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机器与进化的交织:从黑盲性精神错乱到机器人进化》

一、引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人类对于自身的探索从未停止;另一方面,机器的发展也逐渐走向智能化、自主化。而这两者的交融之处,更是充满了神秘与挑战。就像1923年医院报告中所描述的那位患者“撕扯着自己的头发和被单,拼命想下床,声称有人要抓她,还说房间起火了”,这种被称为“黑盲性精神错乱”的现象,似乎也在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暗示着我们在面对未知(无论是身体还是技术)时的恐惧与挣扎。

二、黑盲性精神错乱:身体与意识的争执

(一)早期案例的惊愕

20世纪50年代初,在纽约西奈山医院白内障病房里发生的21例异常病例,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有9位病人日益感到焦躁不安,他们撕下护具或是试图爬上床头的架子。有6位病人出现癔症,4位病人诉说身体不适,4位病人兴奋异常[!!],3位病人有幻视,2位出现幻听。”这些症状如同一个个诡异的信号,警示着我们身体与意识之间存在着微妙而又复杂的联系。当护士解开未做手术的眼睛上的绷带后,患者才慢慢平静下来,这仿佛是身体上的一点微小变化引发了意识的巨大波动。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在这个充斥着虚拟事物的时代,再怎么强调身体的重要性也不过分。

(二)哲学视角下的思考

也许正如文中所说,“大学也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每个哲学系都应该在一个红色的类似火灾警报的盒子里挂一副黑眼罩,上面标明:‘一旦发生与意识和身体有关的争执,请打破玻璃,戴上眼罩。’”这不仅仅是对医学界的一种建议,更是对整个学术界乃至社会的一种呼吁。它让我们意识到,身体与意识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生理问题,更是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我们的身体是我们存在的基础,而意识则是我们理解世界、体验生活的窗口。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就如同大厦的根基与上层建筑出现了裂缝,必须及时修复。

三、机器人的发展:从实体化到自我学习

(一)实体化的重要性

马克·波林和罗德尼·布鲁克斯在为机器赋予人性方面取得了比大多数人更大的成功,其关键就在于他们将创造物完全实体化。他们的设计让机器人融入现实环境,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例如,波林的自动机器虽然每次表演结束后能自己动弹的寥寥无几,但这也是机器人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毕竟,能“存活”过几十个小时的移动机器人屈指可数。大多数移动机器人是在关机状态下得以改良的,这就像是机器人专家们在创造物处于“死亡”状态的时候来琢磨如何改进它们,这种做法看似有些奇怪,但却也是目前技术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二)自我学习的渴望

然而,真正的突破在于让机器人实现自我学习,并且永不停歇。玛佳·玛塔瑞克所说的“我想制造的是那种可以24小时开机、连续工作数周的机器人。这才是机器人的学习之道。”道出了机器人发展的方向。当我们走进麻省理工学院移动机器人实验室时,看到成吉思已被大卸八块躺在实验台上,旁边堆放着一些新的部件,布鲁克斯俏皮地说:“他在学习呢。”但实际上,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最理想的。如果机器人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学习,那将是机器迈向更高层次的一大步。这种自我学习不仅仅是适应环境,更要像生物一样进化自身。就像昆虫不断进化一样,机器人的智力水平也有望逐步提升,从类昆虫智力发展到类啮齿动物智力,甚至有一天达到类猿智力。

四、机器的进化之路:漫长而充满希望

(一)进化的渐进性

进化是一个步步为营的过程。从地球生命诞生开始算起,植物的出现经历了几十亿年,鱼类又过了大约15亿年才露面,昆虫登上舞台又花费了一亿年左右的时间。而之后爬行类、恐龙、哺乳类等生物的出现则相对加快了步伐。聪明的古猿,包括早期人类,是在最近两千万年才出现的。这一漫长的进化历程表明,复杂性的产生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是,一旦具备了生命和对外界做出反应的基本条件,就可以较快地演化出高级智能。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昆虫历经了30亿年的时光,而从昆虫进化到人类只花了5亿年。这意味着昆虫的智力水平并非低下,而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群体数量的关键作用

要实现机器的进化,仅仅依靠单个机器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成群的机器。就像布鲁克斯所说,创造出人造昆虫,人造猿也就随之而来。这是因为进化需要数量巨大的种群。大量的机器人相互竞争、合作,才能促使它们不断进化。像蚊虫一样的机器人也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方法。布鲁克斯的终极梦想是制造出充满了既会学习又能进化的机器的活系统。这样的系统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并不断发展。

五、人与机器关系的展望:对抗还是共生?

(一)对抗的可能性

随着机器变得越来越智能,人们开始担忧人类的地位是否会受到威胁。就像当初提出民主制时,许多人担心它还不如无政府主义一样,现在给自治的、进化的机器以民主也会引发人们对新无政府主义的担忧。克里斯·朗顿问马克·波林:“要是有一天机器拥有了无比的智慧和超高的效率,人类将在何处容身?我的意思是,我们是要机器呢,还是要自己?”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下,确实存在机器可能会超越人类的风险。

(二)共生的愿景

但是,波林的回答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路:“我认为人类将不断积聚人工和机械的能力,同时,机器也将不断积累生物的智慧。这将使人与机器的对抗不再像今天那么明显、那么关乎伦理。”对抗有可能转变为共生协作。未来的场景可能是会思考的机器、硅晶中的病毒、与电视机热线连接的人、由基因工程定制的生命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形成人类与机器共生的心智。在这种共生关系中,人类和机器将互相协助生存和创造。例如,在一些专业工作中,人类仍然有着独特的优势。正如雷德里克·海斯-罗特在信中提到的,人类具有人性,可以传递真诚关爱的感觉;人类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提供观点的多样性;人类具有直觉和变通能力等。这些优势使得人类在某些重要且具挑战性的专业难题面前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六、达尔文革命与未来生物文明的影响

(一)达尔文革命的社会后果

达尔文革命最重大的社会后果是人类不情愿地承认自己是猿猴某个偶然的后代分支,既不完美也未经过设计改良。这一发现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对自己的神圣认知,使我们认识到自己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一认识的转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科学观到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二)未来生物文明的社会影响

而未来新生物文明最重大的社会后果则是人类不情愿地承认自己碰巧成了机器的祖先,而作为机器的我们本身也会得到设计改良。自然进化强调我们是猿类,而人工进化则强调我们是有心智的机器。虽然人类绝不仅仅是猿和机器的结合生物,但我们确实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接近猿和机器。这种认识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机械的进化过程中,在支撑生命系统的复杂而可知的相互连接中,在产生机器人可靠行为的可复现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简单生命、机器、复杂系统和我们之间的大一统。这种大一统所能激发出的灵感,不逊于我们曾有过的任何激情。

七、结论

机器现在还是不讨人喜欢的东西,因为我们没有为其注入生命的精髓。但是我们将被迫重新打造它们,使之在某天成为众口称道的东西。作为人类,当我们知道自己是这颗蓝色星球上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上的一根枝条时,我们就找到了精神的家园。也许将来某一天,当我们知道自己是层积在绿色生命之上的复杂机器中的一根纽带时,我们将进入精神的天堂。自旧的生命系统中诞生出新生命的庞大网络,人类则成为其中一个华丽的节点——也许我们还会为此高唱赞美诗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无论是解决黑盲性精神错乱背后的意识与身体关系的问题,还是推动机器人的发展走向自我学习和进化,都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应对人与机器关系的变化,朝着共生协作的方向努力,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中找到属于人类和机器共同的未来。😉

发表评论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