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帕列奥列格:拜占庭复兴之路的探索者》 New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君主为了国家的命运而不懈努力。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米哈伊尔·帕列奥列格(Michael VIII Palaiologos),一位在拜占庭帝国风雨飘摇之际,试图力挽狂澜的伟大皇帝。

一、重建家园与激发士气

当帝国的军队开始雄心勃勃地重建工作时,首要任务便是修建必不可少的住处。这就像为一个饱受战乱之苦的家庭重新搭建温暖的小窝一样重要。然而,米哈伊尔并没有仅仅满足于建造房屋这样简单的事情。他深知宗教对于民众的重要性,所以他也出力修复被毁的教堂与修道院。对于那些拉丁人来说,这些教堂和修道院不过是他们憎恶的异端的纪念碑罢了,他们对它们毫无尊重,肆意破坏,剥去屋顶的铅,刮掉镶嵌画与壁画人像的脸,掳走财宝与圣器。但是,对于拜占庭人而言,恢复宗教生活就如同给干涸的心灵注入了清泉,它不仅恢复了他们内心之中的爱国情怀与国家荣誉,还让教会决心全力支持米哈伊尔的政策。这种力量是无形却无比强大的,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般。同时,皇帝也没有遗忘都城之中的公共建筑,比如法庭、剧院、市场和集会所等,这些地方都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最终,为了纪念他所做的一切,他在圣使徒教堂前竖立了一根高大的石柱,上面是庇护者圣米迦勒的雕像,石柱底部则是皇帝本人的雕像,手中是君士坦丁堡的模型图,依照传统敬献大天使。这一举动仿佛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他的功绩,他理当得到这座城市与他的臣民,也决心让历史记住这一点。

二、外交上的挑战

(一)与教皇的关系

米哈伊尔·帕列奥列格清楚教皇乌尔班的态度,但他还是谨慎行事。在尼西亚初次加冕之时就派使团前去教廷,正式告知他继承皇位的消息;再次加冕后又派出两名使节,并送上厚礼。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据帕希梅尔斯记载,一名使节被活剥了皮,另一名使节侥幸逃离。尽管这个消息耸人听闻,但教皇的敌意是确定无疑的。教皇乌尔班在鲍德温的催促下准备组织一场新的十字军,目的是为西欧收复君士坦丁堡,并革除了支持东帝国的热那亚人的教籍。威尼斯人自然全力支持他,甚至许诺免费运输愿意和拜占庭皇帝作战的士兵们。不过,其他地方对此并不热心,这让教皇大失所望。十二世纪发动十字军时的那种狂热早已消失不见。法国的圣路易理智地认为十字军应当进攻异教徒而非基督徒,即使他们是分裂主义者。德意志则陷入了混乱之中,阿拉贡王国虽然对西西里觊觎已久,但对更遥远的土地兴趣缺缺。英格兰曾经在十字军中出力甚多,但现在教皇似乎也不太关心了。此时只剩下腓特烈的儿子曼弗雷德,他希望通过这次远征获取大量领土,而且如果能和罗马联盟的话,几乎可以保证教皇承认他为皇帝。他和鲍德温竭尽所能要和教皇和解,但无果而终。乌尔班继承了他前辈对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厌恶,这样的联盟在他看来无疑是可鄙的。

(二)与曼弗雷德的复杂关系

米哈伊尔·帕列奥列格早就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他知道他们在和教皇联络,也意识到这是致命的威胁。多年来,他试图和曼弗雷德和解,但都没有成效。1262年夏他又一次尝试谈判。当时,曼弗雷德的异母妹妹安娜是约翰·瓦塔特泽斯的寡妻,她住在帝国的宫廷之中。米哈伊尔提出与自己的妻子塞奥多拉离婚,与安娜成婚。这个提议非常怪异,无论当时的史学家还是后世的研究者都很难解读其背后的原因。乔治·帕希梅尔斯称米哈伊尔这么做是因为“热恋”安娜。也许确实有这个可能,已经有两个私生女的米哈伊尔迷恋上一个三十出头的贵妇并非不可能之事。但她故去的丈夫对她的态度一般,也许她确有迷人之处,我们只能如此推测了。但没有任何现存资料能够确切证明这一点。最终,米哈伊尔在牧首、安娜本人和塞奥多拉的压力之下放弃了这个计划,把安娜送到了她兄长的宫廷。作为回报,曼弗雷德放回了此前被伊庇鲁斯尊主俘虏、而后交给他处置的恺撒亚历克修斯·斯特拉特格普鲁斯,但米哈伊尔的政治同盟依然未能实现。

