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明

  • 一群中国年轻人的留学之路:机会变窄了?

    中国年轻人面临的留学困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希望出国留学,追求更广阔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机会。然而,他们发现出国留学的路越来越窄了。无论是申请奖学金还是签证审查,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

    根据《知识分子》援引的一些个人经历,中国学生在申请奖学金时往往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在美国是最发达、最前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申请到这些实验室的机会变得非常有限。很多国家也开始提高留学生的审查门槛,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其中。

    除了奖学金申请的困难,学生还面临着签证审查的问题。有些学生被要求进行安全调查,有的甚至中途被退学。签证审查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的甚至需要等待数年。一些学生在境外留学期间甚至遭遇了盘查和审问,他们的个人隐私和学术资料都受到了审查。

    影响学术发展和人生规划

    这些限制和审查对中国年轻学者的学术发展和人生规划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学者发现,他们无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一些合作项目也因为政治原因受阻。年轻学者在面对地缘政治的变化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他们可能未能完成必要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社会资本积累。

    这种局面不仅对留学生产生了影响,也对学术界和科研领域造成了破坏。一些教授和学者因政策变化而受到限制,一些高校面临着来自政府和舆论的压力,导致学术交流受到新的审查。一些高校的部门甚至不得不考虑降低招收学生的标准。

    选择的困境和趋势

    中国年轻学生在面对这些困境时,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放弃美国,转向其他国家或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一些学生认为,在国内的顶尖高校能够提供更好的学术机会和资源,而且能与家人更加接近。同时,一些国家如新加坡也成为留学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这种趋势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一些学者认为,这些限制和审查可能导致学术竞争的不公平,一些领域的学术发展受到了阻碍。年轻学者可能无法获得必要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社会资本积累,影响了他们的学术发展。

    结论

    中国年轻人出国留学的机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窄。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奖学金申请的困境,签证审查的挑战,以及学术发展受阻的问题。这对年轻学者的学术规划和人生选择带来了负面影响。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困境中的机遇。在选择留学的时候,学生们需要更加灵活和机智,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和发展路径。虽然某些国家的机会变少了,但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机会。同时,在国内的顶尖高校也能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发展机会。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年轻学者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学术领域的发展和人生规划需要时间和努力,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苏惟楚, 严胜男, 冀思宇. “一种生活]一群中国年轻人的亲身经历:出国留学的路,越来越窄了”. 喷嚏小乖, 2024, 5月9日.
    2. 张紫薇. “中国留学生出国交流遇阻,越来越窄的机会”. 知识分子, 2024.
  • 《万历十五年》: 重写历史的艺术

    20世纪最后几十年间,中国大陆和台湾读者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非黄仁宇莫属。他的代表作《万历十五年》,从一个平凡无奇的年份出发,绘制了明王朝兴衰的全景。这部充满激情和才华的作品,打破了学术界的定式,为读者呈现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叙事方式。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这部经典之作的成功之处:

    1. 把握时代脉搏,迎合读者需求。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历史学界普遍呈现僵化、沉闷的局面。《万历十五年》的出现,让读者重新感受到历史的生动性和多元性,引发了广泛关注。
    2. 独特的叙事策略。黄仁宇选择了一个平淡无奇的年份,通过六个人物的失败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明王朝的内在矛盾和必然消亡。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入胜,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叙述方式深受读者欢迎。
    3. 清晰的历史观。黄仁宇提出,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关键在于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 —— 组织简单、效率低下,而缺乏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这种”大历史观”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明了的通史框架。
    4. 作者独特的个人经历。”半路出家”的黄仁宇,既没有被学术圈的”规矩”所驯化,又保持着对历史的草根式兴趣。他的作品都源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富有强烈的个性特色,这正是它广受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然而,黄仁宇的成功并未获得学界的一致认可。他的”大历史观”和散文化的写作风格,被一些正统学者视为”粗糙”、”不严谨”。他们认为黄仁宇缺乏扎实的学术功底,其作品”史学价值甚微”。

    这种对立反映了当代史学研究日益专业化、封闭化的弊端。学界过度强调考证、分析,忽视了历史研究的”致用”价值。而像黄仁宇这样的”半路出家”,却往往能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满足普通读者对历史知识的需求。

    “黄仁宇现象”无疑为历史学界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反思,史学研究究竟应该为谁服务?是应该自我封闭,沉浸于学术殿堂,还是应该主动走向社会,实现知识的普及和传播?相信通过这些反思,历史学必将迈向一个更加开放、活跃的新纪元。


    《黄仁宇与”大历史观”》

    我们从前辈历史学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经历和著作《万历十五年》的创作历程中,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启示:历史研究应该跳出狭隘的学术殿堂,真正服务于广大读者。

    黄仁宇先生生平大起大落,从十四岁就开始在报刊发文,十八岁就读南开理工,后来又投身抗战,负伤入美深造,最终成为历史学者。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一度在学术界遭受冷遇和解聘,但凭借自己独特的”大历史观”,最终在普通读者中大获成功。

    黄先生的代表作《万历十五年》,在首次投稿时遭到美国众多出版社的退稿,原因是这部作品在学术界看来”不伦不类”,既不像传统的历史专著,也不像学术论文。但就是这种混合了散文、小说和学术论述的独特写法,反而深受普通读者的喜爱。这部被视为”历史界的琼瑶”的作品,在大陆和台湾迅速成为畅销书,直至今日依然影响力巨大。

