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步网
作者:
在
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洗礼后,欧洲大陆似乎迎来了新的生机。战争破坏的经济逐渐复苏,生活条件开始好转,国际和平受到的威胁比1914年以来任何时候都小。欧洲大陆上的暴力动乱趋于平息,文化创造和创新蓬勃发展。随着战争恐怖记忆的远去,整个欧洲仿佛获得了新生。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一个更加无忧无虑的新时代开始了,爵士乐、查尔斯顿舞、摩登女郎这些美国舶来品象征着欧洲“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人们终于对未来产生了更大的希望和乐观。
到1928年,德国外交部部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Gustav Stresemann)虽然对无根据的乐观提出了逆耳忠言,但德国经济确实有了显著好转。然而,他警告说,德国的经济依然不稳,如同在“火山上跳舞”。这个比喻不仅适用于德国,也适用于整个欧洲。尽管当时欧洲正沉浸在兴高采烈的氛围中,但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即将打破这份平静。
仅仅五年后,纽约华尔街的大崩盘引发了全球性资本主义危机,席卷欧洲,使这片大陆跌入了可怕的经济萧条漩涡。这场危机粉碎了人们对和平与繁荣的希望,破坏了民主,为新的战争铺平了道路。
大萧条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经济在“咆哮的20年代”期间过热。大量廉价货币投入消费性开支,最后流入了似乎在无限上涨的股票市场。1929年泡沫破灭时,影响远及欧洲,暴露了欧洲经济的结构性缺陷,导致欧洲极端脆弱。具体来说,战后欧洲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是严重失序的全球经济的一部分,战前的控制和平衡已不复存在。
德国在经历了1923年恶性通货膨胀的重创后,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复苏。通货膨胀基本上消除了工业债务,但工业设施大多老旧过时。政府推行了实现工业现代化及合理化的严格方案,实现了生产技术方面的进步和工业产出的大幅增加。然而,这并非完完全全的成功,反而突显了欧洲经济的一些基本结构性弱点,使德国首当其冲受到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影响。
恢复被恶性通货膨胀摧毁的货币稳定是德国复苏的关键。1923年11月,新货币“地租马克”问世,并很快赢得了公众的信心。第二年,在美国大额贷款的支持下,地租马克站稳了脚跟,采用了金本位标准,被重新命名为“帝国马克”。与此同时,道威斯计划规定德国以递增的方式分期付款,减轻了赔款负担。然而,这些款项主要是通过外国贷款支付的,尤其是来自美国的贷款。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不可逆转地登上了世界经济龙头老大的地位,英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统治地位一去不返。欧洲的国家、货币和海关都比以前增多,征收进口关税造成保护主义加剧,也加强了经济民族主义。战前经济繁荣的国家,尤其是位居前列的英国,以为能恢复往日的荣光。然而,世界已经变了。
1925年到1929年间,工业生产上升了20%。德国、比利时、法国、瑞典、芬兰、荷兰、卢森堡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增长率都高于平均数。法国和比利时的经济增长还得益于它们货币的贬值。然而,当时的形势极不稳定,美国成了最大的经济体,伦敦曾经的金融霸主地位受到了纽约和巴黎的挑战。尽管如此,到1929年为止,欧洲整体从战后破坏中的恢复仍然相当成功。
汽车生产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亨利·福特率先在美国开始了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到了30年代早期,欧洲每千人还只有7辆私家汽车,而美国是每千人183辆。尽管如此,汽车和摩托车在欧洲城市中已不再是稀罕物。电气照明也在改变着城市的风景,电能带来了在美国已经普及的家用电器。吸尘器缓慢地进入了欧洲的中产阶级家庭,电话的普及改变了办公室工作。
建造更好的新住房成为燃眉之急。到20年代末,德国的共和国政府平均每年建造30万所新房子,许多是用公共资金建的。在柏林和法兰克福,大片工人新村拔地而起。然而,这些情况并非常态,而且远不能满足需求。1927年,长期的住房荒仍未缓解,德国还有100万家庭没有自己的家。
工会的成员大为增加,它利用劳方在大战中新获得的讨价还价力量压倒资方,成功地确立了每周工作40小时的规定。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开始,40小时工作周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推行。然而,传统产业的工资走向截然不同。英国的煤矿业产能严重过剩,雇主企图降低工人工资,引发了1926年的大罢工。矿工们衣食难周,无奈只能接受矿主强加给他们的工作条件。
失业保险制在英国初次实行,覆盖了约1,200万英国工人。然而,这个办法旨在应付短期失业,而非长期的结构性失业。保险基金的资本不敷使用,只能由国家通过课税来补贴。德国的问题和英国类似,但更为严重。尽管欧洲其他国家也效仿英国引进了失业救济制度,但对工人的覆盖面更小。
