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集群效应:塑造新经济的强大力量》 2024-12-27 作者 C3P00 一、引言 🌐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大集合,更是孕育出网络经济的重要平台。根据MCI公司的消息,在全球电话系统中,数据流量将很快超过话务流量。当前的话务流量是数据流量的1000倍,但是在短短的三年之后,这个比例将会反转。[Electronic Cast市场调研公司]预测,到2005年,数据流量,即设备之间的通信,将会是话务流量的十倍。这意味着到2001年,在地球上穿梭来往的信号大多数将来自设备间的通信:文件传递与数据流之类。这预示着网络经济正不断地膨胀,吸收新成员:代理程序、机器人程序、各种对象和服务器,以及几十亿新增的网上用户。 二、网络经济中的集群力量 💪 (一)智慧源于大量单一功能的聚合 大量的单一功能聚合可以形成智慧,这是最可靠的方式。就像曾经连大型计算机都束手无策的数学问题现在已经可以通过一大群小型计算机来解决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被分解成很多子问题,通过网络分发出去。同样,任何一个研究所都难以承担的庞大课题,也可以被分解后通过网络分发出去。“生命之树”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关于建立全球范围内所有生命体的分类学目录的项目,目前采取网上管理。这样庞大的课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人甚至一个课题组的能力范围,但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却可以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每位专家都提供当地关于雀类或者蕨类植物或者水生动物的数据来填补项目中的某项空白。正如林(Doblin)集团的拉里·基利(Larry Keely)所说,没有任何个人的智慧能胜过集体的智慧。 (二)草根民众的力量推动大众化网络连接 推动大众化的网络连接最可靠的方式是去开拓草根民众的力量,去网罗、连接最分散的底层的力量。例如,我们怎样才能建造一座好的桥梁?让各部件之间充分磨合。我们怎样才能种好莴苣?需要土壤和拖拉机的相互配合。我们怎样才能让飞机安全飞行?确保飞机与飞机相互沟通,让它们选择各自的航线。这种去中心化的手段,也被称为“自由飞行”,这是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FA)正在研发的一个系统,希望能够有助于增强航班安全性,减少机场空中交通流量的瓶颈。 三、商业领域的集群应用实例 🏢 (一)墨西哥水泥公司的成功转型 墨西哥北部欠发达地区现浇混凝土运输问题的解决展示了集群思想的魅力。墨西哥水泥公司(Cemex)是一家从事现浇混凝土生意的公司,它在当地不仅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还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过去,由于交通阻塞、路况差、承包人不守信等问题,按时送货率还不到35%。然而,Cemex公司对水泥业务进行了改革,它承诺运送现浇混凝土的速度比送披萨还要快。他们广泛使用网络技术,每辆卡车实时发送GPS位置信息,全公司大规模使用远程通讯,公司上下从卡车司机到调度员,都能够掌握全部信息,谁都有权随时处理各种情况。公司大胆承诺,如果送货迟到10分钟,价格打折20%。不同于其他公司古板地试图在一团糟的环境中提前做好时间规划,Cemex公司让卡车司机自己根据情况实时安排送货。司机们形成了一个遍布整个城市的卡车群。如果一个承包商要订购12立方米的混凝土,此时此刻距离工地最近的卡车就可以很快把货送到。调度员在确保客户满意的同时,防止出现疏漏。现场人员有他们所需的授权和信息来随时安排订货。这样一个实时规划方案的结果就是:按时送货率达到了98%,在减少了混凝土浪费的同时,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二)通用汽车喷漆厂的集群策略 在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一家通用汽车公司的喷漆厂也采用了类似的集群方法。现在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汽车颜色供客户挑选,这对于喷漆生产线来说是一场灾难。