印度支那的准备,目的是寻找向南方进军的军事基地,同时切断援助蒋介石的通道。援蒋通道是以英美为中心向蒋介石政权运送援助物资的国际通道,包括法属印度支那通道、缅甸通道、中国沿海通道和从苏联而来的西北通道等四条。据推断,约一半的援助物资是通过法属印度支那通道来运输的。尽管日本军队与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进行了现场交流,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东京与法国驻日本大使安利谈判并达成了协定,但九月二十三日,日本军队无视协定内容,用武力突破了中国与印度支那的国境线,迈出了南进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之间的三国同盟缔结进展顺利。九月七日,希特勒的特使斯塔玛来到日本,双方的谈判进展神速。德国希望得到日本的合作,因为当时德国迫使英国屈服的希望渺茫,战争长期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美国积极展开对英国的援助,德国有必要阻止美国参战。日本希望通过与德国、意大利两国的合作,强化向南方进攻的基本立场,但日本海军担心缔结这种同盟有可能刺激美国,提出了承认三国同盟的前提条件,即对美开战时,盟国之间不承担自动参战的义务,而是要由各国自主决定。
九月二十七日,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在柏林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条约承认德国和意大利两国在欧洲、日本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如果三国遭到没有参加欧洲战争与中日战争的某国(暗指美国)攻击,三国约定将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彼此援助。日、德、意三国同盟的目的无非是希望推翻当时英美主导的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建立“欧洲新秩序”与“大东亚新秩序”,实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至此,日、德、意三国轴心形成。
(四)美国的反应
美国政府对日本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和日、德、意三国同盟的缔结反应激烈。美国从七月开始实行石油和废钢铁出口许可制,随后更进一步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用油等,逐渐强化了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九月则全面禁止了废钢铁的出口。这对石油和废钢铁大部分依赖从美国进口的日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十二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公开声明,美国是各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第二年三月,美国议会通过了《武器租借法案》,加强了对中国和英国的援助。由此一来,日本与美英之间的对立越发尖锐。
三、日本国内的政治体制变革
(一)大政翼赞会的设立
高举建设“大东亚新秩序”对外旗帜的近卫文麿内阁,在国内也开始建立新的政治体制。近卫文麿和他身边的一些人希望能打破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僵局,通过重新组织基于自发性的国民来完成国防国家体制的建设。对于近卫文麿的这一计划,军部希望形成与纳粹类似的“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模式,正在寻求参与政权机会的政友会、民政党等所有其他政党悉数解散,不断向近卫文麿靠拢。
1940年十月十二日,大政翼赞会成立。这是一个与首相近卫文麿本来的意向相去甚远的组织。在成立大会的发言中,总裁近卫文麿将大政翼赞会的纲领确定为“大政翼赞、臣道实践”,竭力说明就是要“尊奉上御一人(天皇),日夜各自恪尽职守,奉公尽诚”。
大政翼赞会此后多次进行组织架构改革,逐渐变成了由内务省与警察主导的行政辅助机关。其总裁由首相担任,道府县的各支部长分别由知事担任,市町村支部则由各个市町村村长或者市町村议会议长担任,通过这样的行政渠道,构成“上意下达”的体系。
实际上大政翼赞会在市町村之下还有村落会(农村地区)、町内会(都市地区),进一步向下延伸,再将每十户左右编入邻保班、邻组之中,成为将全体国民纳入其中的整齐划一的国民组织。
例如,邻组会进行通过手压水泵和水桶救火的防空演习。这些基层组织不仅要负责欢送出征士兵、进行防空演习等任务,还要摊派完成国债购买、奖励储蓄、回收贵重金属,甚至包括一部分税金征收等工作。而且,政府强制国民必须向警察告发那些反对战争、反对军队的言论,所以邻组也成为了一个国民之间相互监视的组织体系。在物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村落会、町内会、邻组成为了配给物资的渠道,与每一个国民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大政翼赞会把邻组变成自己体系的最末端,将其变成了动员国民参与战争、监视国民思想并将其禁锢划一的法西斯组织。
(二)言论控制与教育改造
1940年十二月,政府为了控制言论和形成举国一致的舆论氛围,将此前内阁之下的情报组进行改组并加以扩充,设置了情报局。次年一月公布了《新闻报纸等刊载限制令》,禁止刊登任何与军事、外交有关的机密,以及总体动员和军用资源等有关秘密事项。接着在三月修订了《治安维持法》,制定了《国防安全保护法》等,强化了控制言论自由的体制。
文部省强调以天皇为中心的国体论,“即便在我等的私人生活之中,务必念念不忘归于天皇、服务国家”(文部省发行的《臣民之道》,1941年),要求国民对天皇和国家保持绝对忠诚。在这样的背景下,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历史学者平泉澄倡导的“皇国史观”席卷了思想界和教育界。1940年(昭和十五年)历史学家津田左右吉完成了《神治时代历史研究》等四种图书的写作,通过对《古事记》《日本书纪》的文献学批判,成为日本古代史研究有划时代意义、别开生面的成果,但政府以这些著作亵渎皇室尊严为由,禁止出版发行。津田左右吉与出版发行图书的岩波书店的岩波茂雄一起被起诉,一审被判有罪(上诉审理中因时效问题而免予起诉)。
