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大明开国功臣的壮烈一生与时代悲歌 New 2024-12-25 作者 C3P00 一、塞外寒夜,英雄谢幕 北方边地的夜晚,风从塞外高原横扫而下,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像是千军万马发出的凄厉嘶鸣。在这白昼与夜晚的冷热交替中,常遇春走完了自己酷烈而又壮美的一生,年仅四十。他的离去,如同一阵狂风卷过,带走了那个时代的最后一丝战火的气息。 常遇春,这位在元末乱世中崛起的名将,与徐达并称为朱元璋身边的“哼哈二将”。徐达以谋略持重著称,而常遇春则以勇猛果敢闻名。正是他们之间的默契配合,使得朱元璋的军队在元末各路豪强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最后的赢家。因此,世人才会有“一时名将称徐与常”的说法。 二、鄱阳湖畔,生死一线 至正二十三年八月,陈友谅率号称六十万的大军倾巢来攻。这场决定生死存亡的鄱阳湖大决战,耗时三十六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水战之一。在这场战役中,常遇春的表现尤为关键。当朱元璋的座船突然发生搁浅,进退不得,情况万分紧急时,常遇春如天降神兵,射伤敌方大将张定边,并用自己的战船撞击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脱离险境。这一关键时刻的英勇表现,不仅挽救了朱元璋的性命,也扭转了整个战局。 朱元璋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赞:“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常遇春)。”这不仅是对常遇春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忠诚不二的肯定。常遇春的出现,让朱元璋得以在群雄逐鹿中站稳脚跟,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 三、龙椅上的叹息:朱元璋的悲痛与反思 常遇春的暴亡,对刚刚登上帝位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瞬间惊倒在那张在他看来尚不稳固的龙椅上。他疲惫地合上双眼,仿佛能够看到年轻的常遇春骑着他的那匹高头大马迎面而来,刚毅果决的表情如石头般坚硬。然而,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将军已经远去,只留下一片黄沙漫天的梦境。 朱元璋忍住内心的巨大悲痛,招来刘基、李善长、宋濂等人商量安排常遇春的后事。死后的常遇春享受到一个武将应得的最高荣誉。朱元璋将其追认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并封为开平王,谥曰“忠武”。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战将,死后被封谥“忠武”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将尉迟恭,另一人则是死于“莫须有”的南宋名将岳飞。而常遇春是历史上的第三人。 朱元璋对常遇春的去世感到无比惋惜,甚至在闻讯后为之辍朝三日。没有人听到,在这三天时间里,朱元璋在宫殿里深长地叹息。或许他会转念,江山大局已定,战争机器将会暂时收敛它的血盆大口,像常遇春这样的功臣悍将也将会失去他的用武之地。在这个节骨眼上,失去常遇春这样的忠诚之士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四、常遇春的崛起与命运 常遇春是凤阳府怀远人(今安徽怀远人),出身贫苦。他不甘于像自己的父辈那样困死于田间,少时随人习武。长大成人后,因不满底层生活的困窘,更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便投奔了在怀远、定远一带活动的绿林大盗刘聚。然而,刘聚不过是一个打家劫舍、四处抢掠的普通盗贼,并没有什么远图。常遇春意识到,人生不能止步于此,他萌生了脱离盗群、另寻出路的念头。 就在这时,他遇上了率军攻打和州的朱元璋。两人初次见面,朱元璋问:“你能跟我打过长江去吗?”常遇春无比坚定地说:“将军指到哪里,我愿打到哪里,渡江之日,愿为先锋。”这句话不仅是对朱元璋的忠诚表白,更是对自己未来的承诺。从此,常遇春开始了他长达十五年的南征北讨生涯。 朱元璋对常遇春极为器重,每逢大战来临,都要单独召见他。常遇春也不负所望,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常遇春的辉煌背后,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阴影。 五、杀降屠城:常遇春的争议与反思 尽管常遇春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但他也有一些令人诟病的行为。最令世人诟病的是他曾经有过杀戮降将的耻辱经历。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九月,常遇春与陈友谅大战,活埋投降士兵三千多人。徐达阻拦未果,常遇春的理由是:“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这种做法虽然在当时被视为防止叛乱的有效手段,但在后世看来,无疑是残忍且不道德的。 洪武元年,常遇春率兵攻伐张士诚所占据的泰州,久攻不下后,他下令屠城,导致泰州百姓非死即逃,城空地荒。同样是在这一年,常遇春在攻破潍县城后,下令屠杀全部元兵及大部分城内居民。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杀降不祥”的传统观念,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关于常遇春为何会对“杀降屠城”情有独钟,有多种解释。