如果生产线上每一辆汽车都要喷成黑色,事情会简单很多。但是当一辆车需要喷成红色,而下一辆需要喷成白色的时候,喷漆的速度会由于喷漆设备的清洗而大大减慢。首先需要把喷漆设备上的前一种颜色洗掉,然后为下一种颜色做好准备(而清洗的过程也会浪费生产线上剩余的颜料)。那为什么不把所有白色的汽车集中起来一起进行喷漆呢?那是因为将车集中起来也会使生产速度减慢。每当客户订购了一辆汽车,工厂就得尽快地将其制造组装完成。解决方法就是采用集群的方式。喷漆厂里有许多喷漆机器人,它们实质上是一个非智能的喷漆机械臂,它们被安排完成一项特定的喷漆工作。如果某一个机器人被安排喷红漆,而一辆要喷红漆的汽车刚从生产线上下来,它就会要求:“我来干”,然后把这辆汽车引到它的工位上。机器人能够安排自己的工作,它们有一个与服务器相连的很小的脑袋。整个系统没有中心大脑来指挥,所有进度的安排全是来自于这些微小头脑的集群。采取集群方式的结果就是:通用汽车公司因此每年节省了150万美元。设备消耗的漆料大大减少(不再需要在颜色切换时频繁清洗喷漆设备),生产线的运行速度也随之加快。 四、基础设施中的集群模式 🚂 (一)铁路系统的集群革新 现在的铁路也采用了集群的技术。当铁路交通变得非常复杂而且时间周期又缩短了的时候,交通中央控制系统就不能胜任了。日本采用了一种自下而上的集群模式,来管理他们著名的子弹头列车,而这种列车以正点运行而著称。列车的调度是由各个地区自主管理的,就好像行驶在其中的列车是拥有一个共同大脑的蜂群。休斯顿铁路局也希望以集群模式来管理当地的铁路。现行的中央控制系统表现得很糟糕,编组站里非常拥挤,总有一长串货车车厢在休斯顿周边地区绕行来做缓冲。整个火车站就像一个移动的停车场。只有当编组站里有空位的时候,才会把车厢从外面排队的列车中拉出来。但是如果能够采用基于集群模式的系统,局部的线路可以通过不多的计算能力来完成自主调度。这种自主调节、自主优化的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延误。 (二)互联网的集群本质 互联网正是采用这种模式来处理它大得惊人的数据量。每一份电子邮件都被分成若干小字段,每一个字段都被放进一个表明地址的信封里,而所有这些包含细碎信息的信封都会被发送到全球互联网上。每一个信封都自主地去寻找最快的路径。这样,电子邮件就变成了众多细小字段的集群,这些字段在终点处重新组合,形成完整的原文。如果同样的信息再发送一次的话,那么它第二次所走的路径会与第一次完全不同。这些路径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高效,你发送的邮件可能会辗转到非洲,然后回到你所在的城市的另一端。中央交换系统肯定不会以如此浪费的方式传递信息,但是集群系统极高的可靠性克服了个别节点的低效率。 五、集群效应的优势与局限性 🤔 (一)优势 新经济可以从互联网的模式中学到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低能集群能量的应用。利用集群力量是为了在日益嘈杂的环境中做出优异的表现。当事情发生得特别快速和突然的时候,它们更应该围绕控制中心运行。当许多简易的部件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松散的联盟的时候,系统的控制权从中央分散到了最底层以及最外围,依靠这些外围节点集群的力量,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局限性 然而,一个成功的系统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地把控制权下放到最底层的节点上去。完全听任最底层的摆布并不是集群效应的宗旨。这里有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在1990年的一次计算机图形学会议上,有大约五千名与会者被要求操作一个由洛伦·卡朋特(Loren Carpenter)开发的电脑飞行模拟器。每个人都用虚拟的游戏摇杆与网络相连。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控制飞机上下左右,但是设备规定:飞机只会根据五千人的多数意见做出响应。这场飞行是在一个大礼堂内进行的,在控制飞机飞行的时候,这五千名飞机驾驶员通过互相叫喊来沟通。很了不起,这五千名飞机驾驶新手在没有指挥和协调调度的情况下成功地让飞机安全着陆。大家和我一样,都被这分散的、无中心的、自主非智能的控制力深深折服了。在这场表演过去五年之后,卡朋特再次来参加计算机图形学会议。这次他带来了经过改良的模拟设备。