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的力量:倾听内心的声音

引言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权威和规范所左右,以至于忽略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这种现象在教育、职场和家庭中尤为明显。本文将探讨为何倾听内心的感受如此重要,并提供一系列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个人经历

教育背景下的压抑

在美国学校度过了21年的时光,我从未有过一个机会去真正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权威面前,感受被视为微不足道的东西。相反,我们被告知要服从权威,而不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导致我们逐渐习惯于思考:“人们期望我怎么做?”这种思维模式不仅让我们失去了自我,还让我们变得缺乏自信。

学校中的挫折

9岁时的一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学后,几个男孩在校外等待着打我。我躲在学校不敢回家,老师发现了之后并没有给予安慰,反而批评我“胆小怕事”。这使我意识到,即使在校园里,感受也是不被重视的。

运动场上的牺牲

几年后,作为运动员,我的感受更是微不足道。教练们非常注重“全力以赴”的精神,即使身体经受着剧痛,也要坚持比赛。有一次,我的手腕骨折了,却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是忍痛打了一个月的棒球。这不仅让我身心俱疲,也让我意识到,感受在体育领域同样被忽视。

表达感受的重要性

感受与看法的区别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表示,室友将音响的声音开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试图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他却反复表达自己的看法。最终,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没什么感受!”这让我意识到,体会和表达感受并非易事,尤其在某些职业和家庭环境中更为困难。

感受与职业形象

对于从事律师、工程师、警察、经理等职业的人来说,表达感受与他们的职业形象相冲突。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无法表达情感,那是非常悲哀的。西部乡村音乐歌手瑞芭·麦克英特尔在其父亲去世后创作了一首歌《我所不知道的最伟大的人》,这首歌引起了广泛共鸣,因为很多人渴望与父亲沟通情感,却做不到。

家庭关系中的沟通障碍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女士表示:“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她的丈夫对此毫无反应,就像一堵墙一样。这让她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通过引导,她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是孤单和希望丈夫多关心她。然而,当她直接表达这些感受时,反而让丈夫感到被指责,导致关系更加疏远。

工作中的沟通改善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家瑞士大公司的技术部门面临与其他部门沟通不畅的问题。通过鼓励他们更频繁地表达感受,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另一个案例是,一家医院管理层希望争取医生的支持,通过表达内心的不安和担忧,最终赢得了医生的信任和支持。

区分感受与想法

感受与想法的区别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需要明确区分感受与想法。例如,当一个人说“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时,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评价,而不是感受。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

感受与判断的区别

我们还需要区分感受与判断。例如,“我觉得我被误解了”这句话中的“被误解”其实是判断,而不是感受。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觉得有些郁闷。”

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感受词汇表

为了更好地表达感受,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丰富的词汇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受词汇:

感受到满足时的词汇

  • 兴奋
  • 喜悦
  • 欣喜
  • 甜蜜
  • 精力充沛
  • 兴高采烈
  • 感激
  • 感动
  • 乐观
  • 自信
  • 振作
  • 振奋
  • 开心
  • 高兴
  • 快乐
  • 愉快
  • 幸福
  • 陶醉
  • 满足
  • 欣慰
  • 心旷神怡
  • 喜出望外
  • 平静
  • 自在
  • 舒适
  • 放松
  • 踏实
  • 安全
  • 温暖
  • 放心
  • 无忧无虑

感受到不满时的词汇

  • 害怕
  • 担心
  • 焦虑
  • 忧虑
  • 着急
  • 紧张
  • 心神不宁
  • 心烦意乱
  • 忧伤
  • 沮丧
  • 灰心
  • 气馁
  • 泄气
  • 绝望
  • 伤感
  • 凄凉
  • 悲伤
  • 恼怒
  • 愤怒
  • 烦恼
  • 苦恼
  • 生气
  • 厌烦
  • 不满
  • 不快
  • 不耐烦
  • 不高兴
  • 震惊
  • 失望
  • 困惑
  • 茫然
  • 寂寞
  • 孤独
  • 郁闷
  • 难过
  • 悲观
  • 沉重
  • 麻木
  • 精疲力尽
  • 委靡不振
  • 疲惫不堪
  • 昏昏欲睡
  • 无精打采
  • 尴尬
  • 惭愧
  • 内疚
  • 妒忌
  • 遗憾
  • 不舒服

表达感受的练习

练习二:表达感受

以下是一些句子,请判断哪些句子表达了感受:

  1. “我觉得你不爱我。”
  2. “你要离开,我很难过。”
  3. “当你说那句话时,我感到害怕。”
  4. “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会觉得你不在乎我。”
  5. “你能来,我很高兴。”
  6. “你真可恶。”
  7. “我想打你。”
  8. “我觉得我被人误解了。”
  9. “你帮我的忙,我很开心。”
  10. “我是个没用的人。”

答案

解析:

  1. 不同意。这句话表达的是对他人行为的判断,而不是感受。
  2. 同意。这句话表达了感受。
  3. 同意。这句话表达了感受。
  4. 不同意。这句话表达的是对他人行为的判断。
  5. 同意。这句话表达了感受。
  6. 不同意。这句话表达的是对他人行为的评价。
  7. 不同意。这句话表达的是想法。
  8. 不同意。这句话表达的是对他人行为的判断。
  9. 同意。这句话表达了感受。
  10. 不同意。这句话表达的是自我评价。

感受的根源

听到不中听的话:四种选择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和期待。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1. 认为自己犯了错:这会导致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2. 指责对方:这会导致恼怒。
  3. 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4. 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

示例

例如,当某人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应:

  • 内疚:“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
  • 反驳:“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
  • 了解自己:“我感到有些伤心,因为我看重信任和接纳。”
  • 理解他人:“他可能感到受伤,因为他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结论

倾听内心的感受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和区分感受与想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彼此。感受不仅是个人情绪的体现,更是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的基础。让我们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用真诚和理解去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多投票
最新 最旧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