一种说法是,他对那些放弃自己阵营转而投靠他的士卒始终存有疑虑,认为他们可能是诈降,为了免除后患,便将他们一杀了之。另一种说法是,某些城池久攻不下,使他的军队蒙受了重大损失,这激怒了生性孤傲、冷血多疑的常遇春,破城之时便成了他泄愤之时。还有一种说法是,降兵需要大量粮草养活,且收服不易,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常遇春选择将降兵杀掉,一了百了。 无论哪种解释,都无法掩盖常遇春在这些事件中的冷酷无情。一个对自己声誉都不爱惜的武将,就算再能打,也不可能在政治上有远大的图谋,充其量不过是一部战争的机器而已。 六、过劳而死:常遇春的悲剧结局 至于常遇春到底是怎么死的,自明朝以来有着各种版本的演绎。今日看来,常遇春死于“过劳”二字是最为合理的解释。一个一天到晚忙于军务,打起仗来又不惜命,体力、脑力严重透支的武将,出现猝死的可能性极大。 尤其是在北伐期间,生于淮河流域的常遇春到了漠北极寒极燥之所,在饮食方面也有很大不同,无非是烈酒块肉,根本谈不上精粮蔬菜。身为武将,他们身上的装备也有不同,常遇春身上披的铠甲到了北方,在舒适度上根本无法跟蒙古人穿的皮甲长袍保湿恒温相比。 北方的七月份,日照时间长,阳光猛烈,护身的铠甲成了一副传热导体,一场恶仗打下来,大汗之后必然会导致全身脱水,又加上早晚温差大,冷风刺骨。按照现代中医的说法就是:“邪气入侵,中风致病。” 随着天下既定,朱元璋在洪武年间大行杀戮之风,很多开国功臣成为大明英烈谱上的一个个血腥的符号,屈死的冤魂。于是,关于常遇春之死,民间也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明代王文禄就在他所著的《龙兴慈记》里记载了一个带有因果报应色彩的故事:常遇春因为触怒了朱元璋,最终落下了癫痫病,暴病而死。然而,这些故事更多是后人的想象,难以考证其真实性。 七、站在1368年的门槛回望 至正二十七年十二月的应天府(南京城),似乎在一夜之间,这里的坊巷庭院由最初的热闹走向平静,又似乎不是一般意义的平静,像是一场狂欢来临前的期盼与等待。从洪武门到承天门,在这条城市的中轴线上,大大小小的瓦舍勾栏粉刷一新,各家商铺也换了颜面。随着人流穿过御街,两侧是即将启用的大明中央机关府衙。过了承天门,就进入了即将启用的宫城。 十二月十一日,李善长率文武百官奉表劝进。表文大致内容如下:天下已经扫平,那些期盼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需要一个圣明君主。只有你吴王殿下登基,才能顺乎天心民意。在李善长递交的这份表文中密密麻麻地签满了名字,有李善长、刘基、朱升、宋濂等一大批文人智士的名字,也有徐达、周德兴、汤和、常遇春等一大批带兵将领的名字。凡在朱元璋手下担任军政要职的人,都在这本奏折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朱元璋看罢表文报以哈哈一笑,然后将奏折还与李善长。他言道:“当年我攻下徽州路的时候,三顾茅庐请自己的本家朱升出山,当时,朱升送我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六年来,这三句话九个字,我始终不敢忘记。” 李善长好像料到朱元璋会有这么一说,赶忙接话道:“吴王,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朱先生六年前劝你暂缓称王称霸,是因为我们的实力当时还不够强大,如果称王称霸,则容易引起四面强敌的围攻。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放眼天下,唯吴王独尊。你现在称帝,而且可以归拢天下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你现在已经贵为吴王,登基称帝之后,天下民心尽归焉!” 朱元璋自然会谦让一番,说自己功德浅薄,还不足以当此造福万民的皇帝重任。更何况朱家军也仅仅控制了半壁江山,还不到最后登位的时候。然而,文武百官的话不可当真,而朱元璋所说的那些自谦之语也只是应景之词。既然这些都是政治舞台上必须要走完的程序,李善长等人只好继续配合,表演跪地叩头请求的戏码。 最终,朱元璋还是顺天应人,被迫来当这个皇帝了。他深知,为了达到光明的目的,有时要用不光明的手段。这不是谁定的规则,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中国的老百姓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群体之一,他们能够忍受命运在这块生存土地上的无情碾压。而那些踏着他们的尸骨走出来的英雄人物,又有谁不是一次又一次打着老百姓的旗号掀起滔天巨浪。 常遇春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的壮烈一生,既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巅峰,也是那个乱世的缩影。他在战场上留下了无数传奇,但也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常遇春的故事终将成为一段遥远的记忆,但他的精神和影响,却永远留在了那个时代的天空中。 🌟 总结而言,常遇春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复杂。他既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将领,也是那个时代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勇猛与忠诚让他成为了大明开国的重要功臣,但他的冷酷与残暴也让后人对他产生了诸多质疑。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常遇春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缩影。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英雄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一个新的帝国即将崛起。 🏰