不同于上次的模拟飞行表演,这次的挑战是驾驶一艘潜水艇,穿过三维的海底世界,去捕捞海怪的蛋。同样的参会人员,现在却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空间和更多的控制方式。潜水艇能够上下前后随意移动,张开或闭合机械爪等等,远比操控飞机随意得多。但大家一开始接过指挥权,什么都没有发生。他们都在不停摆弄着控制器,喊来喊去指挥别人,可是没有任何动静。每个人的指令都被另外一个人的所抵消,根本没有形成合力,潜水艇也因此一动不动。最终从礼堂后面的扩音器中传出了卡朋特的声音:“大家为什么不往右走呢?”他大声喊着。“咔嚓”就在这一瞬间,潜水艇迅速转向了右方,随着不断地相互协调,大家最终调整了航向,顺利地出发,踏上了寻找海怪蛋的旅程。卡朋特的声音是领导者的声音。他简短的几句话里只包含了几字节的信息,但正是这么一点自上而下的命令便足以操纵下面的集群。他没有亲自去开潜水艇,是那五千名新手舰长们不可思议地联合完成了那些复杂的操作。卡朋特所做的仅仅是指出了一个方向,把集群从一个瘫痪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接下来,就像五年前让飞机成功着陆一样,集群再一次干净漂亮地完成了任务。如果没有来自顶层的指导和管理,自下而上的控制方式会在面临很多选择的时候停滞不前。如果没有某种领导元素存在,下层的广大群众会在很多选择面前丧失行动力。 六、集群系统的监管与发展方向 🎯 由无数小东西连接而成的网络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但是这种集群的力量需要某些来自上层的指点才能使其充分发挥效能。采用怎样的监管方式则取决于网络的类型。在企业里,领导层是监督的力量;在社会网络中,政府要尽监管的职责;而在技术的网络中,靠的是标准和规范。我们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纠缠了几个世纪,但时至今日,它仍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新经济最让我们振奋的是,我们才刚刚开始探索底层的力量。在这里,平等关系控制着局面,巨大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借由以互联网为首的几个分布式网络的诞生,我们才刚刚看到了低中心化网络的冰山一角。从现在来看,拓展底层力量的能力范围会比关注顶层的作用获得更丰厚的收益。当谈到控制力,底层的力量还大有可为。在点对点的互联网上有百万级的用户,以最少的管理、最大数量的连接,他们所能完成的事情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还不知道去中心化的极限会是什么。在未来的十几年中,新经济带来的巨大利益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分权式和自治式网络的开发和利用。 七、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策略 🌟 (一)让技术隐形 现在技术已经无处不在了,与此同时,它也变得不易察觉。芯片发展的越繁荣,我们对它的关注就越少;网络方面的成功越多,我们就越难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在20世纪初,那正是工业经济的辉煌年代,电动机改变着世界。庞大而又笨重的电动机驱动着工厂、火车和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如果说这庞大的电动机改变了人类的工作,那么接下来它必然会改变人们的家庭生活。正如西尔斯(Sears)百货公司1918年版的罗巴克(Roebuck)目录上所描述的那样,“家用电机”——一个重五磅的电动家伙,能够减轻家务劳动负担。一个家用电机可以为一个现代家庭提供所需的所有能量。随之一起销售的还有这个中心电器的周边产品:电动打蛋器、电扇、搅拌器、磨粉器和砂轮。所有家务活儿,“家用电机”都可以搞定。施乐公司的一位科学家马克·韦泽(Marc Weiser)指出,电机的发明是如此成功,使得我们对它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80年过去了,我们谁也没有把一台家用电机留到今天,但我们的生活中却多了十几个微型电机。它们很小,安装巧妙,又不起眼,以至于我们常常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都要听着身边各式各样电机(电扇、闹钟、水泵、录像机、手表等等)的嗡嗡运转,日子还怎么过!