三、军事行动与扩张

(一)进军伯罗奔尼撒半岛

米哈伊尔并未因为外交上的挫折而灰心丧气,国内还有许多任务等待他去完成,他也决心恢复帝国在1204年之前的边境线。他首先进军伯罗奔尼撒半岛。1262年,他释放了三年前在佩拉格尼亚之战中俘虏的亚该亚大公纪尧姆,作为回报他获得了莫奈姆瓦夏、米斯特拉、迈纳、耶拉基这些至关重要的堡垒,以及金斯特纳地区,帝国在伯罗奔尼撒半岛重新建立统治的第一步就此出色地完成了。他和纪尧姆随即庄严宣誓,绝不互相攻伐,同时纪尧姆还成为皇帝的儿子君士坦丁的教父,并获得了帝国的大元帅头衔。然而,誓言几乎立即被背弃了。1262年5月,纪尧姆在底比斯和威尼斯人结盟对抗帝国;两个月之后在维泰博,他又参与了教皇乌尔班、鲍德温、威尼斯和伯罗奔尼撒的所有拉丁贵族共同结成的同盟,教皇正式下令免除他对“希腊分裂主义者”的誓言。这对米哈伊尔·帕列奥列格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挑衅。1263年年初,新组建的帝国海军掠夺了法兰克人控制的科斯岛、纳克索斯岛和帕罗斯岛,攻击埃维亚岛另一侧的奥雷伊和卡里斯托斯,最终进攻摩里亚东南部,并夺取了拉科尼亚滨海地区大部。与此同时,约一万五千人的陆军——其中三分之一是塞尔柱佣兵——在皇帝的兄弟尊贵者君士坦丁的指挥之下由热那亚舰船运输到莫奈姆瓦夏,并从那里向西北方向进军,围攻拉科戴蒙,即古时的斯巴达。亚该亚的纪尧姆意识到事态严重,仓促赶往科林斯以动员贵族们,君士坦丁随即放弃围攻,强行军穿越伯罗奔尼撒,进攻纪尧姆的首府安兹拉维扎。

(二)战争的转折点

亚该亚公国的灭亡似乎在所难免了,然而纪尧姆留在那里驻守的邑督,一个名叫约翰·卡塔瓦斯的当地希腊人挽救了事态。尽管他年迈且罹患痛风,卡塔瓦斯还是迅速集结了三百名守军抄小路赶往帝国军营。在简短侦察之后他发现入侵军队在长途跋涉之后已经疲惫不堪,此时仍在休息,于是立即下达了进攻命令。君士坦丁和他的部下对此毫无防备,无力抵抗。许多人被杀,余下的士兵则逃进森林之中躲避。侥幸逃走的尊贵者穿越半岛,一路逃到米斯特拉。在一两个月之后,在小岛斯佩察附近的海域,总共四十八艘战舰的帝国 – 热那亚联合舰队向南往莫奈姆瓦夏航行时,遭遇了一支规模较小的威尼斯舰队,总共有三十二艘战舰。这场海战的细节并不清晰,但可以确定的是热那亚人遭到惨败,据说他们有过半数战舰不肯参战,很快便被冲散了。他们的一名海军将领阵亡,人员损失也超过一千。他们直到多年之后才重新恢复在地中海东部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米哈伊尔·帕列奥列格的信任,此前雇佣他们的海军巡航的他此时要求退款。