一、塞外寒夜,英雄谢幕
北方边地的夜晚,风从塞外高原横扫而下,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像是千军万马发出的凄厉嘶鸣。在这白昼与夜晚的冷热交替中,常遇春走完了自己酷烈而又壮美的一生,年仅四十。他的离去,如同一阵狂风卷过,带走了那个时代的最后一丝战火的气息。
常遇春,这位在元末乱世中崛起的名将,与徐达并称为朱元璋身边的“哼哈二将”。徐达以谋略持重著称,而常遇春则以勇猛果敢闻名。正是他们之间的默契配合,使得朱元璋的军队在元末各路豪强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最后的赢家。因此,世人才会有“一时名将称徐与常”的说法。
二、鄱阳湖畔,生死一线
至正二十三年八月,陈友谅率号称六十万的大军倾巢来攻。这场决定生死存亡的鄱阳湖大决战,耗时三十六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水战之一。在这场战役中,常遇春的表现尤为关键。当朱元璋的座船突然发生搁浅,进退不得,情况万分紧急时,常遇春如天降神兵,射伤敌方大将张定边,并用自己的战船撞击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脱离险境。这一关键时刻的英勇表现,不仅挽救了朱元璋的性命,也扭转了整个战局。
朱元璋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赞:“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常遇春)。”这不仅是对常遇春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忠诚不二的肯定。常遇春的出现,让朱元璋得以在群雄逐鹿中站稳脚跟,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
三、龙椅上的叹息:朱元璋的悲痛与反思
常遇春的暴亡,对刚刚登上帝位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瞬间惊倒在那张在他看来尚不稳固的龙椅上。他疲惫地合上双眼,仿佛能够看到年轻的常遇春骑着他的那匹高头大马迎面而来,刚毅果决的表情如石头般坚硬。然而,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将军已经远去,只留下一片黄沙漫天的梦境。
朱元璋忍住内心的巨大悲痛,招来刘基、李善长、宋濂等人商量安排常遇春的后事。死后的常遇春享受到一个武将应得的最高荣誉。朱元璋将其追认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并封为开平王,谥曰“忠武”。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战将,死后被封谥“忠武”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将尉迟恭,另一人则是死于“莫须有”的南宋名将岳飞。而常遇春是历史上的第三人。
朱元璋对常遇春的去世感到无比惋惜,甚至在闻讯后为之辍朝三日。没有人听到,在这三天时间里,朱元璋在宫殿里深长地叹息。或许他会转念,江山大局已定,战争机器将会暂时收敛它的血盆大口,像常遇春这样的功臣悍将也将会失去他的用武之地。在这个节骨眼上,失去常遇春这样的忠诚之士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四、常遇春的崛起与命运
常遇春是凤阳府怀远人(今安徽怀远人),出身贫苦。他不甘于像自己的父辈那样困死于田间,少时随人习武。长大成人后,因不满底层生活的困窘,更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便投奔了在怀远、定远一带活动的绿林大盗刘聚。然而,刘聚不过是一个打家劫舍、四处抢掠的普通盗贼,并没有什么远图。常遇春意识到,人生不能止步于此,他萌生了脱离盗群、另寻出路的念头。
就在这时,他遇上了率军攻打和州的朱元璋。两人初次见面,朱元璋问:“你能跟我打过长江去吗?”常遇春无比坚定地说:“将军指到哪里,我愿打到哪里,渡江之日,愿为先锋。”这句话不仅是对朱元璋的忠诚表白,更是对自己未来的承诺。从此,常遇春开始了他长达十五年的南征北讨生涯。
朱元璋对常遇春极为器重,每逢大战来临,都要单独召见他。常遇春也不负所望,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常遇春的辉煌背后,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阴影。
五、杀降屠城:常遇春的争议与反思
尽管常遇春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但他也有一些令人诟病的行为。最令世人诟病的是他曾经有过杀戮降将的耻辱经历。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九月,常遇春与陈友谅大战,活埋投降士兵三千多人。徐达阻拦未果,常遇春的理由是:“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这种做法虽然在当时被视为防止叛乱的有效手段,但在后世看来,无疑是残忍且不道德的。
洪武元年,常遇春率兵攻伐张士诚所占据的泰州,久攻不下后,他下令屠城,导致泰州百姓非死即逃,城空地荒。同样是在这一年,常遇春在攻破潍县城后,下令屠杀全部元兵及大部分城内居民。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杀降不祥”的传统观念,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关于常遇春为何会对“杀降屠城”情有独钟,有多种解释。一种说法是,他对那些放弃自己阵营转而投靠他的士卒始终存有疑虑,认为他们可能是诈降,为了免除后患,便将他们一杀了之。另一种说法是,某些城池久攻不下,使他的军队蒙受了重大损失,这激怒了生性孤傲、冷血多疑的常遇春,破城之时便成了他泄愤之时。还有一种说法是,降兵需要大量粮草养活,且收服不易,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常遇春选择将降兵杀掉,一了百了。