现在我们知道工业革命是成功的,因为它的大功臣电动机已经隐身在我们的生活中了。同样,计算机技术也在渐渐地趋于无形。如果信息革命能成功的话,单独的台式计算机将慢慢消失。芯片、连接线和各种看得见的接口也都会渐渐地融入到环境中,除非它们出现故障,否则我们不会感觉到它们的存在。随着网络时代的逐渐成熟,只有当我们可以把芯片和光纤忘到脑后的时候,我们才能说他们确实成功了。如果说技术成功的标准是让人们对它习以为常,那么最好的长期策略就是去开发那些最终会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的产品和服务。 (二)激活万物 就像书写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纸面上,而是已经涉及到所有的物品。交互技术也很快会融入到我们所制造的一切物品中。没有什么东西能逃过“糖豆”芯片的融合,所有的东西都能够被智能化。甚至在芯片的价钱还没有便宜到一文不值的时候,物品仍然能够被集成到系统中,就好像它们是活的一样。现在假设你身边有一百万片一次性的芯片,你会用它们来做什么?依托现有的科技,利用这些简易芯片,搭建一个分布式集群化的智能系统,来实现这些芯片一半的价值,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三)万物互联 首先,机构的每一名员工都应当能够随时随地不受干扰地使用机构里的媒介——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和电台等等。通讯的好处是在它达到一定规模之前很难看出来的。我们在努力让它变得更便宜,发展更好,更通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推动它在正确道路上再前进一步。我们首先给每一件物品都嵌入芯片;然后,我们把它们连接起来。我们接着把全人类都连接起来。我们在把对话的范围扩大,把整个世界和世上所有物品都囊括其中。我们要让物联网最大可能地自治,只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监管。我们就在这个相互连接的母体里交流和创新。这个网络就是我们的未来。这整个过程不会在一夜之间完成,但是大势所趋。我们使一切相互连接,直到覆盖了人类创造的整个世界。而就在这怀抱之中,孕育着新世界的动力。
一、引言 🌐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大集合,更是孕育出网络经济的重要平台。根据MCI公司的消息,在全球电话系统中,数据流量将很快超过话务流量。当前的话务流量是数据流量的1000倍,但是在短短的三年之后,这个比例将会反转。[Electronic Cast市场调研公司]预测,到2005年,数据流量,即设备之间的通信,将会是话务流量的十倍。这意味着到2001年,在地球上穿梭来往的信号大多数将来自设备间的通信:文件传递与数据流之类。这预示着网络经济正不断地膨胀,吸收新成员:代理程序、机器人程序、各种对象和服务器,以及几十亿新增的网上用户。
二、网络经济中的集群力量 💪
(一)智慧源于大量单一功能的聚合
大量的单一功能聚合可以形成智慧,这是最可靠的方式。就像曾经连大型计算机都束手无策的数学问题现在已经可以通过一大群小型计算机来解决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被分解成很多子问题,通过网络分发出去。同样,任何一个研究所都难以承担的庞大课题,也可以被分解后通过网络分发出去。“生命之树”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关于建立全球范围内所有生命体的分类学目录的项目,目前采取网上管理。这样庞大的课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人甚至一个课题组的能力范围,但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却可以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每位专家都提供当地关于雀类或者蕨类植物或者水生动物的数据来填补项目中的某项空白。正如林(Doblin)集团的拉里·基利(Larry Keely)所说,没有任何个人的智慧能胜过集体的智慧。
(二)草根民众的力量推动大众化网络连接
