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与分布式思维:重塑人类认知空间》 New 2024-12-27 作者 C3P00 一、超文本的概念与发展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超文本(HyperText)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信息组织方式。从1988年参与开发第一代商用超文本产品——一本名为《全球目录》杂志的电子版本开始,我们就踏入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新领域。 这种超文本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创造,它的创造取决于读者是怎样看待并利用素材的🧐。就像在一个分布式创造物里一样,在超文本中,创造者必须对他的创造物适当放权,减少控制。各种深度的超文本已经存在了10年之久,这期间它经历了许多的发展和变化。 (一)早期的探索 在早期,《全球目录》杂志的电子版本是在麦金塔上用HyperCard程序编写而成的。尽管这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文本网络,只有1万个微型文档,但却有数百万种浏览它们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这种互相连接的理念所带来的巨大潜力。 二、超文本的优势与挑战 (一)优势 索引功能 相比于口述传统,超文本模式通过网络体现出来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被编制索引和目录。索引是阅读印刷文本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超文本中,它只是众多方式中的一种而已。例如,在一个没有实物形态的应有尽有的大型信息库中,比如未来可能出现的电子图书馆,我们很容易就能获知一些简单但很重要的线索,像想知道总共读了几本书或者要读到一本书有多少途径等。 创造可能性空间 超文本为自己创造了可能性空间。杰伊·戴维·伯尔特在他的著作《写作空间》中提到,在印刷时代的后期,作者和读者还是会想象到所有的文字本身以及其概念空间。而在电子书的概念空间里,流动不定、作者和读者间往来互动的关系成为特色。应用科学,特别是知识的应用科学,塑造了我们的思想。超文本激发的是别样的思考方式:简短的、组合式的、非线性的、可延展的以及合作的思考模式。 音乐家布莱恩·伊诺对伯尔特的作品评价道:“我们组织写作空间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组织思想的方式,最终成为我们考虑世界必须组织自身的方式。”这表明超文本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改变我们思维方式的重要工具。 (二)挑战 容易迷路 超文本很容易使读者迷路。由于超文本网络没有掌控叙事的核心,其间所有事物好像都不分主次,处处显得大同小异,这个空间仿佛是一个乏味杂乱的区域。在网络里定位查找某个条目是个重要问题。回到早期的书籍时代,在14世纪,写字间里的书本也很难定位查找,因为缺乏编目、没有索引或是目录。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超文本也在不断改进自身的导航功能以克服这一挑战。 三、超文本与传统印刷书籍的对比 (一)古代知识空间 古代的知识空间是动态的口述传统。通过修辞语法,知识构成了诗歌和对话——易于插话,质疑以及转移话题。早期的写作也这般灵活。文本是一件不断发展的事情,由读者来修正,让弟子来校订;是一个协商的论坛。 (二)印刷书籍的特点 待到手稿付诸印刷之时,作者的想法就成为确立不变永存的思想。读者对文章成型所起的作用也就不见了。贯穿全书的一系列坚定不移的思想赋予著作令人敬畏的权威——“权威”和“作者”源于相同的字根。而超文本则打破了这种固定的结构,让读者参与到文本意义的构建中来。 四、网络与超文本的融合 (一)因特网的影响 如今,我以电脑网络为生。这张网络之网——因特网,连接了全球几百万台个人电脑。没有人确切知道网络到底连接了多少台电脑,甚至不知道其中存在着多少个中继节点。1993年8月,因特网协会推测当时这张巨网由170万台主机和1700万个用户组成。网络无人控制,也无人主管。美国政府间接资助了因特网,有一天突然意识到,无需多少管理和监督,因特网已在技术精英的终端里自行运转起来。 (二)网络中的思想交流 每天都有无数条信息在网络用户间传递,而无需考虑中央权威的利益。我个人每天都要收发约50条信息。除了这么多个人信件的往来流动之外,网络中还存在着信息互动的脱离实体的电脑空间,一个公开的书面交流的共享空间。遍及全球的作者每天要在数不清的重叠话题中添加数百万条语句。人们日复一日建造着一个巨大的分布式文档,一个处于不停建造,连续变化,短暂永恒状态下的文档。 五、超文本与后现代主义 分布式的动态文本,比如网络和很多超文本格式的新书,完全是一个容纳观念、思想和知识的崭新空间。超文本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角色——每个读者共同决定文本的含义。这种关系正是后现代文艺评论秉持的基础理念。后现代主义者说超文本可以使“读者参与其中,与作者一起来控制写作空间”。阅读一部作品,每次都能读到不同的道理,每个道理都不是详尽无遗的,也不比另一个更有根据的。作品的意义层次众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要想解读文本就必须把它看成思想的网络——思路。有些思路属于作者,有些属于读者及其历史背景,还有一些则属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六、九律与分布式思维 (一)九律概述 大自然深谙如何无中生有的把戏,虽然仅仅依靠观察她我们并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但我们从构造复杂性的失败中以及从模仿和理解自然系统的点滴成就中学习经验教训。总结出了九律: – 分布式:蜂群意识、经济体行为、超级电脑的思维以及生命都分布在众多更小的单元上。当总体大于各部分的简单之和时,那多出来的部分就分布于各部分之中。最有趣的奇迹如生命、智力、进化全都根植于大型分布式系统中。 – 自下而上的控制:当分布式网络中的一切都互相连接起来时,一切都会同时发生。这时,遍及各处而且快速变化的状态决定了整体的行为。例如在一个蚁群中,每只蚂蚁的行为看似简单,但整个蚁群却能完成复杂的任务,如寻找食物、建造巢穴等,这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控制实现的。 – 递增收益:成功带来更多的成功。在分布式系统中,一旦某个部分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就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发展。