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leston, Frederick.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1, Greece and Rome: From the Pre-Socratics to Plotinus. Newman Press, 1946; New York: Doubleday, 1993.
Frank Thilly,葛力譯, History of Philosophy《西方哲學史》,2004,北京,商務印書館,p135,
Paul Tillich, A historyof Christian Thought ,尹大貽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0,p100
新柏拉图主义,顾名思义,是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思想的一种哲学流派。它诞生于公元3世纪,由亚历山大城的普罗提诺创立,并迅速成为古希腊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种宗教哲学
新柏拉图主义并非仅仅是对柏拉图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将柏拉图的学说与斯多葛学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融合,并进行了新的诠释。它更像是一种宗教哲学,将哲学与宗教信仰紧密结合。
新柏拉图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一”。它认为,所有存在都来自一个“一”,即“太一”、“元一”或“一”。“一”是至高的善,是所有存在的根源,是永恆的、不改变的。普罗提诺用一个比喻来解释“一”:就像无限的喷泉,永不枯竭;又像是太阳,从它身上辐射出光芒,而太阳本身却不会因此而减少。
宇宙的层级结构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宇宙是一个层级结构,从“一”出发,不断地流溢出不同的存在层级。第一个阶段是“纯粹的思想”或“精神”,也称为“心灵”,它是现象世界的模型或标准,不占时间、空间,是完美、永恆又和諧的,是可以用智力理解的世界。第二个阶段是“灵魂”,它起源于“纯粹的思想”,并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趋向于“纯粹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趋向于感官世界。第三个阶段是“物质”,它是由“灵魂”产生的,是绝对的贫乏,是邪恶的基质,离“一”最远。
灵魂的回归之路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灵魂的最终目的是回归“一”,与“一”合而为一。这个过程是艰辛的,需要通过禁欲主义的进化过程来实现。在最高的出神入迷的狀態時,就是普罗提诺所说的“飞向元一”。
与柏拉图上帝观的差异
新柏拉图主义与柏拉图的上帝观存在一些差异。柏拉图认为上帝是至善的理型,是非人格化的。而普罗提诺则认为上帝是“太一”,是绝对超验的,任何描述都不适合他。
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
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为基督教神学提供了关于上帝、世界和灵魂的理论框架,并影响了后来的基督教神秘主义形式。
参考文献