推动大众化的网络连接最可靠的方式是去开拓草根民众的力量,去网罗、连接最分散的底层的力量。例如,我们怎样才能建造一座好的桥梁?让各部件之间充分磨合。我们怎样才能种好莴苣?需要土壤和拖拉机的相互配合。我们怎样才能让飞机安全飞行?确保飞机与飞机相互沟通,让它们选择各自的航线。这种去中心化的手段,也被称为“自由飞行”,这是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FA)正在研发的一个系统,希望能够有助于增强航班安全性,减少机场空中交通流量的瓶颈。
三、商业领域的集群应用实例 🏢
(一)墨西哥水泥公司的成功转型
墨西哥北部欠发达地区现浇混凝土运输问题的解决展示了集群思想的魅力。墨西哥水泥公司(Cemex)是一家从事现浇混凝土生意的公司,它在当地不仅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还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过去,由于交通阻塞、路况差、承包人不守信等问题,按时送货率还不到35%。然而,Cemex公司对水泥业务进行了改革,它承诺运送现浇混凝土的速度比送披萨还要快。他们广泛使用网络技术,每辆卡车实时发送GPS位置信息,全公司大规模使用远程通讯,公司上下从卡车司机到调度员,都能够掌握全部信息,谁都有权随时处理各种情况。公司大胆承诺,如果送货迟到10分钟,价格打折20%。不同于其他公司古板地试图在一团糟的环境中提前做好时间规划,Cemex公司让卡车司机自己根据情况实时安排送货。司机们形成了一个遍布整个城市的卡车群。如果一个承包商要订购12立方米的混凝土,此时此刻距离工地最近的卡车就可以很快把货送到。调度员在确保客户满意的同时,防止出现疏漏。现场人员有他们所需的授权和信息来随时安排订货。这样一个实时规划方案的结果就是:按时送货率达到了98%,在减少了混凝土浪费的同时,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二)通用汽车喷漆厂的集群策略
在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一家通用汽车公司的喷漆厂也采用了类似的集群方法。现在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汽车颜色供客户挑选,这对于喷漆生产线来说是一场灾难。如果生产线上每一辆汽车都要喷成黑色,事情会简单很多。但是当一辆车需要喷成红色,而下一辆需要喷成白色的时候,喷漆的速度会由于喷漆设备的清洗而大大减慢。首先需要把喷漆设备上的前一种颜色洗掉,然后为下一种颜色做好准备(而清洗的过程也会浪费生产线上剩余的颜料)。那为什么不把所有白色的汽车集中起来一起进行喷漆呢?那是因为将车集中起来也会使生产速度减慢。每当客户订购了一辆汽车,工厂就得尽快地将其制造组装完成。解决方法就是采用集群的方式。喷漆厂里有许多喷漆机器人,它们实质上是一个非智能的喷漆机械臂,它们被安排完成一项特定的喷漆工作。如果某一个机器人被安排喷红漆,而一辆要喷红漆的汽车刚从生产线上下来,它就会要求:“我来干”,然后把这辆汽车引到它的工位上。机器人能够安排自己的工作,它们有一个与服务器相连的很小的脑袋。整个系统没有中心大脑来指挥,所有进度的安排全是来自于这些微小头脑的集群。采取集群方式的结果就是:通用汽车公司因此每年节省了150万美元。设备消耗的漆料大大减少(不再需要在颜色切换时频繁清洗喷漆设备),生产线的运行速度也随之加快。
四、基础设施中的集群模式 🚂
(一)铁路系统的集群革新
现在的铁路也采用了集群的技术。当铁路交通变得非常复杂而且时间周期又缩短了的时候,交通中央控制系统就不能胜任了。日本采用了一种自下而上的集群模式,来管理他们著名的子弹头列车,而这种列车以正点运行而著称。列车的调度是由各个地区自主管理的,就好像行驶在其中的列车是拥有一个共同大脑的蜂群。休斯顿铁路局也希望以集群模式来管理当地的铁路。现行的中央控制系统表现得很糟糕,编组站里非常拥挤,总有一长串货车车厢在休斯顿周边地区绕行来做缓冲。整个火车站就像一个移动的停车场。只有当编组站里有空位的时候,才会把车厢从外面排队的列车中拉出来。但是如果能够采用基于集群模式的系统,局部的线路可以通过不多的计算能力来完成自主调度。这种自主调节、自主优化的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延误。
(二)互联网的集群本质
互联网正是采用这种模式来处理它大得惊人的数据量。每一份电子邮件都被分成若干小字段,每一个字段都被放进一个表明地址的信封里,而所有这些包含细碎信息的信封都会被发送到全球互联网上。每一个信封都自主地去寻找最快的路径。这样,电子邮件就变成了众多细小字段的集群,这些字段在终点处重新组合,形成完整的原文。如果同样的信息再发送一次的话,那么它第二次所走的路径会与第一次完全不同。这些路径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高效,你发送的邮件可能会辗转到非洲,然后回到你所在的城市的另一端。中央交换系统肯定不会以如此浪费的方式传递信息,但是集群系统极高的可靠性克服了个别节点的低效率。
