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步网
作者:
在
在历史长河中,政治家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治理国家。本文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公民的君主国和教会的君主国的特性,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权力运作中的智慧与策略。这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权力本质的深刻剖析。
公民的君主国(principato civile)是指一个平民出身的公民通过其同胞的支持而成为祖国的君主。这种国家的获得既不完全依靠德能(virtù),也不完全依靠机运(fortuna),而是需要一种幸运的机巧(astuzia fortunata)。通常情况下,君权的取得要么是依靠人民(populo)的支持,要么是依靠大人物(grandi)的支持。
在一个城市里,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脾性:人民欲求不受大人物的支配和压迫,而大人物则欲求支配和压迫人民。这种对立使得城市可能产生三种结果——君主统治(principato)、自由(libertà)或无政府状态(licenzia)。
当大人物看到自己无法抵抗人民时,他们可能会赋予某个人声望,使其成为君主,以实现自己的欲望。同样地,当人民发现自己无法抵抗大人物时,也会赋予某个人声望,使其成为君主,以便依靠他的权威保护自己。
一个人如果通过人民的支持而成为君主,他将更容易维持自己的地位。这是因为:
此外,持守正派而不损害他人的人很难满足大人物的需求,但却可以让人民感到满足。因为人民的目的比大人物的目的更加正当——大人物想要进行压迫,而人民只是想要不受压迫。
一位君主必须能够防范怀有敌意的人民和大人物。对于人民来说,他们的数量众多,因此君主可以通过给予他们好处来赢得他们的支持。而对于大人物而言,他们人数较少但更有远见和机巧,因此君主需要格外小心。
以斯巴达人的君主纳比斯为例,他抵御了全希腊人和一支罗马常胜军的围攻,保卫了自己的国家。当危难降临时,他只需要对付少数人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但如果他是与人民为敌的话,这点就显得不足为外人道矣。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罗马的格拉古兄弟和佛罗伦萨的乔治·斯卡利大人的遭遇中看出,“以人民为基础,犹如筑室于泥沙”这一格言的真确性。但如果一位君主知道如何发号施令,是一个有勇气的人,身处逆境而不畏惧,其他方面也能够做到有备无患,并且以他的精神意志与秩序激励大多数人民;那么,他将绝不会被他们背弃,并且他将会看到他打下的基础是牢靠的。
教会的君主国(principato ecclesiastico)具有独特的性质。获取这种国家要么依靠德能,要么依靠机运;但维持它却不需要这两者,因为它们是靠在宗教中变得古老的秩序来维护的,这种秩序十分强大,且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它们使君主执掌国家,却不管他们的行事和生活如何。
这些君主虽然拥有国家却不用加以防卫,拥有臣民却不用加以统治。他们的国家虽然没有防卫却没有被褫夺,其臣民虽然没有统治却无须顾虑:他们既没有想过也没有能力背弃这种君主。因此,只有这样的君主国才是安全稳固的、幸福的。
在亚历山大六世之前,意大利的主权者非常轻视教会的世俗权力。然而,亚历山大六世继位后,充分说明了一位教皇可以利用金钱与武力使自己的气焰达到何等程度之盛。他利用瓦伦蒂诺公爵作为工具,并且利用法国入侵的机会,做了许多事情,虽然他的意图本来可能并不是为了壮大教会的势力,而是为了壮大公爵的势力;但他这样做却有助于教会的势力壮大。
随后尤利乌斯二世继位,他发现教会已然壮大:她拥有整个罗马涅,而罗马的贵族诸侯被镇压了,那些派别在亚历山大的打击下也被消灭了。他还发现了在亚历山大之前从未使用过的一种积累钱财的方式,仍然可以开发利用。尤利乌斯不仅继续而且扩大了这些事情,他想为自己夺取博洛尼亚,消灭威尼斯人,并把法国人驱逐出意大利。所有这些事业他全都成功了,并且更加值得赞扬,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教会而非某个平民的地位。
圣座教皇利奥发现教皇职位已经非常强大。我们可以希望,如果说先前的教皇依靠武力使之壮大,那么当今的教皇将依靠善行和无数的其他德能使之更加壮大和受人崇敬。
在考查这些君主国的特性时,必须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位君主是否足以拥有这样一个国家,在必要时他能够自己来统治;或者,他是否始终处于依赖他人来保护的必然性之下。