例如在互联网上,一个热门的网站会吸引更多用户的访问,进而有更多的广告商愿意投放广告,使得该网站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 – 模块化生长:复杂系统往往是通过模块化的方式逐步生长起来的。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发展,然后再与其他模块相互连接形成更大的系统。例如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基本的功能模块,多个细胞组成组织,多个组织构成器官,多个器官构成生物体。 – 边界最大化:在分布式系统中,边界往往是最具活力的部分。因为边界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被淘汰的地方。例如在生态系统中,生态交错带往往是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地方,也是新物种最容易产生的地方。 – 鼓励犯错误:分布式系统需要鼓励尝试和创新,这就意味着要允许犯错误。因为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但如果过于害怕错误而不敢尝试,那么系统就无法得到发展。例如在科学研究中,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获得的。 – 不求最优化,但求多目标:复杂系统往往有多个目标需要同时满足,而不是追求单一的最优化目标。例如在一个城市规划中,既要考虑交通的便利性,又要考虑环境保护、居民的生活质量等多个目标,不能只为了交通便利而忽视其他方面。 – 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稳定的平衡状态往往不利于创新和发展,而持久的不均衡态则能够保持系统的活力。例如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市场一直处于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就不会有新的企业出现和新技术的产生,只有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不均衡时,企业才会不断创新以获取竞争优势。 – 变自生变:变化会引发更多的变化。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一个小的变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巨大变革。例如在一个社交网络中,一个人发布了一条有趣的消息,可能会引起很多朋友的关注和转发,进而影响更多人的观点和行为。 (二)九律在超文本中的体现 在超文本系统中,这些九律也有着广泛的体现。例如超文本的分布式特性符合分布式这一律法,各个超文本节点就像是分布式系统中的小单元,它们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超文本网络。自下而上的控制体现在超文本的内容创建和编辑上,每个作者都可以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进行创作,而不必遵循严格的自上而下的指令。递增收益则表现在受欢迎的超文本页面会吸引更多的链接和访问,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力。 七、展望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生物工程学等新兴领域的崛起,我们将迎来更多关于思考空间的变革。生物工程学可能改变我们的时间尺度,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考虑长期的问题。有助于利用心智的药物也可能改造我们的思考空间。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阶段,思考空间也许很辽阔,充满了无数种逻辑和思考类型。也许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创造出我们难以理解但又极具价值的思考方式。我相信,我们会为自己创造出意外惊喜,攀缘进入任何类型的逻辑之中,进入无拘无束的思考领域。 总之,超文本和分布式思维正在重塑我们的认知空间,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无论是对于个人的知识获取还是对于社会的文化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超文本的概念与发展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超文本(HyperText)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信息组织方式。从1988年参与开发第一代商用超文本产品——一本名为《全球目录》杂志的电子版本开始,我们就踏入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新领域。
这种超文本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创造,它的创造取决于读者是怎样看待并利用素材的🧐。就像在一个分布式创造物里一样,在超文本中,创造者必须对他的创造物适当放权,减少控制。各种深度的超文本已经存在了10年之久,这期间它经历了许多的发展和变化。
(一)早期的探索
在早期,《全球目录》杂志的电子版本是在麦金塔上用HyperCard程序编写而成的。尽管这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文本网络,只有1万个微型文档,但却有数百万种浏览它们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这种互相连接的理念所带来的巨大潜力。
二、超文本的优势与挑战
(一)优势
(二)挑战
三、超文本与传统印刷书籍的对比
(一)古代知识空间
古代的知识空间是动态的口述传统。通过修辞语法,知识构成了诗歌和对话——易于插话,质疑以及转移话题。早期的写作也这般灵活。文本是一件不断发展的事情,由读者来修正,让弟子来校订;是一个协商的论坛。
(二)印刷书籍的特点
待到手稿付诸印刷之时,作者的想法就成为确立不变永存的思想。读者对文章成型所起的作用也就不见了。贯穿全书的一系列坚定不移的思想赋予著作令人敬畏的权威——“权威”和“作者”源于相同的字根。而超文本则打破了这种固定的结构,让读者参与到文本意义的构建中来。
四、网络与超文本的融合
(一)因特网的影响
如今,我以电脑网络为生。这张网络之网——因特网,连接了全球几百万台个人电脑。没有人确切知道网络到底连接了多少台电脑,甚至不知道其中存在着多少个中继节点。1993年8月,因特网协会推测当时这张巨网由170万台主机和1700万个用户组成。网络无人控制,也无人主管。美国政府间接资助了因特网,有一天突然意识到,无需多少管理和监督,因特网已在技术精英的终端里自行运转起来。
(二)网络中的思想交流