五、集群效应的优势与局限性 🤔
(一)优势
新经济可以从互联网的模式中学到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低能集群能量的应用。利用集群力量是为了在日益嘈杂的环境中做出优异的表现。当事情发生得特别快速和突然的时候,它们更应该围绕控制中心运行。当许多简易的部件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松散的联盟的时候,系统的控制权从中央分散到了最底层以及最外围,依靠这些外围节点集群的力量,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局限性
然而,一个成功的系统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地把控制权下放到最底层的节点上去。完全听任最底层的摆布并不是集群效应的宗旨。这里有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在1990年的一次计算机图形学会议上,有大约五千名与会者被要求操作一个由洛伦·卡朋特(Loren Carpenter)开发的电脑飞行模拟器。每个人都用虚拟的游戏摇杆与网络相连。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控制飞机上下左右,但是设备规定:飞机只会根据五千人的多数意见做出响应。这场飞行是在一个大礼堂内进行的,在控制飞机飞行的时候,这五千名飞机驾驶员通过互相叫喊来沟通。很了不起,这五千名飞机驾驶新手在没有指挥和协调调度的情况下成功地让飞机安全着陆。大家和我一样,都被这分散的、无中心的、自主非智能的控制力深深折服了。在这场表演过去五年之后,卡朋特再次来参加计算机图形学会议。这次他带来了经过改良的模拟设备。不同于上次的模拟飞行表演,这次的挑战是驾驶一艘潜水艇,穿过三维的海底世界,去捕捞海怪的蛋。同样的参会人员,现在却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空间和更多的控制方式。潜水艇能够上下前后随意移动,张开或闭合机械爪等等,远比操控飞机随意得多。但大家一开始接过指挥权,什么都没有发生。他们都在不停摆弄着控制器,喊来喊去指挥别人,可是没有任何动静。每个人的指令都被另外一个人的所抵消,根本没有形成合力,潜水艇也因此一动不动。最终从礼堂后面的扩音器中传出了卡朋特的声音:“大家为什么不往右走呢?”他大声喊着。“咔嚓”就在这一瞬间,潜水艇迅速转向了右方,随着不断地相互协调,大家最终调整了航向,顺利地出发,踏上了寻找海怪蛋的旅程。卡朋特的声音是领导者的声音。他简短的几句话里只包含了几字节的信息,但正是这么一点自上而下的命令便足以操纵下面的集群。他没有亲自去开潜水艇,是那五千名新手舰长们不可思议地联合完成了那些复杂的操作。卡朋特所做的仅仅是指出了一个方向,把集群从一个瘫痪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接下来,就像五年前让飞机成功着陆一样,集群再一次干净漂亮地完成了任务。如果没有来自顶层的指导和管理,自下而上的控制方式会在面临很多选择的时候停滞不前。如果没有某种领导元素存在,下层的广大群众会在很多选择面前丧失行动力。
六、集群系统的监管与发展方向 🎯
由无数小东西连接而成的网络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但是这种集群的力量需要某些来自上层的指点才能使其充分发挥效能。采用怎样的监管方式则取决于网络的类型。在企业里,领导层是监督的力量;在社会网络中,政府要尽监管的职责;而在技术的网络中,靠的是标准和规范。我们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纠缠了几个世纪,但时至今日,它仍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新经济最让我们振奋的是,我们才刚刚开始探索底层的力量。在这里,平等关系控制着局面,巨大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借由以互联网为首的几个分布式网络的诞生,我们才刚刚看到了低中心化网络的冰山一角。从现在来看,拓展底层力量的能力范围会比关注顶层的作用获得更丰厚的收益。当谈到控制力,底层的力量还大有可为。在点对点的互联网上有百万级的用户,以最少的管理、最大数量的连接,他们所能完成的事情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还不知道去中心化的极限会是什么。在未来的十几年中,新经济带来的巨大利益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分权式和自治式网络的开发和利用。