第一种情况已经讨论过了,将来还要说一说它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关于第二种情况,我们无话可说,只能鼓励这种君主为自己的城镇加强防御工事、充足供应补给,不要顾虑乡村。
德意志的城市非常自由,很少有乡村,只有乐意的时候才服从皇帝。它们既不害怕皇帝也不害怕周围其他任何势力,因为它们的防御工事是如此巩固,以致谁都认为要攻占它们将旷日持久,困难重重。
这些城市建有适当的壕沟和城墙,配备充足的火炮,它们的公共库房里总是储备足够一年之用的饮水、食物与燃料;除此之外,为了让平民得到温饱而不必损耗公共储备,它们总是保持公共供给,足以让他们能够在构成城市生命线和供应平民日常生活所需之行当的那些职业中工作一年之久。此外,它们的军事训练名声远播,并有许多规章制度用来维持之。
一位君主只要拥有强固的城市,又没有使自己为人所憎恨,他就不会受到攻击;就算有人攻击他的话,也将不得不耻辱地败退,因为世事如此变幻莫测,不敢想象一个人能够让他的军队徒劳无益地围城一年之久。
有人也许要回应说,如果人民在城外有财物,眼看着它们被焚毁,他们肯定按捺不住;长期的围城和对他们自己的爱将使他们忘记君主。对此的回答是,一个强大的、英勇的君主总是能够克服所有这些困难:既要让他的臣民产生灾祸不会长久的希望,也要让他们对敌人的残酷产生恐惧,还要巧妙地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让那些他认为过于莽撞的人给他带来危险。
无论是公民的君主国还是教会的君主国,其核心都在于如何有效地运用权力。对于公民君主而言,关键在于平衡人民与大人物之间的关系,确保自己既不过分依赖一方,也不完全忽视另一方。而对于教会君主来说,其力量来源于宗教秩序的超越性,以及对世俗权力的巧妙利用。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真正的领导者必须具备洞察力、决断力和执行力。他们需要懂得何时该强硬,何时该妥协;何时该奖励,何时该惩罚。正如历史所昭示的那样,成功的君主不仅是权力的掌握者,更是智慧的实践者。
🌟 记住:权力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它。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在历史长河中,政治家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治理国家。本文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公民的君主国和教会的君主国的特性,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权力运作中的智慧与策略。这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权力本质的深刻剖析。
公民的君主国:起源与维持之道
1. 公民君主国的形成
公民的君主国(principato civile)是指一个平民出身的公民通过其同胞的支持而成为祖国的君主。这种国家的获得既不完全依靠德能(virtù),也不完全依靠机运(fortuna),而是需要一种幸运的机巧(astuzia fortunata)。通常情况下,君权的取得要么是依靠人民(populo)的支持,要么是依靠大人物(grandi)的支持。
在一个城市里,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脾性:人民欲求不受大人物的支配和压迫,而大人物则欲求支配和压迫人民。这种对立使得城市可能产生三种结果——君主统治(principato)、自由(libertà)或无政府状态(licenzia)。
当大人物看到自己无法抵抗人民时,他们可能会赋予某个人声望,使其成为君主,以实现自己的欲望。同样地,当人民发现自己无法抵抗大人物时,也会赋予某个人声望,使其成为君主,以便依靠他的权威保护自己。
2. 维持君权的策略
(1)依靠人民 vs. 依靠大人物
一个人如果通过人民的支持而成为君主,他将更容易维持自己的地位。这是因为:
此外,持守正派而不损害他人的人很难满足大人物的需求,但却可以让人民感到满足。因为人民的目的比大人物的目的更加正当——大人物想要进行压迫,而人民只是想要不受压迫。
(2)防范敌人
一位君主必须能够防范怀有敌意的人民和大人物。对于人民来说,他们的数量众多,因此君主可以通过给予他们好处来赢得他们的支持。而对于大人物而言,他们人数较少但更有远见和机巧,因此君主需要格外小心。
3. 实际案例分析
