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化的开端与全球视野下的解读》 New

张开历史的风帆,驶向明治维新的浩瀚海洋 🚢

扬帆起航——岩仓使节团的使命

扬帆起航,这便是岩仓使节团(参考第四章)。归国后,在名为《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以下简称《美欧回览实记》)的报告中,开头“例言”〔日期为一八七六年(明治九年)一月〕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明治中兴之政,乃古今未曾有之变革。”

明治维新:三大变革铸就的崭新时代

所谓“明治中兴之政”即明治维新。为何如此说呢?变革其一是将将军的权力回收于天皇,变为由天皇执政的“亲裁”制度。这一举措犹如在封建体制的大厦上打开了一个通往现代君主制的新窗口,让天皇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国家真正的主宰者。变革其二是废除各藩“分治”,变为国家统治的“一统政治”。这就像是把分散在各地的小水洼汇聚成一片广阔的湖泊,使得国家的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变革其三是撤销“锁国”之策,变为“开国”之策。这一改变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巨大门户,让日本这个曾经封闭的岛国能够呼吸到外面新鲜的思想、文化和技术的空气。

紧接着该报告又如是说道:“这三个变革中,无论哪一个的实现都至艰至难,而三者的同时实现相当于撞上‘当今豹变之运’,只能靠‘天意’,不可‘人为’。”关于这点,以下文字做了更详细的解释:“熟察其由,不得不说是催生于世界气运之变。”也就是说,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革,是因为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变革潮流的影响。当时的世界正处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这些国家不断向外扩张市场和掠夺资源。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本也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同时也意识到自身若不变革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就像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的小船,如果不及时调整航向,就可能被巨浪吞没。

在日本国内,幕府末期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频繁爆发,要求减轻赋税、改善生活条件;新兴资产阶级也在逐渐成长,他们渴望打破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而在国际上,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已经叩响了日本的大门。美国佩里的黑船来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以武力威慑的方式迫使日本开放港口,结束了长达两百多年的锁国政策。这一切都表明,日本的明治维新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明治维新的时间界定:从开国到宪法体制形成

翻开日本历史年表,我们看到在一八六八年(明治元年)的地方,标记着明治维新的字样。这一年,德川幕府倒台,明治政府成立。不过说到明治维新,如此开天辟地的一大变革又岂是在短短一年之内就能完成的呢?

那么,明治维新到底从何时开始,又到哪里结束呢?对此大家众说纷纭。这个问题与明治维新观即如何理解明治维新,有紧密的联系。本书将其范围划定为一八五三年(嘉永六年,黑船事件发生,日本开国)到一八八九年~一八九〇年(明治二十二年~二十三年,明治宪法体制形成)。具体理由如下:

在国内方面,从一八三〇年代天保年间(一八三〇年~一八四四年)开始,幕藩体制的矛盾开始逐渐明显,其蔓延至全国的广度和深度呈滚雪球式增长。例如,农民对沉重赋税的不满日益加剧,他们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争;商人阶层则因为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难以自由开展商业活动。而黑船事件带来的外部压力成为压垮体制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在国内矛盾和国际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我们认为一八五三年是维新变革的起点。

至于终点,维新之后日本暂时统一,而经历自由民权运动后,亚洲近代国家的标志——明治立宪体制应运而生。也就是说,一八八九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次年教育敕语的发布,使日本作为近代国家的法制体系和意识形态得以成形,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把此时看作明治维新的终点。然而,就私人观点而言,我认为同时把日清战争(一八九四年~一八九五年)和战后经营时期包含在内也未尝不可。相反,如果进一步压缩范围,也可将终点定为一八七七年的西南战争或一八七九年的“琉球处分”,之前我也依此范围进行过论述。不过在此要事先明确一点,本书将开国到明治宪法体制的诞生这段时期界定为明治维新,这也是当前史学界接受度很高的划分方法之一。