农业基本上仍未实现机械化。战后的土地改革把许多大庄园分成小块,产生了大批生产力较弱的小农庄,造成了土地的零散化。大部分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在大萧条到来之前已经度日艰难。农民负债激增,令人惊心。大萧条使许多农民堕入破产的深渊,但在那之前,他们就已经滑到了深渊边缘。
随着城乡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年轻人在乡间看不到未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涌入城镇,住在拥挤肮脏的贫民窟里。美国自20世纪20年代早期开始实行更加严格的移民控制,人们不再能大量移民美国。但是,国内移徙十分活跃。只在法国一国,1921年到1931年间就有60万人离开田地,去城市的车间和工厂碰运气。
苏联没有受到国际经济起伏的影响,它的模式是国有社会主义,旨在为最终实现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分歧,没有不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基础。苏联的经济增长的确可圈可点,尽管起点较低。苏联经济复苏的速度令人瞩目。到1927—1928年,工业和农业产值都达到了1913年的水平。政府在1921年至1928年间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农民的利益与粮食生产联系起来,并允许农民在一定限制下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这个政策大获成功。
然而,苏联领导层一直在激辩如何摆脱经济落后的处境。托洛茨基力主加强国家计划经济,宁肯损害农民利益也要加快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斯大林在1924年12月宣布,党的目标只能是“在一国实现社会主义”。到那个时候,托洛茨基的影响力已经在迅速减弱。
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历了从繁荣到危机的巨大转变。经济复苏带来了短暂的希望,但也掩盖了许多根本性的问题。一旦时运不济,这些问题就暴露无遗,导致了严重的困境。尽管有些人比较谨慎,但对未来的乐观还是压倒了对灾难的预言。然而,1929年10月24日到29日纽约股票市场发生大崩盘,剧烈的冲击波传到欧洲后,对未来的乐观顷刻间消失无踪。这段历史提醒我们,繁荣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我们需要保持警惕,未雨绸缪。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繁荣的曙光 🌅
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洗礼后,欧洲大陆似乎迎来了新的生机。战争破坏的经济逐渐复苏,生活条件开始好转,国际和平受到的威胁比1914年以来任何时候都小。欧洲大陆上的暴力动乱趋于平息,文化创造和创新蓬勃发展。随着战争恐怖记忆的远去,整个欧洲仿佛获得了新生。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一个更加无忧无虑的新时代开始了,爵士乐、查尔斯顿舞、摩登女郎这些美国舶来品象征着欧洲“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人们终于对未来产生了更大的希望和乐观。
经济复苏的迹象 📈
到1928年,德国外交部部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Gustav Stresemann)虽然对无根据的乐观提出了逆耳忠言,但德国经济确实有了显著好转。然而,他警告说,德国的经济依然不稳,如同在“火山上跳舞”。这个比喻不仅适用于德国,也适用于整个欧洲。尽管当时欧洲正沉浸在兴高采烈的氛围中,但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即将打破这份平静。
经济崩溃的阴影 ☁️
仅仅五年后,纽约华尔街的大崩盘引发了全球性资本主义危机,席卷欧洲,使这片大陆跌入了可怕的经济萧条漩涡。这场危机粉碎了人们对和平与繁荣的希望,破坏了民主,为新的战争铺平了道路。
危机的本质要素 💥
大萧条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经济在“咆哮的20年代”期间过热。大量廉价货币投入消费性开支,最后流入了似乎在无限上涨的股票市场。1929年泡沫破灭时,影响远及欧洲,暴露了欧洲经济的结构性缺陷,导致欧洲极端脆弱。具体来说,战后欧洲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是严重失序的全球经济的一部分,战前的控制和平衡已不复存在。
德国的复苏与困境 🇩🇪
德国在经历了1923年恶性通货膨胀的重创后,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复苏。通货膨胀基本上消除了工业债务,但工业设施大多老旧过时。政府推行了实现工业现代化及合理化的严格方案,实现了生产技术方面的进步和工业产出的大幅增加。然而,这并非完完全全的成功,反而突显了欧洲经济的一些基本结构性弱点,使德国首当其冲受到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影响。
货币稳定与赔款问题 💸