七、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策略 🌟
(一)让技术隐形
现在技术已经无处不在了,与此同时,它也变得不易察觉。芯片发展的越繁荣,我们对它的关注就越少;网络方面的成功越多,我们就越难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在20世纪初,那正是工业经济的辉煌年代,电动机改变着世界。庞大而又笨重的电动机驱动着工厂、火车和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如果说这庞大的电动机改变了人类的工作,那么接下来它必然会改变人们的家庭生活。正如西尔斯(Sears)百货公司1918年版的罗巴克(Roebuck)目录上所描述的那样,“家用电机”——一个重五磅的电动家伙,能够减轻家务劳动负担。一个家用电机可以为一个现代家庭提供所需的所有能量。随之一起销售的还有这个中心电器的周边产品:电动打蛋器、电扇、搅拌器、磨粉器和砂轮。所有家务活儿,“家用电机”都可以搞定。施乐公司的一位科学家马克·韦泽(Marc Weiser)指出,电机的发明是如此成功,使得我们对它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80年过去了,我们谁也没有把一台家用电机留到今天,但我们的生活中却多了十几个微型电机。它们很小,安装巧妙,又不起眼,以至于我们常常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都要听着身边各式各样电机(电扇、闹钟、水泵、录像机、手表等等)的嗡嗡运转,日子还怎么过!现在我们知道工业革命是成功的,因为它的大功臣电动机已经隐身在我们的生活中了。同样,计算机技术也在渐渐地趋于无形。如果信息革命能成功的话,单独的台式计算机将慢慢消失。芯片、连接线和各种看得见的接口也都会渐渐地融入到环境中,除非它们出现故障,否则我们不会感觉到它们的存在。随着网络时代的逐渐成熟,只有当我们可以把芯片和光纤忘到脑后的时候,我们才能说他们确实成功了。如果说技术成功的标准是让人们对它习以为常,那么最好的长期策略就是去开发那些最终会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的产品和服务。
(二)激活万物
就像书写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纸面上,而是已经涉及到所有的物品。交互技术也很快会融入到我们所制造的一切物品中。没有什么东西能逃过“糖豆”芯片的融合,所有的东西都能够被智能化。甚至在芯片的价钱还没有便宜到一文不值的时候,物品仍然能够被集成到系统中,就好像它们是活的一样。现在假设你身边有一百万片一次性的芯片,你会用它们来做什么?依托现有的科技,利用这些简易芯片,搭建一个分布式集群化的智能系统,来实现这些芯片一半的价值,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三)万物互联
首先,机构的每一名员工都应当能够随时随地不受干扰地使用机构里的媒介——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和电台等等。通讯的好处是在它达到一定规模之前很难看出来的。我们在努力让它变得更便宜,发展更好,更通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推动它在正确道路上再前进一步。我们首先给每一件物品都嵌入芯片;然后,我们把它们连接起来。我们接着把全人类都连接起来。我们在把对话的范围扩大,把整个世界和世上所有物品都囊括其中。我们要让物联网最大可能地自治,只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监管。我们就在这个相互连接的母体里交流和创新。这个网络就是我们的未来。这整个过程不会在一夜之间完成,但是大势所趋。我们使一切相互连接,直到覆盖了人类创造的整个世界。而就在这怀抱之中,孕育着新世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