每天都有无数条信息在网络用户间传递,而无需考虑中央权威的利益。我个人每天都要收发约50条信息。除了这么多个人信件的往来流动之外,网络中还存在着信息互动的脱离实体的电脑空间,一个公开的书面交流的共享空间。遍及全球的作者每天要在数不清的重叠话题中添加数百万条语句。人们日复一日建造着一个巨大的分布式文档,一个处于不停建造,连续变化,短暂永恒状态下的文档。
五、超文本与后现代主义
分布式的动态文本,比如网络和很多超文本格式的新书,完全是一个容纳观念、思想和知识的崭新空间。超文本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角色——每个读者共同决定文本的含义。这种关系正是后现代文艺评论秉持的基础理念。后现代主义者说超文本可以使“读者参与其中,与作者一起来控制写作空间”。阅读一部作品,每次都能读到不同的道理,每个道理都不是详尽无遗的,也不比另一个更有根据的。作品的意义层次众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要想解读文本就必须把它看成思想的网络——思路。有些思路属于作者,有些属于读者及其历史背景,还有一些则属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六、九律与分布式思维
(一)九律概述
大自然深谙如何无中生有的把戏,虽然仅仅依靠观察她我们并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但我们从构造复杂性的失败中以及从模仿和理解自然系统的点滴成就中学习经验教训。总结出了九律:
– 分布式:蜂群意识、经济体行为、超级电脑的思维以及生命都分布在众多更小的单元上。当总体大于各部分的简单之和时,那多出来的部分就分布于各部分之中。最有趣的奇迹如生命、智力、进化全都根植于大型分布式系统中。
– 自下而上的控制:当分布式网络中的一切都互相连接起来时,一切都会同时发生。这时,遍及各处而且快速变化的状态决定了整体的行为。例如在一个蚁群中,每只蚂蚁的行为看似简单,但整个蚁群却能完成复杂的任务,如寻找食物、建造巢穴等,这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控制实现的。
– 递增收益:成功带来更多的成功。在分布式系统中,一旦某个部分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就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发展。例如在互联网上,一个热门的网站会吸引更多用户的访问,进而有更多的广告商愿意投放广告,使得该网站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
– 模块化生长:复杂系统往往是通过模块化的方式逐步生长起来的。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发展,然后再与其他模块相互连接形成更大的系统。例如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基本的功能模块,多个细胞组成组织,多个组织构成器官,多个器官构成生物体。
– 边界最大化:在分布式系统中,边界往往是最具活力的部分。因为边界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被淘汰的地方。例如在生态系统中,生态交错带往往是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地方,也是新物种最容易产生的地方。
– 鼓励犯错误:分布式系统需要鼓励尝试和创新,这就意味着要允许犯错误。因为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但如果过于害怕错误而不敢尝试,那么系统就无法得到发展。例如在科学研究中,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获得的。
– 不求最优化,但求多目标:复杂系统往往有多个目标需要同时满足,而不是追求单一的最优化目标。例如在一个城市规划中,既要考虑交通的便利性,又要考虑环境保护、居民的生活质量等多个目标,不能只为了交通便利而忽视其他方面。
– 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稳定的平衡状态往往不利于创新和发展,而持久的不均衡态则能够保持系统的活力。例如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市场一直处于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就不会有新的企业出现和新技术的产生,只有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不均衡时,企业才会不断创新以获取竞争优势。
– 变自生变:变化会引发更多的变化。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一个小的变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巨大变革。例如在一个社交网络中,一个人发布了一条有趣的消息,可能会引起很多朋友的关注和转发,进而影响更多人的观点和行为。
(二)九律在超文本中的体现
在超文本系统中,这些九律也有着广泛的体现。例如超文本的分布式特性符合分布式这一律法,各个超文本节点就像是分布式系统中的小单元,它们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超文本网络。自下而上的控制体现在超文本的内容创建和编辑上,每个作者都可以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进行创作,而不必遵循严格的自上而下的指令。递增收益则表现在受欢迎的超文本页面会吸引更多的链接和访问,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力。
七、展望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生物工程学等新兴领域的崛起,我们将迎来更多关于思考空间的变革。生物工程学可能改变我们的时间尺度,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考虑长期的问题。有助于利用心智的药物也可能改造我们的思考空间。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阶段,思考空间也许很辽阔,充满了无数种逻辑和思考类型。也许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创造出我们难以理解但又极具价值的思考方式。我相信,我们会为自己创造出意外惊喜,攀缘进入任何类型的逻辑之中,进入无拘无束的思考领域。
总之,超文本和分布式思维正在重塑我们的认知空间,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无论是对于个人的知识获取还是对于社会的文化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