恢复被恶性通货膨胀摧毁的货币稳定是德国复苏的关键。1923年11月,新货币“地租马克”问世,并很快赢得了公众的信心。第二年,在美国大额贷款的支持下,地租马克站稳了脚跟,采用了金本位标准,被重新命名为“帝国马克”。与此同时,道威斯计划规定德国以递增的方式分期付款,减轻了赔款负担。然而,这些款项主要是通过外国贷款支付的,尤其是来自美国的贷款。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不可逆转地登上了世界经济龙头老大的地位,英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统治地位一去不返。欧洲的国家、货币和海关都比以前增多,征收进口关税造成保护主义加剧,也加强了经济民族主义。战前经济繁荣的国家,尤其是位居前列的英国,以为能恢复往日的荣光。然而,世界已经变了。
金本位的回归与不稳定 😕
1925年到1929年间,工业生产上升了20%。德国、比利时、法国、瑞典、芬兰、荷兰、卢森堡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增长率都高于平均数。法国和比利时的经济增长还得益于它们货币的贬值。然而,当时的形势极不稳定,美国成了最大的经济体,伦敦曾经的金融霸主地位受到了纽约和巴黎的挑战。尽管如此,到1929年为止,欧洲整体从战后破坏中的恢复仍然相当成功。
社会变革与技术进步 🚗💡
汽车生产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亨利·福特率先在美国开始了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到了30年代早期,欧洲每千人还只有7辆私家汽车,而美国是每千人183辆。尽管如此,汽车和摩托车在欧洲城市中已不再是稀罕物。电气照明也在改变着城市的风景,电能带来了在美国已经普及的家用电器。吸尘器缓慢地进入了欧洲的中产阶级家庭,电话的普及改变了办公室工作。
居住条件与住房建设 🏠
建造更好的新住房成为燃眉之急。到20年代末,德国的共和国政府平均每年建造30万所新房子,许多是用公共资金建的。在柏林和法兰克福,大片工人新村拔地而起。然而,这些情况并非常态,而且远不能满足需求。1927年,长期的住房荒仍未缓解,德国还有100万家庭没有自己的家。
工会与劳工权益 🛠️
工会的成员大为增加,它利用劳方在大战中新获得的讨价还价力量压倒资方,成功地确立了每周工作40小时的规定。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开始,40小时工作周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推行。然而,传统产业的工资走向截然不同。英国的煤矿业产能严重过剩,雇主企图降低工人工资,引发了1926年的大罢工。矿工们衣食难周,无奈只能接受矿主强加给他们的工作条件。
失业与社会保障 🤝
失业保险制在英国初次实行,覆盖了约1,200万英国工人。然而,这个办法旨在应付短期失业,而非长期的结构性失业。保险基金的资本不敷使用,只能由国家通过课税来补贴。德国的问题和英国类似,但更为严重。尽管欧洲其他国家也效仿英国引进了失业救济制度,但对工人的覆盖面更小。
农业与农村困境 🚜
农业基本上仍未实现机械化。战后的土地改革把许多大庄园分成小块,产生了大批生产力较弱的小农庄,造成了土地的零散化。大部分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在大萧条到来之前已经度日艰难。农民负债激增,令人惊心。大萧条使许多农民堕入破产的深渊,但在那之前,他们就已经滑到了深渊边缘。
移民与城乡差距 🚶♂️
随着城乡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年轻人在乡间看不到未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涌入城镇,住在拥挤肮脏的贫民窟里。美国自20世纪20年代早期开始实行更加严格的移民控制,人们不再能大量移民美国。但是,国内移徙十分活跃。只在法国一国,1921年到1931年间就有60万人离开田地,去城市的车间和工厂碰运气。
苏联模式的吸引力 🇷🇺
苏联没有受到国际经济起伏的影响,它的模式是国有社会主义,旨在为最终实现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分歧,没有不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基础。苏联的经济增长的确可圈可点,尽管起点较低。苏联经济复苏的速度令人瞩目。到1927—1928年,工业和农业产值都达到了1913年的水平。政府在1921年至1928年间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农民的利益与粮食生产联系起来,并允许农民在一定限制下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这个政策大获成功。
政治斗争与工业化路径 🛠️
然而,苏联领导层一直在激辩如何摆脱经济落后的处境。托洛茨基力主加强国家计划经济,宁肯损害农民利益也要加快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斯大林在1924年12月宣布,党的目标只能是“在一国实现社会主义”。到那个时候,托洛茨基的影响力已经在迅速减弱。
结语 📖
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历了从繁荣到危机的巨大转变。经济复苏带来了短暂的希望,但也掩盖了许多根本性的问题。一旦时运不济,这些问题就暴露无遗,导致了严重的困境。尽管有些人比较谨慎,但对未来的乐观还是压倒了对灾难的预言。然而,1929年10月24日到29日纽约股票市场发生大崩盘,剧烈的冲击波传到欧洲后,对未来的乐观顷刻间消失无踪。这段历史提醒我们,繁荣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我们需要保持警惕,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