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Oryon架构首次亮相,3nm工艺重塑旗舰标准
高通骁龙8 Gen 4是高通新一代旗舰移动平台,其核心变革在于首次采用基于Nuvia技术的自研Oryon CPU架构,并辅以台积电最先进的3nm制程工艺。这一组合使其在CPU多核性能上实现对苹果A18 Pro的反超,单核性能与之比肩。
骁龙8 Gen 4在CPU设计上迈出革命性一步,彻底告别沿用多年的ARM公版Cortex核心,采用基于Nuvia团队技术开发的自研Oryon CPU架构[312]。这一转变是高通应对苹果自研芯片挑战、拉开与安卓阵营竞争对手差距的关键战略。
采用2个超高性能核心和6个高性能核心组成的"2+6"全大核设计[308][312],彻底摒弃传统移动SoC中的能效核心集群。两个超高性能核心主频高达4.32GHz,六个高性能核心主频达3.53GHz [308][326]。
配备高达24MB的L2缓存和8MB的L3缓存 [311],远超苹果A18 Pro的16MB L2缓存。更大的缓存容量有助于减少CPU访问主存次数,显著降低延迟,提升处理效率。
全新Adreno 830 GPU带来前所未有的性能提升和功能革新。相比前代Adreno 750,性能预计提升超过56% [302][315],能够轻松应对最高画质设置下的所有主流移动游戏。
Adreno 830 GPU全面支持硬件级光线追踪技术(Ray Tracing v2.0)[312]。光线追踪能够模拟真实世界光线传播路径,实现逼真的反射、折射和阴影效果,为移动游戏带来电影级视觉体验。
骁龙8 Gen 4采用台积电最先进的第二代3nm工艺——N3E节点制造[308][328]。相比于前代4nm工艺,在相同功耗下N3E工艺能提供约15%性能提升;相同性能下功耗可降低约30%。
芯片型号 | 单核得分 | 多核得分 | 性能表现 |
---|---|---|---|
骁龙8 Gen 4 | 3,236 | 10,049 | 多核领先,单核顶级 |
苹果A18 Pro | 3,409 | 8,492 | 单核最强,多核中等 |
联发科天玑9400 | 2,792 | 9,983 | 多核强劲,单核稍弱 |
数据来源:[378][384]
数据来源:[378][384]
《原神》稳定60FPS,高刷屏机型可达120FPS
相比前代发热量降低约15%,散热设计仍关键
X Sense AI功能智能调控,硬件光追支持
对比维度 | 骁龙8 Gen 4 | 苹果A18 Pro | 优势分析 |
---|---|---|---|
CPU多核 | 10,049 | 8,492 | 骁龙8 Gen 4领先18% |
CPU单核 | 3,236 | 3,409 | A18 Pro领先5% |
GPU性能 | Adreno 830 | 自研6核GPU | 纸面性能接近,实际表现待测 |
AI算力 | 45 TOPS | 45 TOPS | 算力相当,生态差异 |
内存带宽 | 76.8 GB/s | 60 GB/s | 骁龙8 Gen 4带宽优势28% |
成本 | ~$190 | 自研成本 | 苹果成本控制更优 |
骁龙8 Gen 4的成本上涨将对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芯片单价预计上涨至180-190美元,相比前代上涨约20%,这将直接推动2025年安卓旗舰手机价格上涨。
分析师预测2025年旗舰手机价格将普遍上涨$100-150,部分厂商可能取消Pro型号以控制成本[427][430]。
价格上涨可能抑制部分用户换机需求,推动中端市场增长,延长换机周期成为趋势[429]。
预计首发骁龙8 Gen 4
根据爆料人Yogesh Brar消息,小米15系列有望成为首款上市骁龙8 Gen 4手机,包括小米15、15 Pro和15 Ultra[432]。
全球独家采用
由于Exynos 2500生产问题,S25系列将在全球范围内全面采用骁龙8 Gen 4芯片[404][408]。
性能旗舰定位
一加以性能著称的品牌,一加13将充分利用骁龙8 Gen 4的GPU和游戏优化技术[432][424]。
游戏性能旗舰
iQOO 13将针对游戏体验进行专项优化,在散热和快充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
骁龙8 Gen 4内置的强大Hexagon NPU将推动端侧生成式AI普及。45 TOPS AI算力使智能手机能运行更复杂的AI模型[424]。
端侧AI成标配,个性化体验提升
硬件光追推动游戏画面革新
性能不再是唯一,体验创新成关键
骁龙8 Gen 4凭借自研Oryon架构和3nm工艺实现了性能飞跃,多核性能超越苹果A18 Pro,单核性能与之比肩。然而,技术创新也带来了成本的大幅上涨,这将重塑2025年安卓旗舰手机市场的价格格局。
骁龙8 Gen 4的发布不仅是一次产品迭代,更是移动芯片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安卓阵营在自研架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虽然成本上涨带来了短期挑战,但长期来看,这种技术投入将促进智能手机生态的健康发展,最终受益的将是消费者和整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