以斯巴达人的君主纳比斯为例,他抵御了全希腊人和一支罗马常胜军的围攻,保卫了自己的国家。当危难降临时,他只需要对付少数人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但如果他是与人民为敌的话,这点就显得不足为外人道矣。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罗马的格拉古兄弟和佛罗伦萨的乔治·斯卡利大人的遭遇中看出,“以人民为基础,犹如筑室于泥沙”这一格言的真确性。但如果一位君主知道如何发号施令,是一个有勇气的人,身处逆境而不畏惧,其他方面也能够做到有备无患,并且以他的精神意志与秩序激励大多数人民;那么,他将绝不会被他们背弃,并且他将会看到他打下的基础是牢靠的。
教会的君主国:超越性的力量
1. 教会君主国的独特性
教会的君主国(principato ecclesiastico)具有独特的性质。获取这种国家要么依靠德能,要么依靠机运;但维持它却不需要这两者,因为它们是靠在宗教中变得古老的秩序来维护的,这种秩序十分强大,且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它们使君主执掌国家,却不管他们的行事和生活如何。
这些君主虽然拥有国家却不用加以防卫,拥有臣民却不用加以统治。他们的国家虽然没有防卫却没有被褫夺,其臣民虽然没有统治却无须顾虑:他们既没有想过也没有能力背弃这种君主。因此,只有这样的君主国才是安全稳固的、幸福的。
2. 教会世俗权力的扩张
在亚历山大六世之前,意大利的主权者非常轻视教会的世俗权力。然而,亚历山大六世继位后,充分说明了一位教皇可以利用金钱与武力使自己的气焰达到何等程度之盛。他利用瓦伦蒂诺公爵作为工具,并且利用法国入侵的机会,做了许多事情,虽然他的意图本来可能并不是为了壮大教会的势力,而是为了壮大公爵的势力;但他这样做却有助于教会的势力壮大。
随后尤利乌斯二世继位,他发现教会已然壮大:她拥有整个罗马涅,而罗马的贵族诸侯被镇压了,那些派别在亚历山大的打击下也被消灭了。他还发现了在亚历山大之前从未使用过的一种积累钱财的方式,仍然可以开发利用。尤利乌斯不仅继续而且扩大了这些事情,他想为自己夺取博洛尼亚,消灭威尼斯人,并把法国人驱逐出意大利。所有这些事业他全都成功了,并且更加值得赞扬,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教会而非某个平民的地位。
3. 权力的本质与未来展望
圣座教皇利奥发现教皇职位已经非常强大。我们可以希望,如果说先前的教皇依靠武力使之壮大,那么当今的教皇将依靠善行和无数的其他德能使之更加壮大和受人崇敬。
应当以何种方式衡量一切君主国的力量
1. 国家力量的衡量标准
在考查这些君主国的特性时,必须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位君主是否足以拥有这样一个国家,在必要时他能够自己来统治;或者,他是否始终处于依赖他人来保护的必然性之下。
第一种情况已经讨论过了,将来还要说一说它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关于第二种情况,我们无话可说,只能鼓励这种君主为自己的城镇加强防御工事、充足供应补给,不要顾虑乡村。
2. 德意志城市的例子
德意志的城市非常自由,很少有乡村,只有乐意的时候才服从皇帝。它们既不害怕皇帝也不害怕周围其他任何势力,因为它们的防御工事是如此巩固,以致谁都认为要攻占它们将旷日持久,困难重重。
这些城市建有适当的壕沟和城墙,配备充足的火炮,它们的公共库房里总是储备足够一年之用的饮水、食物与燃料;除此之外,为了让平民得到温饱而不必损耗公共储备,它们总是保持公共供给,足以让他们能够在构成城市生命线和供应平民日常生活所需之行当的那些职业中工作一年之久。此外,它们的军事训练名声远播,并有许多规章制度用来维持之。
3. 强固城市的防御策略
一位君主只要拥有强固的城市,又没有使自己为人所憎恨,他就不会受到攻击;就算有人攻击他的话,也将不得不耻辱地败退,因为世事如此变幻莫测,不敢想象一个人能够让他的军队徒劳无益地围城一年之久。
有人也许要回应说,如果人民在城外有财物,眼看着它们被焚毁,他们肯定按捺不住;长期的围城和对他们自己的爱将使他们忘记君主。对此的回答是,一个强大的、英勇的君主总是能够克服所有这些困难:既要让他的臣民产生灾祸不会长久的希望,也要让他们对敌人的残酷产生恐惧,还要巧妙地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让那些他认为过于莽撞的人给他带来危险。
总结:权力的艺术与智慧
无论是公民的君主国还是教会的君主国,其核心都在于如何有效地运用权力。对于公民君主而言,关键在于平衡人民与大人物之间的关系,确保自己既不过分依赖一方,也不完全忽视另一方。而对于教会君主来说,其力量来源于宗教秩序的超越性,以及对世俗权力的巧妙利用。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真正的领导者必须具备洞察力、决断力和执行力。他们需要懂得何时该强硬,何时该妥协;何时该奖励,何时该惩罚。正如历史所昭示的那样,成功的君主不仅是权力的掌握者,更是智慧的实践者。
🌟 记住:权力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