探索明治维新的意义:本书的写作目的

本书的目的在于明确: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整个世界史潮流中日本的开国如何定位;支撑了两个半世纪的幕府在何种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下不得不垮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幕府被推翻后成立的明治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以及幕末维新中一般民众的生活百态。

此外,放眼世界发达国家并从中探索:日本近代国家模式的维新领导者们在归国后,如何应对日渐高涨的自由民权运动?这种民权运动的最终诉求是什么?这个被称为明治维新终结点的明治宪法体制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是本书试图探求的问题。抱着以上疑问,本书在对具体历史事件进行描述的同时,试图绘制出整个明治维新的发展脉络。

第一章 何为“开国”?——黑船事件开启日本近代化大门

佩里舰队的到来:日本锁国体制的破灭

佩里为何来日?

“黑船”来矣,黑船来矣,锈迹斑驳、药研般的四艘黑舰惊现相州城崎海上,彼时嘉永六年六月三日未时上刻,正是夏日袅袅南风,吹入午睡人酣梦之际。这是关于佩里来日的一般性描述。“黑船”则是指近世初期以来颜色漆黑的外国船只。面对着锈迹斑驳、药研般发黑的巨大轮船,人们心中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这种“黑船”之前不仅出现在日本的太平洋沿岸,也屡屡出没于日本海。然而,四艘海船组成的佩里舰队给人们带来的压迫感是无可比拟的。从此,“黑船”成为佩里舰队的代名词,外来压力的标志。

但是,佩里真的是突然来的吗?对于远离信息源的一般民众来说,它确实是“惊现”,然而对于幕府当局者来说,它早已是了然于心之事,绝非“惊现”。

早在一八四四年(弘化元年),荷兰国王威廉姆二世便给将军递送了亲笔信,谈到了工业革命后欧洲形势的变化和欧洲势力进入亚洲,特别提到英国和清朝的关系,劝诫幕府放弃锁国政策,对外打开门户。对此幕府于次年回信予以拒绝。幕府的拒绝被荷兰理解为是对其一直以来垄断日本贸易所取得的既得权益的认可。但一八五二年(嘉永五年),美国的对日派遣计划一传到荷兰,荷兰马上向幕府递送了包含有同样内容的《荷兰风说书》,并提议日荷之间缔结条约。又一次遭到幕府的拒绝。

为了应对外部压力,幕府早在一八四五年(弘化二年)七月就设置了海防小组。海防小组聚集了以老中[1]为首,若年寄[2]、大小目付[3]、勘定奉行[4]、勘定吟味[5]等幕府内的能人贤士,在安政五年(一八五八年)七月因设置外国奉行、海防小组被废除之前,对幕府的海防政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佩里舰队的亚洲战略

佩里舰队从美国东海岸诺福克港出发,横跨大西洋,途经多个地区到达香港集结,然后前往琉球等地,最后抵达日本。佩里舰队在抵达日本前,先去琉球的原因是如果日本拒绝开国,佩里打算将琉球作为自己的基地。在他看来,占领这些岛屿、确保那霸港的安全从道义上讲具有正当性,也是为了应对紧急局势的万不得已之策。同时他认为帮琉球摆脱萨摩藩的压迫、促使日本开国是自己的使命。

佩里的这一意图在他签订《日美亲善条约》〔《神奈川条约》,安政元年三月三日(一八五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两年后写的意见书中有更明确的体现。佩里对在亚洲正一步步巩固地盘的英国保持着强烈的警惕,主张尽快将英国还未来得及染指的日本以及中国近海太平洋小岛纳入美国势力范围,并把台湾作为美国的贸易据点。除日本、琉球外,佩里还把从中国沿海到越南、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等国都纳入未来的规划中。而日本是这一亚洲战略中北太平洋上横卧的一条重要列岛。因此佩里对箱馆的重视不亚于对琉球(包括小笠原群岛)的重视。