1941年(昭和十六年)三月,政府颁布《国民学校法令》。根据这一法令,所有的小学将改名为国民学校。文部省并不把“发展完善个人”作为国民学校的教育目的,而是尊奉《教育敕语》,“依皇国之道锤炼国民,扶翼无穷之皇运”。学校从培养学生个性特点和综合能力的场所,变成了造就为天皇和国家献身之臣民的“修炼道场”。
军人公然介入国民学校教科书的编纂工作,书中反映国体观念和军国主义色彩的内容极其浓厚。甚至有监督教科书编写的官员提出,所谓的艺术专业(音乐、美术)教育,“并不是要从那些体现类似主题的艺术作品中去探寻美的感动……而是要为生产和战争圣洁而死,须完美死去方可称为美”。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教授一个人生存的意义,但在当时的日本却被扭曲成教导国民要像士兵一样为天皇和国家而死。
四、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与美国关系
(一)日本的开战之路
1941年(昭和十六年)年初,日本和美国双方都出现了希望调整两国关系的动向。日本希望能从美国进口战争所必需的军用物资,同时美国则尝试尽量延缓日本武力南进。于是同年四月,日本新任驻美国大使野村吉三郎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开始日美之间的谈判。
日美两国谈判的基础是日美两国民间层面制作完成的《日美谅解案》。其中包括:(1)承认满洲国;(2)蒋介石、汪精卫政权合流;(3)以日本从中国撤军为条件,美国为中日两国和平进行斡旋;(4)缔结日美通商条约;(5)对日本获得南方资源给予援助等。赫尔国务卿提出了美国历来主张的四项原则:尊重领土与主权,不干涉内政,通商之中各国机会均等以及不改变太平洋地区的现状等。如果日本承认以上原则,那么美国愿意以《日美谅解案》为基础进行谈判。然而,野村吉三郎大使将《日美谅解案》误解为美国方面的提案,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得对日本更加有利的条件。在坚持日、德、意三国同盟的同时与美国谈判,试图两边皆能获益,这是非常困难的。日美双方都把《日美谅解案》误解为对方国家的提案,这让谈判举步维艰。
同年四月,出访德国归国途中的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莫斯科与斯大林会面,双方缔结了《日苏中立条约》。松冈洋右想把苏联拉入日、德、意三国同盟,形成四国协商的机制,以此来牵制美国,推动日本向南方进军。但苏联的想法则是面对来自德国日益迫近的威胁,希望能够在远东地区维持和平状态。缔结完《日苏中立条约》之后,松冈洋右意气风发地回到日本,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更加咄咄逼人。
然而,六月二十二日,德国对苏联突然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被打得措手不及的苏军只能节节后退,希特勒放出了“两个月内征服苏联”的豪言壮语。苏德战争的爆发让日本有些手足无措,这实际上是把苏联推向了英美阵营一边。同时,日、德、意三国同盟与《日苏中立条约》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内容。
(二)日本的决策与美国的应对
苏德开战以后,日本连日召开了大本营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在会议上,外务大臣松冈洋右认为可以放弃刚刚缔结的《日苏中立条约》,立即对苏联开战。与此同时,在诺门坎战役中吃尽苦头的日本陆军中的一部分人主张优先向南方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地区,还有一部分人则试图寻找万全之策,认为北进、南进两个方向都应该着手准备。最终,七月二日的御前会议通过了《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其中的内容包括“积极推动向南方进攻的同时,因应情势的推移伺机解决北方问题”,实际上是南北并进的政策。在强化向南方进攻态势的时候,“为达成目的,不惜与英美一战”;同时针对北方的情况,“秘密调整对苏联使用武力的准备”,如果苏德战争形势对日本有利,就发动对苏战争。
这一决定迅速付诸实施。七月七日,陆军发布总动员令,展开“关东军特种演习”。陆军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备动员,在苏联和“满洲国”的“边境线”上,配置了70万军队,包括陆军、航空兵军力的一半和坦克装甲部队的大部分。
同时南进进展也很快。日本与法国的维希政府谈判,七月二十八日以后,向法属印度支那派遣了大约四万军队,在西贡、金兰两个军港及其周边地区设置了八个机场。如此一来,英国在远东的根据地新加坡及美国统治下的菲律宾马尼拉等地,全部成为日本飞机的轰炸范围。美国立即采取反制措施,冻结日本人在美国的资产,随后决定全面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英国、荷兰也紧随其后,采取了同样的政策。
美国全面禁止石油出口,对日本的战争体制来说是重大打击。当时日本所有的石油全部依赖美国的出口,石油储备仅仅能维持两年。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向天皇上奏说:“如果发生战争,可能在一年半之内石油储备就会消耗殆尽,莫如此时发动攻击,此外别无他途。”
日美谈判也陷入僵局。为了让主张对美强硬论的外务大臣松冈洋右辞职,近卫文麿内阁提出集体辞职。七月十八日,第三次近卫文麿内阁组建,海军大将丰田贞次郎担任外务大臣。为了打破日美谈判的僵局,近卫文麿首相希望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首脑会晤。但此时罗斯福正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上会谈。八月十四日,美英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布了一系列的原则,这些原则与日本的扩张意图背道而驰,进一步加剧了日美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