无论哪种解释,都无法掩盖常遇春在这些事件中的冷酷无情。一个对自己声誉都不爱惜的武将,就算再能打,也不可能在政治上有远大的图谋,充其量不过是一部战争的机器而已。
六、过劳而死:常遇春的悲剧结局
至于常遇春到底是怎么死的,自明朝以来有着各种版本的演绎。今日看来,常遇春死于“过劳”二字是最为合理的解释。一个一天到晚忙于军务,打起仗来又不惜命,体力、脑力严重透支的武将,出现猝死的可能性极大。
尤其是在北伐期间,生于淮河流域的常遇春到了漠北极寒极燥之所,在饮食方面也有很大不同,无非是烈酒块肉,根本谈不上精粮蔬菜。身为武将,他们身上的装备也有不同,常遇春身上披的铠甲到了北方,在舒适度上根本无法跟蒙古人穿的皮甲长袍保湿恒温相比。
北方的七月份,日照时间长,阳光猛烈,护身的铠甲成了一副传热导体,一场恶仗打下来,大汗之后必然会导致全身脱水,又加上早晚温差大,冷风刺骨。按照现代中医的说法就是:“邪气入侵,中风致病。”
随着天下既定,朱元璋在洪武年间大行杀戮之风,很多开国功臣成为大明英烈谱上的一个个血腥的符号,屈死的冤魂。于是,关于常遇春之死,民间也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明代王文禄就在他所著的《龙兴慈记》里记载了一个带有因果报应色彩的故事:常遇春因为触怒了朱元璋,最终落下了癫痫病,暴病而死。然而,这些故事更多是后人的想象,难以考证其真实性。
七、站在1368年的门槛回望
至正二十七年十二月的应天府(南京城),似乎在一夜之间,这里的坊巷庭院由最初的热闹走向平静,又似乎不是一般意义的平静,像是一场狂欢来临前的期盼与等待。从洪武门到承天门,在这条城市的中轴线上,大大小小的瓦舍勾栏粉刷一新,各家商铺也换了颜面。随着人流穿过御街,两侧是即将启用的大明中央机关府衙。过了承天门,就进入了即将启用的宫城。
十二月十一日,李善长率文武百官奉表劝进。表文大致内容如下:天下已经扫平,那些期盼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需要一个圣明君主。只有你吴王殿下登基,才能顺乎天心民意。在李善长递交的这份表文中密密麻麻地签满了名字,有李善长、刘基、朱升、宋濂等一大批文人智士的名字,也有徐达、周德兴、汤和、常遇春等一大批带兵将领的名字。凡在朱元璋手下担任军政要职的人,都在这本奏折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朱元璋看罢表文报以哈哈一笑,然后将奏折还与李善长。他言道:“当年我攻下徽州路的时候,三顾茅庐请自己的本家朱升出山,当时,朱升送我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六年来,这三句话九个字,我始终不敢忘记。”
李善长好像料到朱元璋会有这么一说,赶忙接话道:“吴王,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朱先生六年前劝你暂缓称王称霸,是因为我们的实力当时还不够强大,如果称王称霸,则容易引起四面强敌的围攻。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放眼天下,唯吴王独尊。你现在称帝,而且可以归拢天下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你现在已经贵为吴王,登基称帝之后,天下民心尽归焉!”
朱元璋自然会谦让一番,说自己功德浅薄,还不足以当此造福万民的皇帝重任。更何况朱家军也仅仅控制了半壁江山,还不到最后登位的时候。然而,文武百官的话不可当真,而朱元璋所说的那些自谦之语也只是应景之词。既然这些都是政治舞台上必须要走完的程序,李善长等人只好继续配合,表演跪地叩头请求的戏码。
最终,朱元璋还是顺天应人,被迫来当这个皇帝了。他深知,为了达到光明的目的,有时要用不光明的手段。这不是谁定的规则,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中国的老百姓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群体之一,他们能够忍受命运在这块生存土地上的无情碾压。而那些踏着他们的尸骨走出来的英雄人物,又有谁不是一次又一次打着老百姓的旗号掀起滔天巨浪。
常遇春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的壮烈一生,既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巅峰,也是那个乱世的缩影。他在战场上留下了无数传奇,但也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常遇春的故事终将成为一段遥远的记忆,但他的精神和影响,却永远留在了那个时代的天空中。 🌟
总结而言,常遇春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复杂。他既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将领,也是那个时代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勇猛与忠诚让他成为了大明开国的重要功臣,但他的冷酷与残暴也让后人对他产生了诸多质疑。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常遇春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缩影。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英雄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一个新的帝国即将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