佩里的对日要求

佩里对日本的要求有三点:第一,日方应保护在日本沿岸避难的美国船员的生命、财产。第二,向上述船舶供给饮用水、燃料和食物。第三,促进日美两国贸易。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与美国的捕鲸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美国捕鲸业急速发展,到四十年代后半期迎来黄金时期。因此巡游于北太平洋、日本近海的捕鲸船数量也急剧增加。而当时补给港和避难港对船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第三条的背后则是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随着纺织行业迅速腾飞,美国开始将目光投向位于西部开发延长线上的太平洋远端,试图挤入中国这个散发着无限魅力的亚洲市场。于是,跨太平洋航线的开发被提上日程。在此之前,通往中国的大西洋航线需要花费一百三十天左右,而太平洋航线能将这一时间一下缩短到原来的六分之一甚至七分之一。为了开辟这条跨太平洋北方航线,中途必须设置停泊港。而箱馆南边的日本各港便是绝佳的候选地。另一方面人们相信日本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佩里在接手前任提督奥利克的任务的同时,根据自身设计的亚洲战略,试图靠军舰大炮威慑下的海军主导型“外交法权”实现日本开国。就这样,处于锁国体制下的日本,在“武力”外交的胁迫下,被迫打开了国门。

亚洲形势: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东方诸国的挣扎

这里,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佩里来航前的亚洲形势。

在众多涌向亚洲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打头阵的是英国。十八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拉开大幕,这波浪潮到十九世纪席卷欧洲各国,并延伸向美国。当时,不断积聚的工业资本开始寻求用于机器量产的原料和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而它实现的形式首先就是将印度变为殖民地。在与东印度公司股东、官僚、军人等土地贵族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英国工业资本悍然对印度及周边地区发动侵略战争,将印度变为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粮食的供给地。然而,随着殖民统治对以农民为首的各阶层压迫的加剧,反英情绪日渐高涨。英国征服印度不久后的一八五七年(安政四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土兵兵变)爆发。虽然两年后遭镇压,但印度民众朝着推翻英国统治、走向民族统一这一共同的目标,切实迈出了第一步。

中国的屈辱史以鸦片战争拉开序幕。一八四〇年(天保十一年),面对清朝在鸦片进口方面表现出的强硬态度,英军用先进的武器大破清军,并于一八四二年(天保十三年)签订《南京条约》,继拿到香港后又强迫中国开放了广州、上海等口岸。一八五六年(安政三年),“亚罗号事件”发生。英国联合法国再次对清朝发动战争(亚罗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八六〇年(万延元年),占领北京并签订《北京条约》。至此,香港对岸的九龙半岛也被英国蚕食,清政府被迫承认贸易自由、设立租界,列强对中国的半殖民统治进一步加深。鸦片战争让中国社会更加动荡,地方治安一片混乱,催生了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反清武装起义。一八五一年(嘉永四年),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在均分土地、减轻租税、男女平等政策的感召下,以贫农为首的普通民众亦纷纷加入。佩里来日的一八五三年(嘉永六年),正值太平天国占领并定都南京之时。清军结盟英法与太平天国军对抗,战争超出了清朝与太平天国的角逐,更将外国势力拉入其中,呈现出一种民族战争的特点。然而由于太平天国高层内部分裂,一八六四年(元治元年),南京陷落,太平天国灭亡。有关鸦片战争的信息以多种形式传到了日本。各种出版物层出不穷,向民众广泛宣传了鸦片战争中清军的惨败和英国的威胁。与此同时,由于对幕府海防的批判,岭田枫江等作者遭到关押和流放。

俄罗斯也从中国北方压境而来。一八五八年(安政五年),清朝与俄罗斯签订《瑷珲条约》,这也反映了当时亚洲国家在西方列强面前的无奈与挣扎。这些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对外政策走向,促使日本认识到闭关锁国无法阻挡西方列强的脚步,只有积极变革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生存下去。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