四、与热那亚联盟的终结

皇帝也有其他不满的理由。自从《宁菲昂条约》签署、威尼斯人被驱逐之后,热那亚人便涌进君士坦丁堡,大量定居下来并开展大规模贸易,对本地的商业社区构成了严重威胁。他们清楚拜占庭帝国需要依赖他们的船运,因而载运希腊人的货物时便不断加价,而他们激发的敌对情绪很快发展到了危险的程度。米哈伊尔无疑是基于这些考虑,以及他们在斯佩察可耻的表现,才会在1263年秋季武断地下令他们约六十艘战舰的舰队解散并返回家乡。《宁菲昂条约》并未就此结束,热那亚人不久之后派来了新的舰队,皇帝也勉强同意了。但这勉强为之的和解并未持续多久,次年热那亚人在君士坦丁堡的市政官古列尔莫·圭尔乔参与了一起阴谋,要把君士坦丁堡献给西西里国王曼弗雷德。铁证如山,在皇帝亲自质问之下,圭尔乔立即认罪,他和他的同乡就此被驱逐出君士坦丁堡。《宁菲昂条约》签署仅仅三年之后,与热那亚人的盟约便以灾难告终。

五、寻找新的盟友

米哈伊尔·帕列奥列格此时前所未有地需要盟友。曼弗雷德无视了他的友好提议,法兰西国王路易则忙于筹划十字军而无暇考虑拜占庭问题。现在只剩教皇乌尔班了。他的敌意一如既往,但这种敌意和他对曼弗雷德的态度不同,并非针对米哈伊尔本人,而是希望君士坦丁堡再度臣服于罗马。另一方面,他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关系也愈发恶劣,他清楚曼弗雷德得陇望蜀,宁肯让异端的希腊皇帝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也不愿西西里国王取而代之——米哈伊尔也清楚这一点。和他谈判似乎可行。此时卡拉布里亚的克罗托内的拉丁教会主教正好在君士坦丁堡。他是米哈伊尔求之不得的中间人,主教就此在1263年春前往罗马,给教皇送上一封信,提出让两教会重新统一。信中是否提出结盟对付西西里国王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起到了不错的效果。7月18日,教皇回信,宣布决定向君士坦丁堡派出四名方济各会的教廷使节,全权负责签署教会统一的协议。与此同时,鉴于皇帝和亚该亚大公很快将成为同一宗教的兄弟,他要求双方就此停战。

六、艰难的谈判与局势的变化

然而乌尔班提出了太多的要求。如果米哈伊尔想要让东正教教会重新承认罗马教廷的主权,他也有自己的条件,他依然坚定地要把拉丁人赶出希腊。因此10月初他继续进攻纪尧姆,并宣称教廷使节迟迟不到意味着教皇改变了心意。这个理由并不能让人信服,毕竟那时从罗马前往君士坦丁堡很可能要花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次年春季,方济各会的教士们还没有抵达,皇帝的理由也似乎更充分了,然而这一切最终影响索然。尊贵者君士坦丁再度率领大军穿越伯罗奔尼撒半岛,进军亚该亚的首府安兹拉维扎,拉丁人也再度出兵迎击,在城外约十英里的地方,小镇瑟尔吉亚纳之外,两军开始交战。战斗开始不久,大统帅米哈伊尔·坎塔库泽努斯——他是君士坦丁的副手,但能力与勇气均远胜君士坦丁——便坠马被杀。尊贵者大惊失色,他立即逃离战场,带着部队围攻位于拉科尼亚北部价值小得多的堡垒尼克里。然而他在那里又遭遇了新的灾难。五千名塞尔柱佣兵的军饷已经拖欠六个月,他们突然之间要求付清欠款,而得不到欠款的他们就此全部叛逃到了敌军麾下。无能的君士坦丁以疾病为由,抛弃余部返回都城,理所应当地退隐。亚该亚的纪尧姆则就此开始进攻,侵入拜占庭帝国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领土,在塞尔柱叛军的协助之下,他彻底击溃了当地的希腊部队,进军米斯特拉。直到那里,希腊人才进行了成功的抵抗,然而他们依然无力阻止纪尧姆的大军四处破坏,纪尧姆的大军一路抵达莫奈姆瓦夏城下,而后再安然返回尼克里。