    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黄仁宇保持了强烈的个性和独特视角,他的历史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学术问题,更多地源自于对个人生命困惑的思考。他的”大历史观”虽然遭到学界主流的批评,但却很好地契合了普通读者迫切了解中国历史全貌的需求。他巧妙地将复杂的历史事件转化为一个个生动动人的故事,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与此同时,学界对黄仁宇的抵触也反映出了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在学术日益专业化的今天,不少历史学者过于注重考据和分析技巧,忽视了学术研究的”致用”价值,史学也越来越远离广大读者。这种状况下,黄仁宇这样的”半路出家”反而能够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广阔的视野,为普通读者提供新鲜而动人的历史叙述。

    可以说,”黄仁宇现象”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历史研究应该跳出狭小的学术场域,真正服务于社会,回应普通大众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多像黄仁宇一样,能够将深厚的学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著作,让历史学真正发挥其独特魅力,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只有这样,历史研究才能真正担当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 从”腿劲不能下跪”到”上岸便倒”—清帝国的伪知识与悲剧性误判

    引言

    1840年,英军叩关,两江总督裕谦负责镇海防务。裕谦在奏报中对击败洋人表现出极大的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一个广为流传的常识:”夷人腰硬腿直,一击便倒”。裕谦笃信洋人都是些无法弯腰屈腿的蛮夷,一旦上了岸就没有战斗力。

    这种认知并非裕谦孤立的想法,而是清帝国上下都普遍认同的伪常识。历史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这一谬论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并在两百年的时间里根深蒂固地成为了人人信以为真的所谓”真知灼见”。

    本文将梳理这一伪知识的形成与蔓延过程,探究其如何最终导致了清帝国在1840年对英军的悲剧性失利。

    洋人”腿劲不能下跪”的谬论与乾隆时期的马戛尔尼使团

    伪知识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访清帝国时发生的一幕。

    当时,清廷试图将来访的使团当作藩属国的朝贡使臣,要求他们三跪九叩。但马戛尔尼坚持不肯如此做。双方因此发生了激烈冲突。为了讨好乾隆皇帝,负责接待的钦差大臣徵瑞竟然上奏谎称,马戛尔尼等人之所以不肯三跪九叩,是因为”西洋人用布扎腿,跪拜不便”。

    乾隆看到这份奏折后,立即给徵瑞下达了一道谕旨。谕旨中明确指出,自己曾听说”西洋人用布扎腿,跪拜不便”,所以他们的国家”没有叩头这种礼节,只会脱帽鞠躬点头”。乾隆皇帝还贴心地告诉徵瑞,虽然洋人的腿”俱用布扎缚不能拜跪”,但在叩见时”何妨暂时松解”,待礼毕后”再行扎缚亦属甚便”。

    可事实上,徵瑞从未说过洋人”用布扎腿,跪拜不便”这种话。但面对皇帝的谕旨,即便他们心中很清楚马戛尔尼等人的膝盖并没有什么问题,也不敢当面纠正。于是,徵瑞只好在回奏中照单全收,声称自己仔细观察后发现使团随从都是”绑腿甚紧”,因此才无法下跪叩头。

    皇帝的话当然是绝对正确的,谁也不敢质疑。于是,这一荒谬的说法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常识。

    “腿劲不能下跪”的谬论加固

    这一谎言在1816年英国阿美士德使团来访时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当时,嘉庆皇帝仍然坚持要使团三跪九叩。阿美士德使团拒绝配合,双方陷入了僵局。后来,大臣孙玉庭告诉嘉庆皇帝,自己在广东时曾经召见过英国使臣,发现他们”两腿裤袜绷紧直立而不能曲”,只能勉强行”弓身俯伏”之礼。这番话让嘉庆皇帝找到了面子,也进一步巩固了”洋人腿劲不能下跪”这一伪常识。

    从此,这一谎言就成为了清帝国上下无人敢于说破的”硬道理”。即便到了1840年英军叩关的时候,人们依旧深信洋人的腿是弯不下去的,只要上了岸就必定失去战斗力。连镇海总督裕谦都完全相信这一论调,结果导致了清军在镇海的惨败。

    悲剧的根源

    这一伪知识的形成和蔓延,最终酿成了清帝国在1840年对英军的悲剧性失利。

    清朝上下之所以会如此盲目地相信这一谬论,根源在于两点:

    一是出于满足皇帝虚荣心的需要。在马戛尔尼使团事件中,为了讨好乾隆皇帝,官员们不惜编造谎言。这种以粉饰太平为目的的谎言逐渐被强加为不可置疑的事实。

    二是出于对皇帝权威的绝对崇拜。乾隆皇帝一旦下达谕旨,哪怕内容荒谬可笑,下属官员也不敢当面反驳,只能被动接受并传播下去。

    在这样的官僚文化中,伪知识迅速成为人人皆知的”真知灼见”,充斥于清朝上下,最终酿成了1840年悲剧性的失利。

    结语

    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黄一农所言,清帝国的这一伪知识最终”砸了自己的脚”。这一教训昭示我们,当一个社会的知识体系被意识形态裹挟、被权力绑架时,必将导致严重的认知偏差和决策失误。我们应该警醒,不能让同样的悲剧在今天重演。

    参考文献:

    1.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
    2. 孙玉庭《寄圃老人自记年谱》
    3. 梁廷柟《夷氛闻記》卷二
    4. 黄一农《清代的”腿劲不能下跪”谬论及其根源》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