七、再向教皇求助

对米哈伊尔·帕列奥列格而言,幸运的是纪尧姆此时决定停止进军了。尽管取得了相当的军事胜利,战争还是给他的领土带来了相当的破坏,让他的许多臣民无家可归,部队的损失也不小。急于恢复安宁的他甚至在考虑拜占庭帝国的提议,让他的女儿与继承人伊莎贝拉嫁给米哈伊尔·帕列奥列格在世的儿子之中最年长的安德罗尼卡,即使这意味着在他死后他的公国将就此并入帝国。在拉丁封臣们的压力之下——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地产在有生之年被没收——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和谈。皇帝原本距离兵不血刃控制整个摩里亚近在咫尺,当他收到这个消息时的打击也可想而知。沮丧、屈辱而孤立无援的他被迫再度求助于罗马。在近期颇无理地背弃协议之后,他清楚在未来的谈判之中,自己不可能再期望得到什么热情回应了——教皇也已经批准亚该亚公国和拜占庭帝国的战争为十字军战争。他只能给乌尔班提出一份他无法拒绝的提议。

至尊敬的教父至尊,上帝庇佑的古罗马的教皇,我们的神父陛下,君主乌尔班,使徒的教区至高神圣的大祭司……使节和代表曾经时常往来,但他们无法交流,因为翻译的疏忽,很少能够达成共识。这就让我们同宗兄弟不和,失去和睦而掩盖了真正的信仰……但来自西方的声音触动了我们的心灵,可敬的克罗托内主教尼古拉斯就此来到了我们的帝国,他向我们展示了一切,我们也就此发现神圣的罗马教廷在信仰上和我们别无二致,我们还拥有共同的感情与赞美诗。因此我们尊崇、信奉并敬仰罗马教廷。教会之中的一切,所有的教士、所有的教区和所有的民族,只要奉献、顺从并敬爱教会,自此就要臣服于我们神圣的教皇陛下。引述信件的这么一段节选就足以说明为何教皇立即做出了回应。这不但意味着拜占庭帝国将归顺罗马教廷,曼弗雷德也将因此被迫放弃对君士坦丁堡的野心。更重要的是米哈伊尔不仅提出教会统一,还提出支持十字军收复乌尔班依然念念不忘的圣地。教皇在1264年5月23日写下的给“帕列奥列格,希腊人杰出的皇帝”的回复,辞藻也是同样的虚伪,时而油腔滑调。信件再度交到了克罗托内主教尼古拉斯手中,他也随即被任命为教皇的全权谈判代表,并带上另外两位方济各会的教士——普拉托的杰拉尔德和桑斯的雷纳琉斯。使团在盛夏抵达,谈判立即开始,但如果教皇希望直接指定条件,他很快就要失望了。皇帝的代表在谈判之初就解释称他们无权自行决断,而是坚定地要把涉及的所有问题,包括政治问题和宗教问题,交由一场各方都参加的大公会议讨论。教皇的使团别无选择只能同意——这是重大的让步,也导致了巨大的灾难,因为宗教会议召开之前,乌尔班于1264年10月2日在佩鲁贾骤逝。

八、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终结

教皇乌尔班在人生最后的岁月之中最关注的并非拜占庭重归拉丁教会,而是他的死敌——西西里的曼弗雷德。他们的争议不只是私人冲突,教皇和西帝国多年来的对立情绪已经割裂意大利政坛,让其分为两大对立派系:教皇一派的“圭尔菲派”,和支持霍亨斯陶芬家族也获得他们支持的“吉伯林派”。无论如何,乌尔班确实厌恶曼弗雷德。而且他依然怨恨曼弗雷德在1258年从他六岁的侄子康拉丁手中夺取西西里王国(控制了南意大利大部,都城位于那不勒斯)一事,此举让他的领土就此与教皇国的南部边境相接。所谓的西西里王国(Regno)传统上臣属于教皇,曼弗雷德发动政变之后,教廷便在寻找另一个更友好的王公来代替他。他们考虑过许多人,包括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之子兰开斯特的埃德蒙,但他最终选择了安茹和普罗旺斯的伯爵查理,即法兰西。直到1268年,随着霍亨斯陶芬王朝的最后一个合法继承人康拉丁被斩首,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王朝彻底终结。

米哈伊尔·帕列奥列格的一生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他在重建家园、外交斡旋、军事征战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拜占庭帝国复兴的梦想。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皇帝的传奇,更是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的重要篇章。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